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富红酒,这几年怎么这么出名?
比如为什么奔富这几年名气越来越大?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奔富红酒,在中国是怎么火起来的》,讲述了奔富如何在中国成名的故事。
但是,正所谓“百花不红百日,人不贤千日”。在中国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天都有新玩意层出不穷,那么本富红酒如何才能更受欢迎呢?
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从事葡萄酒行业的人来说,也是很不解的。“每年都有大量葡萄酒涌入中国。奔富红酒的知名度怎么会不降反升呢?”
而且,那边其他酒价格战如火如荼,这边,奔富还在悄悄涨价。
“奔富这么出名,价格又涨了。郑小塔,怎么回事?”饭局上,做生意的朋友总会这么说。
在我看来,是的。
你听说过一个社会学术语“马太效应”吗?
强者永远是强者,弱者永远是弱者。
这一点在奔富红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奔富的整体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
你还记得我是怎么在中国奔富红酒红起来的吗?”说道:
奔富(Penfolds)这个令人难忘的名字,以其数字命名、红色喜庆外观和整洁统一的品牌形象,是其在中国取得压倒性成功的一大原因。
于是,经过多年的准备和积累,飞机起飞前似乎已经在跑道上滑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直到近几年,奔富红酒达到一定的速度,垂直起飞,在空中飞翔,显示出极大的品牌优势和极高的知名度。
进入我们的视线后就变成了“奔富怎么这么出名!”
所以,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做点有价值的事,等待时间的回归”,奔富红酒就是在等待“回归”。
国内比较知名的进口葡萄酒品牌有两个,除了奔富,就是拉菲。
其他进口葡萄酒品牌,只是在局部地区和人群中,无法形成全国性的声势。
然而,在我看来,拉菲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下降。
我深有感触。
因为,我一写《奔富》这篇文章,半个小时就能看1000多,而写《拉菲》,一天才看1000多。这反差差距太大了。
或者,我来对比一下两者的品牌建设,你心里就有结论了。
奔富(Penfolds)品牌下的所有葡萄酒都打上了倾斜度为30°的红色Logo“奔富”(Penfolds),就连售价六七十元的柯兰山Koonunga Hill也不例外。
消费者一看到显眼的“奔富”,就知道它属于“奔富家族”。
一些朋友对奔富407、389的喜爱,也会投射到柯兰山这样的低端酒上,带动其他奔富的销量。
拉菲呢?
其实拉菲传奇Legende(如下图)、拉菲珍藏Reserve Speciale、智利巴斯克洛斯沃斯科斯等。,均与“大拉菲”和“小拉菲”同属一家公司——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
但在酒标上,它们只与带有“五箭”标志的“大拉菲”和“小拉菲”联系在一起。
于是,就出现了“闹乌龙”的现象。
很多人看到拉菲的传说和收藏,中文名字里都有“拉菲”,但酒标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拉菲”二字,心里有疑惑。这是假拉菲吗?
这种误解层出不穷,大大拖累了这些“拉菲”的销量。
我们看看奔富的各种酒的纸箱,都是红色的。
但“拉菲家族”还是各归各的。
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中,奔富红酒总是整体推广和包装,奔富的品牌效应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积累。
拉菲,也是知名品牌,有自己的品牌。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就无法形成拉菲的整体品牌效应。然后,它的影响力就会停止,甚至逐渐下降。
嗯,那不算。
近年来,奔富红酒在中国得到了推广。
例如,邀请著名演员段奕宏作为本富的代言人,展示本富“刚柔并济”的形象。
和雷米·马丁、轩尼诗等高端白兰地品牌一样,中国的高端餐厅、酒店都会邀请高净值人群举办品酒会。
还有京沪高铁线路冠名,通过车站LED屏展示、车厢广播等方式推广奔富品牌。
这一切围绕着“奔富”的品牌形象而展开的,将奔富红酒的知名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可以说,在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中,“盆福”的知名度已经位居第一。
上次在西湖边和一个房地产公司老板吃饭,他说起他喜欢用奔富酒请客的原因。
“郑小塔,请客,酒是有名的,最好有低中高三个价位,品种和口味足够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客人选择不同的酒。你看,这些奔富都能提供,所以我喜欢用它们给人治病。”
在我看来,这就是奔富在中国更出名的原因。
今天的“奔富”品牌是一个大家庭。
从1990年代的几款奔富,到后来的十几款酒,再到现在的几十款奔富,酒的种类越来越多,足以满足消费者在各种场合的需求。
奔富407和389可用于高端商务宴请,奔富707或奔富葛兰西可用于更高端的商务宴请。
平时朋友聚餐都会喝奔富2和8。如果他们更好,更接近,他们会招待Penfolds 28和128。
有些女性朋友觉得红酒有些涩,可以试试奔富波特“甜红酒”,或者喝奔富干白葡萄酒。
反正奔富能满足你想喝什么酒,想请客多少价格。
这样一来,奔富的知名度不可能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是,奔富酒业,或其母公司付逸集团,开始根据中国人的喜好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葡萄酒。
这就更惨了!
知道中国人喜欢红色庆典,了解中国婚宴、寿宴的饮酒习惯,奔富联手中粮于2015推出奔富Max's,浑身火红,迅速成为爆款。
得知中国有庞大的白酒消费群体,2018,奔富推出了Lot。518把红酒和白酒混在一起,于是吃饭时就有了“奔富”的身影在茅台和五粮液周围飞舞。
了解到中国人喜欢法国香槟的浪漫,2019,奔富推出与法国香槟名家庄廷诺Thiénot联名香槟,让男女约会时都有奔富相伴。
其实这也是奔富红酒在中国更出名的原因。就是“接地气”,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然后满足。
从技术上来说,奔富在“本地化服务”上做得很好,所以中国市场自然会给奔富很大的回报——金钱和声誉。
这和肯德基的做法一样。为什么肯德基在中国有6500家门店(2065,438+09年末),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麦当劳(3000家)?
