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一等村,二等村……”波尔多红酒吗?
我有几个同学,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和经理助理,经常跟着领导去参加一些高端的商务宴请。
在酒席上,他们会遇到(喝)一些高档酒,经常和我微信“直播”,“这酒好喝吗”,“那酒味道怎么样”。
但有几次,他们感到困惑。
当他们听到“一等庄,二等庄……”,他们有点困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隐约觉得这些词和“好酒”“名酒”有些联系。
于是,问题抛给了我。“郑小塔老师,这一等村二等村是什么意思?你上课好像没提?”
听着,这突然变成了我的责任。
更何况郑先生是“赢家”!
其实“一等村,二等村……”这些学生在晚宴上听到的总是五个名词。
分别是:一等村、二等村、三等村、四等村、五等村。
这些名字不是简单随意的名字,它们是众所周知的。
他们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排行榜。
法国人在1855做的一个清单——“波尔多葡萄酒官方分类1855”,如下图。
我先简单说一下这个榜单的由来,你就好理解了。
1855年,第二届世博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也就是我们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
在这次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各种先进的工业产品、手工艺品、农产品都将向全世界展示,以彰显法兰西国家的实力(是不是有点眼熟)。
同时,顺便也能赚点钱。毕竟办展也是一种招商和宣传的方式。
在法国的农产品中,最有优势的是葡萄酒,世界闻名。
因此,当时执政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决定将波尔多葡萄酒推向全世界,以促进法国葡萄酒的销售。
这就像淘宝上的爆款策略,让一个极致的单品爆款,吸引人,聚集人气,然后带动店里其他产品的销售。
这样就有了这个榜单“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系统”,精心挑选法国波尔多最好的葡萄酒,推荐给世界各地的客人。
这个单子总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红酒的选择,一个是甜白葡萄酒的选择。
后来这份红葡萄酒的榜单远比甜白葡萄酒出名,所以我们通常指的是波尔多葡萄酒分级体系(红葡萄酒部分)1855的榜单。
此时,你可能已经等不及了。“郑小塔老师,一等村和二等村有什么联系...这份名单呢?”
别担心,继续听我说。
“波尔多葡萄酒分级体系(红酒部分)1855”的名单,当时有58家酒庄入选并排列其中(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变成了61)。
总共有58个酒庄,按照当时的评价质量和价格分为五个等级:
(自下而上,数字越小,价格越贵,质量越高)
一级酒庄(First-class winery),简称“一级酒庄”(英文/法文First growth/Premiers Crus),4个酒庄。
二级酒庄,简称“二级酒庄”(英文/法文Second Growths/Deuxièmes Crus),拥有12家酒庄。
三级酒庄,简称“三级酒庄”(英语/法语Third Growths/Troisièmes Crus),拥有14个酒庄。
四级酒庄,简称“四级酒庄”(英式/法式第四生长/Quatrièmes Crus),拥有11个酒庄。
五级酒庄,简称“五级酒庄”(英文/法文Fifth Growths/Cinquièmes Crus),拥有17家酒庄。
这样,当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想要购买波尔多葡萄酒时,就可以根据这份清单中的等级进行相应的购买和消费。
想喝好的买一、二级,想喝便宜的选四、五级。
所以一等村、二等村、三等村、四等村、五等村的名称由此而来。
它们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酒庄的简称,或者是人们通俗的称呼。
同时,出现在这份榜单中的酒庄也被称为“排名酒庄”,意为“在榜单中排名靠前的酒庄”。
比如,在饭局上,徐老师说:“小刘,今天吃饭,咱们喝一瓶一级庄的红酒。”
你要知道,你要喝的是法国“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体系(红酒部分)”中最好的(一级)红酒。
所以,你要拍手笑着说:“对,对,一级庄,这是波尔多最高级的红酒!”"
简单明了!
但是,我认为你仅仅知道“一等庄,二等庄……”的含义和由来是不够的。
如果你想成为红酒大师,你需要了解它们背后的一些象征意义。
不然一谈到吃饭就无所适从,又是郑小塔的“责任”。
首先你得知道“一流村”有谁。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参加宴会时,我总是谈论:
拉菲酒庄拉菲罗斯柴尔德
拉图拉图城堡
侯波国王酒庄上布里昂
玛歌酒庄
木桐木桐罗斯柴尔德城堡(1973,从二级村升级为一级村)
有五个“一流村”。看上面,著名的拉菲酒就是“一等村”。
还有另外四个,拉图、王、玛歌、,也是可以和拉菲红酒平起平坐的“一级庄”,如下图。
这五个“一级庄”合在一起,也被称为“波尔多五大名庄”或“波尔多左岸五大名酒”。
传统上,它们象征着法国波尔多最优质的红酒。
所以在一些商务宴请中,主人请他去“一流餐厅”(拉菲、玛歌等)已经是很高的接待标准了。).
