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紫檀的历史记载
带回了很多香料,宝石,还有珍贵的檀香木紫檀木。
此后,明政府每年都派官员到南洋群岛监督砍伐紫檀木,并将其作为香料。
到明朝末年,南阳各地的优质木材基本都被砍伐一空,尤其是紫檀木。到了明末清初,世界上出产的紫檀木绝大多数都聚集在中国。清朝用的紫檀木都是明朝收的,叫做老紫檀木。
新花梨木是产自印尼的玫瑰花梨木(印尼黑酸枝)。
在国家标准中,红木分为五属五种八大类,分别是枫杨属的紫檀木和花梨木,黄檀属的紫檀木、花梨木、紫檀、黄檀、黄檀和黄檀,柿属的乌木和条纹乌木,枫杨和枫杨。每一类包含几个树种,只有一个树种是檀香紫檀。
花梨木是荷兰人沿用的名字,实际上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黑花梨木。
明朝永乐五年(1407),13年9月,郑和回国十多天后,第二次下西洋。郑和专程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布施锡兰山的佛寺,立碑永世。碑文中记载“内外金银挂毯、纺宝、香炉、花瓶、灯烛,赠佛寺为补,唯世人可鉴。”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克里镇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它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雕刻,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1409年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这一次,他的任务是在锡兰见到佛牙舍利(据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好无损,称为佛牙舍利)。
皇帝派太监郑和。在香华,他去意大利支持他。郑和劝阿列克王吃点苦头。尊重佛教,远离异端。国王生气了,想要伤害。郑和知道他的计划,就去了。之后,郑和被派去送给别人。向锡兰山王王毅谢恩是不敬的。试图杀死信使。五万名士兵出版了《科克之路》。分兵抢劫海船。会提前上映。郑和和其他人急于回到船上。这条路不通。派人出去。船长拒绝了。和3000名以色列士兵。晚上,你从地狱闯入国王的城市,并保持它。其劫海船与其国产兵有关。从四面八方进攻。包围圈很大。攻击六天。并在清晨等待国王开门砍树修路。战斗然后离开。要走二十多里路才能到达黄昏,才能到达船上。请马上到船上来。超自然是非常光辉的。正如我之前所说。不知道是不是很震惊,有远见。日历覆盖了数十万英里。风浪和地面一样平静。龙和鱼都很凶很凶。田没有恶意。船上的每个人都平安快乐。永乐九年七月九日迁都。
皇帝住在皇城。庄严的谭金刚宝座存放着它。维护和支持。利益深情,为民祈福。作无量功德。
郑和下西洋与佛教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皇权密切相关。
佛牙舍利居然被郑和带着三千兵夺回来了。他坚信佛牙舍利属于明朝。
郑和收集了大量东南亚国家的紫檀木。主要目的是紫檀木既象征佛教,又象征皇权。以至于到了明朝末年,紫檀在东南亚国家几乎绝迹。
郑和,在28年,指挥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由约200艘巨轮组成。他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设备和技术,并由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火炮的船只护航。他七次出海,到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红海、非洲东南沿海等30多个古代国家和地区,纵横太平洋和印度洋。
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壮举,使15世纪的海洋探险属于中国时代。17世纪属于荷兰时代。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荷兰和中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确立。
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65,438+05,000个分支机构,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10000多艘悬挂荷兰三色旗的商船正在世界五大洋上游弋。当时世界上有2万艘船,荷兰有1.5万艘船。比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
在东亚,他们占领了中国台湾省,垄断了日本对外贸易。
在东南亚,他们把印尼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建立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城,构成了今天雅加达的雏形。
在非洲,他们夺取了从葡萄牙通往新航路的好望角要塞;
在大洋洲,他们以荷兰的一个省来命名一个国家——新西兰;
在南美洲,他们占领了巴西;
在北美大陆的哈德逊河河口,东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这个城市的名字是纽约。
1596年,一个低地国家荷兰征服了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将印度檀香紫檀和阔叶黄檀带到印度尼西亚种植,从而产生了被称为玫瑰紫檀的印度尼西亚黑檀。当时荷兰人不知道如何区分檀香和阔叶黄檀。荷兰王室成员和中国人一样,认为这两种木材是制作皇家家具的最佳选择。印尼黑酸枝比其他任何黑酸枝都更接近檀香紫檀的质地和颜色。紫檀(印尼黑酸枝)在物理性质上和檀香紫檀非常相似。制成家具后,具有绸缎般的质感和金属光泽。所以印尼黑酸枝被荷兰皇室称为花梨木。
荷兰于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欧洲在印尼的主力。东印度公司于1800年解散。
公元1627年,木匠皇帝朱由校辞去了木匠和皇帝的双重身份。把皇位给了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由检,然后去了西方。
他做了七年的木匠和皇帝。作为一个木匠,他比作为一个皇帝更成功。