因为肯德基也是接地气的高手,会推老北京鸡肉卷、米饭、瘦肉粥、油条,这些都是中国本土化的传统食品。
还有麦当劳,来中国这么多年,有没有推广中国特产?
我上中级侍酒师课程的时候,会重点分析“奔富”这个品牌,因为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当然学生也爱听。毕竟郑小塔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在投资基金工作,可以为大家筛选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别忘了“奔富红酒”家族中还隐藏着一位重量级人物——奔富格兰奇。
奔富格兰奇被誉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之王”。
自1960年代以来,它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象征而闻名于世。
坐拥“澳洲酒王”的奔富(Penfolds)红酒,原本在全世界都备受推崇。
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葡萄酒有所了解,人们开始惊讶地发现,原来“奔富”红酒中还藏着一位“澳洲酒王”,大大提升了奔富的地位。
当然,奔富格兰施的平台也让奔富葡萄酒更有市场,即使是便宜的科兰山红酒。
正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无论是柯兰山还是宾389、407,都是奔富红酒,属于澳洲酒王之家。喝了也是一种享受。”
于是,在“澳洲酒王”的光环背书下,奔富红酒从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
奔富红酒也是澳大利亚红酒的象征。
近年来,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发展迅猛,2019年甚至将法国葡萄酒拉下了第一的位置。
原因之一是澳洲葡萄酒在中国有价格优势。
2015年2月20日,15,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从今年开始,从中国进口的澳洲葡萄酒关税税率逐年降低,直到2019年才降为零关税。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近几年那么多澳洲葡萄酒(包括奔富)涌入中国市场了吧!
零关税,使得成本一再下降,成为澳洲葡萄酒的一大优势。
郑小塔:我也有一家葡萄酒公司,销售法国红酒和澳大利亚红酒。所以我很清楚国家政策(关税)的变化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同样的品质,一个卖150元,一个卖120元。消费者必须选择后者,所以澳洲红酒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高了。
作为澳洲红酒,奔富是否跟风?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作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官方部门,在全球尤其是中国推广澳大利亚葡萄酒。
所以随着澳洲红酒在中国的流行,澳洲最古老的葡萄酒奔富(Penfolds)的地位和声誉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一项澳大利亚国策对奔富在中国的名气影响深远。
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包括葡萄酒行业的人。
澳洲的移民政策,尤其是188A投资移民条例。
简单来说,从2010开始,想移民澳洲的中国人,每年卖1.5万人民币的澳洲货,就可以获得澳洲国籍。
这些澳洲商品可以是农产品、乳制品、药品、葡萄酒、化妆品,甚至是UGG雪地靴,只要凑成1.5万的商品。
如你所知,2010之后,由于一些政治因素,很多中国企业家和富豪选择移民澳洲。所以澳洲移民条例188A的通过,成为中国富人移民澳洲的首选。
在选择654.38+0.5万澳洲货时,很多有钱人选择奔富红酒(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澳洲红酒)。
一方面,当时奔富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他基本不想卖。
其次,他们吃饭一般都需要红酒,就算卖不出去,招待的时候也会有面子。
这导致在2010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就冒出了数以万计的“奔富经销商”,销售和推广奔富红酒。
更关键的是,这些移民澳洲的中国人,是遍布全国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他们通常与有钱人和有地位的人打交道和玩耍。
在各自的圈子里,一旦他们下大力气宣传,奔富红酒的名气就会如火如荼。
我在杭州有一些朋友和学生也是澳洲移民。他们有自己的主业,顺便卖澳洲红酒,有朋友是移民中介。他们经常给我讲这些不为人知的澳洲故事。
第一次听到这个的时候,我感叹道:“本富真是幸运!”
机缘巧合,赶上了中国移民澳洲的浪潮,在中国爆发了巨大的人气。
当然,对于这段话,你也可以当做野史来看。我想奔富的官方肯定不会喜欢这种说法。
郑小塔用两篇共一万多字的文章,讲述了奔富红酒在中国起步和越来越出名的故事。
其实对于现在的奔富红酒来说,还是有些烦恼的。
名气太大间接导致奔富性价比低。
怎么说呢?一瓶同等品质的澳洲红酒,价格可能只有奔富的一半。
或者这么说吧,你买奔富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因为奔富已经是名牌了。
就像我在广东的朋友告诉我的,“郑小塔,不要把吕和送给你的女朋友。我这里的包质量比他们的好很多,但价格只有他们的四分之一。”
2018左右,几位酒师还在疑惑五年后奔富407会不会涨到1000元以上。现在看这种情况真的有可能。
近年来,彭福389,407,707,葛兰西等。,这些中高端的奔富已经渐渐有了一些大牌奢侈品的味道。
最后,不要变成“喝奔富就是喝功名!”
我想这是奔富酒庄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一个。奔富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内经销商却舍不得卖。
这是怎么回事?
你想!
出名了,就不愁卖不出去;不缺销量,品牌就强;品牌强了,给经销商的利润也不会高,就是这么一个逻辑链条。
反正对于品牌厂商来说,我的产品并不难卖。我为什么要给你那么多佣金和返点?还不如我自己赚。
所以,它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经销商总是生气,卖奔富红酒,没钱赚,不想卖。
顾客们不停地问:“你们这里卖奔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