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要展示盒的质量检验规范(及其行李质量规范)

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

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

GB/T 12122-89

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证产品包装质量的基本要求、措施和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品包装,也适用于独立的产品包装企业。

2参考标准

GB 1.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包装标准编写规定

GB 4122包装通用术语

GB 4857运输包装的基本试验

GB 6583.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第一部分

GB/T 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GB/T 12121包装容器质量保证体系

3产品包装质量保证要求

3.1对商业领袖的要求

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产品包装质量是企业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责任。企业应明确规定产品包装的质量目标,并纳入质量计划。

企业领导应制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定期评审和评价相关要素,验证产品包装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确定体系的有效性。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3.2组织

企业应有领导分管包装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应有技术和管理人员分管或兼管包装,包装车间及其班组应设专职或兼职包装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包装质量管理。

质检部门设专职包装检验员,包装车间和班组进行自检和互检,形成由质检部门、包装车间和班组组成的三级包装质检网络,确保包装质量。

3.3人员

3.3.1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包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包装技术和管理专业知识,并经考核合格;

b包装工人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岗位的操作程序和职责。

培训

企业应建立培训制度,明确培训要求,对所有从事包装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应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记录和评估,必要时可颁发正式的资格证书。

对新包装工人,应进行技术培训、质量管理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工作质量评估

对相关人员完成的产品包装质量要进行考核,做到奖惩分明。

3.4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企业的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应有足够的文件作为产品包装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准则。

这些文件包括:

A.质量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在产品包装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B.各级包装经理和技术员的职责;

C.包装工人岗位责任制;

D.包装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

E.包装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F.包装质量检查和包装验收制度;

G.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验收程序;

H.包装设计的技术要求;

一、不合格包装管理办法及纠正措施;

J.包装质量考核、奖惩和统计办法;

K.包装专用质量手册;

长度包装质量信息反馈的管理和处理方法;

米(meter的缩写))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制定、评审、发放和修改程序及管理办法;

上述所有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强制性、系统性和可检查性的原则。其内容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3.5包装质量记录

应建立包装质量记录,以证明产品包装已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并验证产品包装质量保证体系的效果。

包装质量记录包括:

A.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验收记录;

B.包装设计鉴定记录;

C.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的检测报告;

D.包装检查和验收记录;

E.不合格包装记录;

F.内部包装质量的审核记录;

G.包装质量信息反馈处理记录;

H.包装质量奖惩记录等。

对于上述质量记录,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规定保存期限。

4包装设计控制

4.1基本要求

企业应当将包装设计纳入计划,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职或兼职包装设计人员,明确包装设计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包装设计与产品设计的技术衔接方法,确保包装设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4.2包装设计

4.2.1包装设计要求

本要求由产品设计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主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重量、数量、价值、销售渠道、运输方式、重心位置、包装要求等。

设计程序

通常按照确定设计条件、设计、测试评估、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五个设计步骤进行。

设计结果应符合:

A.包装设计要求;

b .包装标准和国家安全、卫生、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C.商标法、产品说明书、标签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

D.运输、仓储等部门的相关规定。

设计验证。

常用的验证方法主要是进行实验。该试验可分为无内容物的容器性能试验和有内容物的防护性能试验。该测试可以在模拟或再现的环境条件下或在实际环境条件下进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测试验证:

A.新产品定型时;

B.包装技术、容器和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

当确定新的包装设计或因包装材料影响包装性能时。

常用的试验项目有密封强度试验、密封强度试验、泄漏试验、堆积试验、振动试验、跌落试验和水平冲击试验等。,均按GB 4857的有关规定执行。

测试结果应写入文件,并经相关领导和部门批准,作为最终确定设计或修改设计的依据。

对于销售包装设计,有必要进行试销检验和验证。试销检验要求销售包装要经受住流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和考验,检验结果要写入文件,经有关领导和部门审核批准后,为确定是否正式投产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评估

A.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包装的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艺术性、创造性和可行性;

b.

