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要上市了?用一包辣条揭秘网络名人之路

近日,辣条行业龙头卫龙要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网友纷纷表示“我们又有一家上市公司了”?

“听说卫龙要上市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我们希望公司上市,希望公司越来越好。这也是漯河人的骄傲。”在卫龙的家乡——河南省漯河市,说到卫龙,几乎人人都知道。这里是一个被称为“中国食品城”的地方,食品企业不计其数。

卫龙从一袋几毛钱的辣条发展到年营收超过49亿元,成为风靡全国的辣条品牌,成为“辣条一哥”。

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卫龙是如何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将其打造成网络名人产品、地方名片,甚至开启资本之路的?坐拥行业之巅的卫龙,除了辣条还有另一张王牌吗?

面对上市传闻,卫龙一直保持沉默

我听说生产辣条的卫龙要上市了?

这个消息不仅网上流传,也听说了卫龙在漯河上市的事情,但不知道是真是假。“卫龙做了这么多并不奇怪。”“当然希望卫龙上市,像双汇一样越做越好”...这是当地人对家乡产业的朴素期待。

卫龙成立于1999,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已建立漯河萍萍、漯河味来、驻马店味来、亲亲豆干、德隆、乐味等多个生产基地。

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到2019年,卫龙的营收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或许是基于这样快速的发展速度,卫龙上市的消息在2018开始在市场上流传。最近传闻更具体,称卫龙将于2021下半年赴港上市,计划融资10亿美元。

在卫龙,当被问及公司是否有上市计划时,该公司员工和该集团高管保持沉默,表示“不知道”、“不知道”、“不予回应”。

此前,卫龙曾频繁进行工商变更,这也被外界视为是为上市铺路。2017年,持股60%的刘卫平和持股40%的刘福平双双退出萍萍食品股东阵营,萍萍食品变更为漯河卫龙商贸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漯河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销售额25亿元。背后有两个股东,漯河和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9%,益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漯河和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和合国际商务有限公司持股100%。和合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和亿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都是中国香港企业。

“目前卫龙已经有了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预计资本方会青睐甚至追捧卫龙。我看好在卫龙上市。”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表示,“然而,如果上市,监管部门将更加关注其食品安全,并在企业的规范运作方面更加严格。”

朱认为:“从企业发展来看,未来如果能上市,在资本的加持下,也有助于对卫龙的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高港咨询分析师高海平认为,“卫龙的规模和增长率将使其成为一家非常好的上市公司,它有这种潜力。”

从小作坊到地方名片,卫龙将迈向百亿企业?

“漯河地处平原,沙河和澧河在此交汇,韩晶铁路经过。我们农作物品种多,产量高,交通方便,所以有很多食品厂。”据漯河当地人介绍,“全市各类食品企业数千家。”

漯河被誉为“中国美食城”。除了卫龙,双汇的总部也在这里。此外,旺旺、统一、嘉吉等知名品牌在中国大陆的最大基地也在漯河。

漯河萍萍食品有限公司是卫龙创办的第一家企业。“萍萍”一词取自创始人兄弟、刘伟平兄弟和刘福平兄弟的名字。

从河南漯河市中心开车2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萍萍美食。在门外,你可以看到醒目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八个大字——“卫龙美食,中国味道”。

据卫龙的工作人员介绍,卫龙在每个月的中、月底都会停产三到四天,进行设备的清洁、维护等维护工作。"如果设备保养得好,他们能更好地工作(运转). "

现在,平治食品不再是卫龙的总部。今年下半年,卫龙总部搬迁至新建的二期园区——漯河味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年产65438+万吨麻辣食品的工业园区。从占地面积来看,味道要比平治大几倍。

萍萍现在主要生产亲嘴系列产品,这里的生产线主要是生产魔芋产品。

萍萍美食与味岛美食的距离为2.1km,所以走过四个红绿灯大约需要30分钟,还可以经过卫龙的另一家分公司——漯河味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卫龙”商标是2003年注册的,蔚来食品和蔚来食品分别成立于2013和2018,连上了“侯伟”二字,正好形成了“龙来”。

2065438+2008年7月,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萍萍食品有限公司举行了卫龙休闲食品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5438年6月+2020年10月,卫龙食品三期产业园项目签约。“根据公司战略,拟建设蔬菜制品、肉制品、蛋制品、面制品等休闲食品产业园和电商物流园。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卫龙食品将向百亿企业迈进。”

卫龙工业园三期位于河南漯河市茶山路与东方红路交汇处,总占地800亩,总投资30亿元。目前园区三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试图摆脱“不健康”的标签,辣条行业的KOL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但“卫龙的产品比较单一,辣条等产品往往被斥为‘不健康’、‘垃圾’,这也是卫龙未来发展的痛点,也是需要攻克的雷区。”高海平说。

