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嫂宝藏_郑一嫂与张保仔后人_郑一嫂知乎_郑一嫂生平事迹

中文名:郑一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

出生日期:1775

死亡日期:1844

郑一嫂——郑一嫂(1775-1844),清代著名海贼,原名石,本名,广东新派人。前夫姓郑,俗名郑毅,新安(今深圳宝安)人。郑夫妇有两个儿子。

就“寡”而言,各大联盟陷入了一个大陷阱——红旗帮正面临着严重的内讧或被其他帮派兼并的危机。

历史背景

明代后期,有郑、石、马、等著名大盗在珠江口一带横行。* * * *当代作家杨万祥曾经提到过一个在18世纪后期的越南内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枭雄家族。帮助莫成就大业的搭档郑琦,是郑毅的堂弟。可以看出,郑一嫂的家庭和丈夫的家庭都是海盗家庭,在她的身上,自然流淌着与珠江水相融的英雄血液。

说起康熙* * *,郑成功的一些残兵败将流向珠江口当贼,珠江口的贼从明末的四姓发展到清初的红、黄、蓝、白、黑、紫六帮。郑义是红旗帮的头目。

崇高的目标

郑毅雄心勃勃。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将珠江口的所有盗贼统一成一个以他为首领的海盗联盟。郑一嫂是妻子,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所有的海盗都称她为“龙姐”。不幸的是,上帝欺骗了人们。这个海盗联盟最终签订的1807年,郑毅在一场强台风中坠海身亡,享年42岁。

权力震惊了英国军队

经验

郑毅死后,郑一嫂成了红旗帮的头目。获得合法领导权的郑一嫂,立即通过加强舰队的组织纪律性,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为此,她颁布了非常严厉的法律,规定任何人胆敢任意独揽大权或违背上级命令,将被斩首;任何从公众或村民中偷窃财产的人也作为死罪受到惩罚;未经检查,任何人不得藏匿赃物。其他违法者也将受到严惩。旷工或擅离职守,将被处以割掉耳朵的惩罚,然后在兄弟们面前示众;如妇女,将被处死;如通奸,男性斩首,女性双腿被重物捆绑沉入海底。

有一个叫格拉斯哥的英国富商,被红旗帮绑架了当肉票,所以听说并目睹了一个小偷的日常生活。他用7654西班牙银元赎回回到伦敦后,写了一本独特的回忆录,把郑一嫂的轶事公之于众。

按照Glaspur的说法,郑一嫂制定的盗版条例被严格执行,违反了要地狱付钱,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他总结说,这样严格的约束会造就一支勇于进攻、顽强防守的部队,即使处于劣势也会战斗到底。

确实如此。在郑一嫂的管理下,红旗帮有大小船只五六百艘,三四万人。他们的主要基地是香港大屿山,在香港岛上有营地和造船厂。活动范围从珠江口到琼州海峡。郑一嫂很早就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红旗帮用的武器都是不择手段得来的洋货。有一次,她与一艘英国军舰交火后,仔细观察对手留下的弹头,发现是英国人发射了新研制的24磅炮弹。几个月后,她的舰队装备了这种新型大炮。

郑一嫂领导的红旗帮,装备不如清海军,所以不仅屡屡击败政府军,甚至取得了重创葡澳舰队(包括美国雇佣军)和几乎没有粮食围困澳门的辉煌战绩。面对英国船只在中国海域的横冲直撞,郑一嫂还在1809年在广州内河打了英国船只,俘获了一艘英国船只,打死了几十名英国士兵,震惊了英军。

事实上,在郑一嫂领导红旗帮期间,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保仔。张保仔出生于江门市七家子,1786。十五岁时被跳进内河做贼的郑义带走,赢得了郑义的爱情。名义上,是郑夫妇的干儿子,但他的强势和能干使他很快成为红旗帮的核心领导。郑义死后,公倾其全部聪明才智,帮助“龙嫂”有效地收拾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将珠江口的盗贼生涯推向了顶峰。

联军对红旗帮束手无策。

红旗帮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了消灭海口,清* * *与英国侵略者联手,试图借助外国势力消灭红旗帮。格拉斯哥记载1809年秋,清* * *与葡萄牙、英国组成联合舰队突袭大屿山,消灭红旗帮。得到情报的郑一嫂亲自坐镇大屿山,纠缠敌军主力。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派主力奇袭广州城,打死虎门连长。联合舰队不得不撤退,在回去的路上被早已埋伏好的红旗帮主力包围。经过九昼夜的激战,仅红旗帮就有四十人被打死。联合舰队弃盔弃甲,只有几艘战船狼狈逃回广州。

红旗帮的这些大动作,让满清朝廷极为愤怒,连续派兵攻克。在郑一嫂和张保仔的指挥下,红旗帮等帮派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军。在浙江海,他杀了浙江水师提督许;在香港大渔湾,清军水师20多艘战船、300门火炮被毁,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被活捉。他还进兵广州,杀死虎门连长林国良,迫使两广总督频繁换人。

最大的一次“剿张”战役,就是屡遭劫掠的澳门葡人,与清朝海军一起,组成中葡联军围剿红旗帮,一度将红旗帮主力舰队封锁在大屿山,历时八天。然而,在上帝的帮助下,张保仔计算出了风向和潮汐。他和郑一嫂一起集结了300艘船,1500多门炮,20000名士兵。顿时,枪炮声满天飞,无人敢夺其锋。于是他扬长而去,政府和外国盟军只能望洋兴叹。

接受清* * *

后来红旗帮因为郑一嫂拒绝与黑旗帮老大郭婆代复婚而发生冲突。后来清朝* * *采取“怀柔政策”,黑旗帮作为六旗联盟第二大帮会投降,大大削弱了郑一嫂和张保仔的实力。不得已,红旗帮也开始考虑接受招安。

虽然拉拢清朝的条件很宽,但是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海贼在拉拢的时候必须下跪。红旗海贼向来看不起清军,在败兵面前下跪,让人难以接受。双方僵持不下。

关键时刻,郑一嫂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了――她决定不带任何武器,亲自去广州与两广总督百灵直接谈判。1809年4月17日,郑大姐不顾众人反对,带着17妇孺代表团亲赴广州面见巡抚。谈判中,郑一嫂坚持要保留一支帆船舰队,但目的不是打仗,而是“卖盐”。她对白玲的所有其他提议都无动于衷,直到白玲最终屈服于她的要求。

当然,作为一个精明的谈判者,她也作出了适当的让步:她同意了诡计多端的两广总督百灵提出的方案:皇帝赐婚,准许张保仔和郑一嫂合法结婚,郑一嫂和张保仔跪拜谢恩。同时,认为他们鞠躬接受了挽具。

经过拉拢,张保仔被授予三品官衔,后升为二品,并被调往福建闽安、澎湖等地任中将,郑一嫂则被授予钦差。海盗可以进化成叛军,但不代表就是叛军。宇安的成功也避免了更多的平民伤亡。

30年后,鸦片战争爆发,郑一嫂仍积极抗日,为林则徐抗英出谋划策。她的事迹也在20世纪80年代被香港电影人搬上了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