初冬逛江南第一家,寻找古镇最原始的“古羊肉”。
被称为江南第一的郑宅,不仅有仿古建筑,还有令人垂涎的“老字号羊肉”。在郑宅镇易门东路31号,就有这么一家看起来很丑的店。门楼的沧桑和斑驳褪色的招牌显得低调,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吃货涌入。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不用问路。他们只是闻到香味,走进保龄球羊肉馆。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对“保龄球”这个词感到困惑。经过和老板的一番沟通,得知原来“保龄球”是从老板郑宗博的父亲那里取来的,郑宗博为了将这门百年工艺传承下去,特意申请了品牌商标。众所周知,郑宅的手切羊肉风靡全国,却不知,早在这之前,保龄羊肉馆就已经广受好评。由于当时信息传播缓慢,未能扬名立万,如今被视为“忠妻”。现在郑宅的手切羊肉大多延续了保龄羊肉馆的制作方法。
保龄羊肉馆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老字号羊肉”。这里的羊肉在炖之前,需要在羊身上的每个角落均匀涂抹新鲜的羊血。晒干后,用绳子捆起来,放进锅里。这种做法一百年前就有了,但现在很少了。保龄球羊肉馆代代相传由来已久,这也是其保持不败的重要一环。
当然,除了制作工艺的精湛,食材的选择也很重要。郑宗波每次都要挑选一只三四十斤左右的小山羊,这种山羊的肉质最嫩,肥瘦适中。再加上抹血、敲骨、炖等一系列工序,味道不言而喻。来到保龄羊肉馆,首先介绍的是白切羊肉。与其他花哨的做法相比,白切羊肉似乎更考验羊肉本身的品质。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白切羊肉尝起来一点都不会差。即使是不爱吃羊肉的朋友也没有表现出反抗。嫩滑多汁的羊肉蘸上秘制酱料,入口爽滑有弹性,让人吃了一口。
羊肉汤是冬天最治愈的味道。原味溢满整个口腔,微热的温度刺激着神经中枢,一股暖流从味蕾传向大脑,幸福感油然而生。这里的羊肉汤微辣,滋补,美味,非常符合浦江人的口味。
火锅作为一种大众食品,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过冬的必备。相比涮羊肉和清汤羊肉汤,羊肉火锅似乎更容易唤醒年轻人的味蕾。这里有各种羊肉火锅。鲜羊肉配纯羊肉汤,原汤原汁原味,让人收获热气腾腾的幸福感。
总有一些难忘的味道,总有一些值得致敬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