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定义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侵权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要素:一是已经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即侵权行为已经对商标所有人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可以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减少或者商标声誉下降。二是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在没有许可、没有其他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客观上行使了商标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三,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第四是主观状态,包括过错和无过错。一般情况下,行为人违法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伪造或者擅自制作他人注册商标的标识,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在认定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时,应当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要件;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不是认定是否存在侵权的关键要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引起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