需要提供的主要文件包括评估大纲、包装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测试大纲和测试报告、最终设计方案、包装样品和测试样品、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质量检验报告、销售部门和消费者的意见等。

C.鉴定委员会由设计、质检、供销、标准化、用户代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鉴定评估后,鉴定委员会应当在评估结果上签署意见。

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

A.包装设计要求;

B.调查报告;

C.设计报告;

d .设计图纸(包括包装容器、必要部件和产品包装的装配图);

E.测试报告;

F.试运行报告;

G.试销检验信息反馈报告;

H.包装工艺文件;

一、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

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采购、验收和储存

5.1基本要求

包装材料和容器是包装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产品包装的质量。应对外包包装和容器制定采购计划并加以控制。

5.2采购

5.2.1企业技术部会同质检部、采购供应部、包装车间,根据产品包装要求和供应可能性,制定包装材料和容器的供应要求和验收程序。

5.2.2采购供应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和包装材料、容器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努力做到定点供应。

供应商变更时,必须验证其具有完全满足GB/T 12121中包装容器质量要求和采购订单要求的供货能力。

5.2.3采购文件应明确说明订购要求以及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协议条款。

5.2.4采购方应与供方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和反馈系统,以持续改进质量,避免并快速解决双方之间的质量纠纷。

5.3验收和储存

基本要求

企业应规定进货检验、入库验收和储存的管理措施。

5.3.2进货检验

质量检验员根据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当检验项目不能在工厂完成时,可以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检验。

5.3.3进货检验

仓库人员凭检验报告和采购收据验收入库,并做好入库记录。

储存

贮存场所和贮存条件应满足贮存包装容器和材料的要求。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在仓库内按品种、规格分开堆放,不合格品应分开存放,并标明不合格。

6产品包装

6.1基本要求

6.1.1内容要求,包括:

A.有产品检验证书或检验机构、检验员出具的证明,订购方来厂验收的产品需要订购方签字。

b .成套的配套产品和完整的备件及技术文件。

6.1.2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要求,包括:

A.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标准或合同的要求;

b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清洁、干燥、无有害物质,符合内装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确保对内装物无不利影响;

C.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食品、医疗和卫生法规;

d .儿童用品的包装容器应确保儿童的安全,并符合相关规定;

e运输包装,特别是危险品包装,应保证装卸、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防止环境污染;

f .销售包装容器的规定尺寸应与运输包装容器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大型货物运输包装容器的最大尺寸应符合有关运输部门装载净空的规定。必须超过的,应当征得交通部门的同意。

6.1.3包装环境要求,包括:

A.包装车间应符合产品特点和劳动保护要求,车间内布局应适合包装工艺要求,工艺流程布局应科学合理;

b .对温度、湿度、清洁度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相关规定处理。

6.2包装过程

6.2.1基本要求

严格执行包装班组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以及包装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包装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包装

6.2.2.1包装前,应对拟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或合格标志,或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包装前需要进行预处理的产品,如易受潮、生锈、发霉的产品,应按相关规定进行预处理。

6.2.2.2包装,根据内容物数量、重量和包装技术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应确保:

A.标签和使用说明应当与内容一致,封口应当严密、正确,包装上标注的包装标志应当符合相关包装标志标准;

B.大型产品的包装作业应严格按照产品包装装配图和技术文件进行,放入装箱单和随附文件,经包装检验员检验并在包装上签字后方可封箱;

c.

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产品的包装和标签操作应分开。质量、规格、容器、外观相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产品不得在相邻流水线上同时进行,必须严防交叉、混装和污染。

6.2.3包装机械的使用和维护

6.2.3.1企业应制定包装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包装质量和劳动安全。

6.2.3.2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无异常现象方可开启。运行中如有异常,应停机处理,修复后方可使用。

6.2.3.3应该对包装机械进行定期维护。

6.3包装质量检验

6.3.1基本要求

企业应严格执行包装质量检验的程序和方法,按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6.3.2检验范围包括工序间检验和包装检验。

6.3.2.1工序间检验包括自检和互检。如有必要,为中间检验设立包装过程控制点。

6.3.2.2工厂检验员应根据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包装检验。合格后,标注或出具合格证明。

6.4包装的仓储、储存和交付

仓储

包装入库时,必须有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合格标志或证明,并有包装部门的收据,仓库管理人员应做好入库记录。

储存

包装的贮存条件应符合贮存产品的要求。包装应根据品种、规格和等级在仓库中包装。

交付

包装的装运应符合运输、仓储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库管员和出货人员应做好出库和出货记录。

7产品包装质量信息反馈

7.1产品包装质量信息反馈,包括产品包装全过程和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的反馈。

7.2

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工作网络,与相关业务部门(如经销、检验、技术等)负责质量信息的人员一起,把产品包装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作为工作的一部分。).

7.3产品包装质量信息的反馈按规定和程序处理。

7.4企业相关部门(如配送和实验室等。)应定期或不定期走访运输和储存部门及用户,听取他们的意见,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7.5必要时,可组成调查组跟踪产品包装质量,彻底了解包装损坏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