当然,至于“二、三、四、五级村”,有56个,太多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记一下。
记不住也没关系。到时候可以看一下它酒瓶上的酒标,上面有“1855 Grand Cru Classe”的字样,如下图,属于“柱级村”的范畴。
至于“二三四五级村”具体是哪个,酒标就不标注了,只能靠自己平时的记忆和积累。
1855之后,时间流逝,酒庄在“波尔多葡萄酒分类体系(红酒部分)1855”榜单上的排名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但实际上有一些酒庄,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导致榜单上的排名失真。
这个有点深,我们圈子里的人经常在喝酒的时候说,但是在这里说一说也无妨。
简单来说,拉菲和玛歌是品质最好的五大“一级庄”,地位不可动摇。
但是有些“四级”和“五级”的红酒是不一样的。
按照这个榜单,他们的素质低于“二等村”和“三等村”。
但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和酿造工艺的提高、大财团的收购、管理层的重视等原因,这些“四级村”和“五级村”的品质远超同级别酒庄红酒,口感达到(甚至超过)“二级村”的标准。
比如蓬特卡纳红酒Ch?Teau Pontet Canet,如下图,最初是“五级酒庄”。后来经过技术改进和主人的悉心照料,现在喝起来比一些“二级酒庄”的红酒还要好喝。
比如“四级庄”全是张伯伦红酒Ch?Teau Duhart-Milon,如下图,1962被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收购。拉菲入驻后,品质大幅提升,不输于“二等村”。
再比如,亮兹伯红酒Ch?Teau Lynch Bages,如下图,最初是“五级酒庄”。成为1985香港国泰航空公司一级指定酒,在国内声名鹊起。它的酒质和“二级酒庄”红酒一样,因为当初换了管理层。
当然,也有一些“二等”“三等”的红酒,因为管理不善,粗心大意,实际质量已经“降级”为“四级”“五级”。
具体有哪些?我就不举例了。
然而,这些都是个别酒厂的案例。
这61的酒庄,大部分仍排在波尔多葡萄酒分类系统(红酒部分)1855的排名序列中,“二级酒庄”和“三级酒庄”的品质会优于“四级酒庄”和“五级酒庄”。
这些,你也可以写下来,等酒桌上的酒熟了之后,可以作为聊天,展现你的“酒师”风范。
其实学生也没说错什么。我的葡萄酒课上真的不会提这些内容,哪怕是连续三天的中级侍酒师课程,因为这些知识点太详细了。其实三天的课程可以变成六天。
至于“一级别墅,二级别墅……”,你最好心里有数,对主人不能“大方”“客气”,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拉菲、玛歌等“一级庄”就是大拉菲、玛歌。这些“正品”葡萄酒的市场价格在1,000到20000之间。
这些“一级庄”的“二手”红酒小拉菲、小玛歌,市场价在2000-4000元之间。
其他“二、三、四、五级”红酒的价格通常在1,000到3000不等。
上周中级侍酒师课程休息的时候,有个女生问了这个问题。她通常在朋友聚餐时会遇到很多名酒。
“郑小塔老师,‘一流乡村’和‘一流园林’是什么关系?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哇,差别真大!
“一级庄园”是法国波尔多的一个术语,仅指波尔多红酒。
“一级花园”是法国勃艮第产区的专业术语,指勃艮第红酒。
这两个词有两个意思。
我之前写过波尔多红酒和勃艮第红酒的区别。其中提到,波尔多用“酒庄”来区分葡萄酒的品质,价格有贵有便宜。
在勃艮第,用“葡萄园(葡萄田)”来划分葡萄酒的质量和价格。
勃艮第红酒和波尔多红酒一样,有分级制度。
不过勃艮第使用的不是列表类型,而是原产地名称的保护制度,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阐述。
在法国勃艮第的法制中,最高(最好)等级的勃艮第红酒被称为“超级葡萄园(超级葡萄田)”,俗称“超级花园”,酒标显示“Grand Cru”,如下图。
等级较低(质量较低)的勃艮第红葡萄酒被称为“一级葡萄园(一级葡萄田)”,俗称“一级花园”,标签上会写着“Premier Cru”或“1er Cru”,如下两张图所示。
所以,现在你明白了!
“一级花园”只能算是勃艮第第第二好的红酒,而不是最好的酒庄。
波尔多的“一级酒庄”指的是当地最好的红酒,如拉菲、玛歌、木桐、厚博望、拉图这五大国际顶级酒庄。
所以“一流村”和“一流园”是两个不同的名称概念。这些词看起来有些相似,但它们包含完全不同的意思。
就像星巴克的香草拿铁和抹茶拿铁一样。
“咦,这杯抹茶拿铁喝起来不像咖啡。也是拿铁。”同行的吊带妹惊讶的哭了,大眼睛一眨一眨的。
亲爱的,抹茶拿铁里的“拿铁”是“牛奶”的意思,闻起来不像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