明式家具,多由文人直接设计,色泽橙黄、鲜艳,木纹自然美观,深受明代文人推崇。黄华丽赋予家具以简单、纯粹、简洁、明快的艺术气质和优美的形式,使家具蕴含着一种真挚的文人气息。而紫檀木颜色较深,颜色较冷。因为适合精细的装修工艺,更能迎合一些讲究排场、崇尚奢华、追求富丽堂皇的达官贵人的口味。
这里的紫檀是檀香紫檀。
大概是因为朱由校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从骨子里排斥文人。于是他选择开发红木家具。而且与明式家具的古朴大气相反,他在《山海经》中听到的一些故事被融入到家具中,所以他研制的家具往往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孔雀、麒麟、大象甚至梅花、竹子等图案。
朱由校是一个任性的皇帝。为了使他研制的家具长期引起达官贵人的注意,他派宦官首领魏忠贤到徽州府去寻找一种他听说的美味茶叶,以品茶为由,把达官贵人留在宫中欣赏他的杰作。他把自己设计的家具叫做“金玉木器”,和金玉香茗的茶样汤色一模一样,相得益彰。
1627年朱由校退位后,明朝延续了17年,1644年被清朝取代。
顺治十三年(1656),荷兰代表团抵达北京。
汤若望担任了这次会见荷兰代表团的翻译。荷兰人早就听说清廷有耶稣会士。《使团》中的约翰·纽霍夫(Johann Nieuhof)写下了荷兰驻华大使第一次访华见到汤若望时的情景:“礼部大臣和一个西方百事通把礼物一一清点,问这些礼物是否真的来自荷兰,荷兰是什么状态。这位多面手就是著名的耶稣会士汤若望。当时,他深得顺治皇帝的信任,被任命为秦的监工。由于通晓西班牙语,清初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常被用作总经理。他是一个很老的男人,胸前留着长胡子。按照满洲的习俗,他剃光头发,挂上辫子,穿满人的衣服。”
因为荷兰是新教国家,当时在欧洲,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势不两立,汤若望无论如何也不希望清朝和荷兰建交。另外,1622年荷兰人进攻澳门时,汤若望刚刚到达澳门,亲自参加了与荷兰人的战斗。荷兰人很清楚这一点。在1665出版的《东印度公司荷兰大使向鞑靼汗致敬》一书中,他们说:“汤若望在礼部大放厥词,说荷兰人是海盗,住在一个小岛上,他带来的礼物被抢,敦促礼部拒绝荷兰人前来贸易。于是礼部官员多次询问荷兰大使,荷兰人是否没有土地,像海盗一样生活在海上。礼物真的来自荷兰吗?同一个问题问了九遍。”荷兰大使凯塞尔甚至这样向公司汇报:“由于这些耶稣会士的诽谤和造谣,我们被描绘成不像人的人和不像鬼的鬼。"
但是,顺治的官员并没有完全遵循汤若望的想法。大清国需要享受万里之外的小国来朝觐的美好感觉。顺治皇帝还送给荷兰大使很多丝绸之类的礼物,顺便把明朝木匠朱由校做的家具都送给了荷兰大使。
荷兰大使将这批家具运到了荷兰皇家家具的生产基地印尼,让印尼人学习中国木匠皇帝的家具制作技术。
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囤积了大量来自印度的檀香紫檀和阔叶树黄檀。在他们看来,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木材。荷兰人称之为玫瑰花梨木,玫瑰用来形容它的品质和美丽。并开始种植玫瑰紫檀(其实是檀香紫檀和阔叶黄檀)。
2008年,这些有着350年历史的玫瑰花梨木(印度尼西亚黑酸枝)归何山水务集团所有。何山河成功复原了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心血之作《玫瑰花梨木山海经》中国古典家具,又名《玫瑰花梨木山海经金玉木器》,并以韵红为商标。五年后,何山河成功修复木匠皇帝朱由校的金玉香茶,称之为黄山霍金,并仍以韵红为商标。产品系列分为东方韵、自然韵、云韵。
历史上作为国王,能为民主宪政做贡献的人不多。17年底的威廉三世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并不情愿这样做。他出生在荷兰光荣的奥兰治家族,是我国国父奥兰治王子的曾孙。威廉三世可谓民主宪政的大救星。先是捍卫了宪政荷兰免受法国暴政,然后在关键时刻推动了英国的“光荣革命”。然而,威廉三世一生中并没有从个人角度表现出对民主宪政价值的热情。事实上,他是一个开明的君主,被议会民主派用来对抗顽固的君主制。
1650年,24岁时在荷兰掌权的威廉二世突然染上小儿天花而死。8天后,他唯一的儿子威廉三世出生,荷兰进入“第一个统治时期”(1650-1672)。
威廉三世在他母亲和祖母的吵闹声中长大。他沉默寡言,患有肺结核和哮喘。
1672年,英法联合进攻荷兰。英国在海上行动(即英荷第三次海战),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派654.38+0.2万军队到边境。当国家灾难降临时,荷兰人民再次想起奥兰杰家族前辈的英雄主义。于是,年仅22岁的威廉三世被任命为陆海军总司令。他出色的战绩证明了他不愧为奥兰杰家族的后代。这场战争是如此艰难,以至于威廉三世甚至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决堤以阻止法国军队占领阿姆斯特丹。1673年底,法军被全部驱逐出境,年轻的威廉三世威望达到顶峰,获得“民族英雄”称号,成为荷兰执政党。
威廉三世娶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詹姆斯二世无视中国大多数人是新教徒的事实,试图重新确立天主教为国教。1688年9月,一支庞大的船队从阿姆斯特丹港起锚起航。这些船只载有荷兰最高执政官威廉三世和20,000名荷兰士兵。英国议会邀请威廉三世保护英国国民的“宗教自由和财产”。威廉三世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伦敦,并把他的岳父送到了法国。这一事件,对英国来说,意味着“光荣革命”的成功,对荷兰来说,意味着奥兰治家族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威廉三世成为了“英格兰国王和荷兰统治者”(英格兰国王的职位与他的妻子玛丽分享)。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英国和荷兰被分配给同一个人。
因为威廉三世的显赫,奥兰治的血统本应发扬光大,成为荷兰的“黄金家族”。不幸的是,威廉三世没有孩子。
荷兰皇家家具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根据木匠皇帝朱由校的金玉木材,生产出“奥兰杰黄金家具”终于被历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