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竹铺镇基本情况
荆竹铺镇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24公里,镇政府就设在荆竹铺。武冈-马坪公路贯穿全镇,穿越荆竹铺-高沙-水金平公路。
荆竹铺镇辖荆竹铺居委会和唐久、武东、西禅、中药寺、斗山渡、西塘、公塘、七岭、马辉、刘星、蛟川、永光、金莲、双清、三元、光荣、胡锦、磨溪、延冲、草岭、慕童、谢壁、同兴、狮山。
荆竹铺镇的乡镇企业有五金、农机修理、粮油加工、水力发电、陶器工艺、食品加工等工厂,还有茶园、柑桔场等。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盛产铜鹅。
荆竹铺镇旅游景点:古祠堂“屈原庙”和“李祠堂”。位于荆竹铺镇唐久村,历史悠久,因屈原在此垂钓而得名。为了纪念它,专门建造了“屈原庙”。因无人管理,现已破败不堪,只剩下“李氏宗祠”的废墟。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全镇水利设施建设投资781000元,比上年增长50%。唐久、中窑、岩冲、靖江、谢壁村标准渠长8.8km,草岭水库、唐璜水库、磨溪水库渠道长18km,改造了西塘村的竹基塘、狮山麻黄塘等43个山塘。投资7万多元的先锋水库综合维修工程已竣工验收,安装了6个电排,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二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2007年,自筹资金1.904万元的9条27.2公里通村公路建成通车,石山、谢壁、中窑村8.1公里进村公路全面建成,全镇通村公路发生了明显变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畅。三是集镇建设进一步发展。投资654.38+0.8万元用于6公里高静路朱静段水泥硬化;投资200万元建设镇政府新办公楼;投资2万元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实行“垃圾日运”,有效改善了集镇卫生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工作初具规模,基地示范辐射效应增强。该镇已初步形成了以唐久、中窑、公堂等村为中心的优质水稻商品粮种植基地。以尚领同兴、狮山、谢壁、慕童、草岭等5个村为中心的药材开发基地;以唐久等沿河村为中心的铜鹅养殖基地;以双清、三元、延冲、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基地。全镇推广种植优质水稻25000多亩,杂交玉米1.6万亩,特色红薯约5000亩。种植药材2100亩,其中元胡200亩,茯苓1500亩,百合400亩;笼养铜鹅78000只,笼养种鹅1500只,商品鹅5000只。生猪出栏8.8万头,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5户,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生猪小区3个。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发展肉牛3200头;养羊5200只,出栏3600只,养羊小区2个;养鸡5.2万只,出栏21万只;养鸭4.65万只,扶持3个养鸭大户1万只。
一是加强服务,为工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行全方位优惠政策,把投资者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求必应;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网络体系,全面开展“亲情招商”、“民间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全年引进投资项目5个,累计到位资金2800万元,到位资金2700多万元。新增个体户、民营企业家29人,年固定资产投资达7000万元。其中,在罗威水库投资10万元的绿洲鸭食品有限公司正在扩大规模;投资700万元的溪口电站正在建设中;投资300万元的特种野猪养殖场正在申请立项;唐久铜鹅场新投资400万元,正在申请注册商标。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与50户农户签订了养殖合同。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该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将常规计生工作与突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软硬件两手抓。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3‰,符合政策的为93.24%。2007年,该镇人口计生工作升级为一级乡镇。
武冈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南五县中心,素有黔地、巫地之称。全市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74万。武冈历史悠久。东周为楚,秦属长沙郡。公元前179年,在今武冈县城设立七里桥,后有窦良侯国。明朝是政府和国家。1913年9月,废州为县,1994年2月,18撤县设市。武冈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森林面积99.24万亩,以松、杉、柳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板栗、柑橘等经济林为主,活立木蓄积量654.38+0.56万立方米。已探明的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铝等2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