卫龙一直在以各种形式证明其产品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特性。

行业发展之初,由于辣条生产门槛低,小作坊多,产品质量堪忧,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几次大危机。据媒体报道,“2005年,平江面筋厂非法添加防霉剂的黑作坊丑闻,使辣条企业数量从2000家锐减至500家。”

此后,辣条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黑心作坊”、“垃圾食品”成为难以洗掉的标签。

卫龙辣条也未能通过抽样检查。2018年8月30日,湖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卫龙牌亲嘴烧腊、面筋被检出非法添加。两种食物都含有山梨酸和脱氢乙酸,但标准要求是不能使用。

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卫龙走上了网络名人的道路。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做的,网友更喜欢看。”卫龙某高管余枫发现,这些草根大V们特别愿意和辣条企业合作,因为他们能迅速加粉。

据报道,余枫曾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个朋友拍了一张加班时吃辣条的照片,并配文:“其实我应该安安静静地包辣条”。受此启发,营销团队决定在产品的形象设定中加入场景元素。很快,一款新品的外包装上出现了“其实我应该悄悄装辣条”这句话。

目前,卫龙美食官方微博粉丝超过36万,每天都有各种段子输出。有网友调侃:如果卫龙是人,那一定是个很“撩人”的年轻人;如果你把卫龙的心一层层剥开,那一定是一颗想要变红的心。

据介绍,近年来,辣条出口持续增长。在天猫海外平台上,“辣条出口半年增长超120%;日本成为辣条最大进口国。此外,辣条在新加坡、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销量也大幅增长。”

在#辣条征服世界#话题中,显示辣条曾出现在BBC纪录片中,被认为是“最受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欢迎的零食”;2017年,卫龙辣条在国外的价格上涨了十几倍,成为“国外的奢侈小吃”。

如今,无论是微博、Tik Tok还是卫龙的其他平台账号,都充满了活力,卫龙周边越来越引人注目:床上四件套、手机壳、麻辣抱枕、手链、耳环、雨伞、指甲油、拖鞋、麻辣香水、麻辣牙膏、麻辣漱口水、麻辣拌饭酱、麻辣粽子...在卫龙眼里,“一切都可以。

平江兄弟在洛河战斗,洛河是卫龙创始人的致富之路。

在漯河,当地人对卫龙的一个重要印象就是“员工工资高,但经常加班”。

今年,卫龙在疫情期间逆市调薪的消息引起了热议。公司公告称,“出勤满22天,固定工资2400元,计件工资1500元以上,综合工资3900元以上;出勤26天,固定工资3200,计件工资1800,综合工资5000;出勤28天,固定工资3600,计件工资1950多,综合工资5550多。”

走进卫龙总部(味道食品),在一楼大厅左侧,可以看到天、孝、师道六个大字。这就是卫龙的企业文化。我们在工作中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感谢公司创业初期的创始人,鼓励员工互相学习,加速成长。

刘卫平、刘福平是湖南平江人。众所周知,湖南平江是辣条的发源地。

1998期间,平江发生洪灾,农产品损失严重,使得制作干酱的原料价格翻了一倍。当地干酱作坊的老师傅们为了降低成本,用面筋代替豆干,做出口味相近、价格低廉的面筋小吃,也就是辣条的雏形。

但平江县地处山区,不盛产小麦,平江人生产面筋没有成本优势。于是,一批平江人开始离开湖南,高中毕业的刘卫平就是其中之一。

从65438到0999,刘卫平选择了盛产小麦的漯河,带领弟弟刘福平和家乡人从小作坊做起。

2003年,“卫龙”商标注册,中国辣条行业第一品牌诞生。

作为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表示:“能成为辣条行业的领头羊,其创始人刘卫平的经营理念功不可没。辣条行业本身门槛就不高。发展初期,很多小作坊忽视产品质量,导致辣条被大众视为垃圾食品。从一开始,刘卫平就非常重视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正是因为对工厂、工艺、原料等细节的高要求,卫龙辣条脱颖而出。”

“在流通渠道方面,很多辣条企业都是批发到乡镇超市,走低端渠道,而卫龙的产品已经进入大型超市。从口味到包装、品牌、服务体系,卫龙已经很完整了,可见卫龙的客户粘性很大,这也是卫龙能成为行业老大的原因之一。”朱对说:

卫龙已经实现了布局多元化。目前,卫龙拥有五大系列四十多种产品。除了大家熟知的调味面制品和豆制品外,还增加了魔芋制品、素食制品和肉制品。

2019年,卫龙提出“111”工程:未来三年,卫龙将实现年产值100亿以上,年纳税100亿以上,引进智能机器人1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