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鸭属于哪里?
攸县鸭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马友仙鸭是湖南著名的产蛋地方鸭种,羽毛棕褐色,形成麻色,故称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早熟、产蛋多、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70 ~ 75日龄的攸县鸭全身长满羽毛,90日龄公鸭体重1120g,母鸭1180g,120日龄公鸭、母鸭1240g,然后体重相对稳定。120日龄母鸭进入产蛋期,产蛋期为3-4年,一年产蛋200-250枚,最多310枚。攸县鸭产于攸县水河、沙河流域,中心产区为王陵、鸭塘铺、大同桥、新市、高河。该县每年生产400万只鸭子,产7000吨鸡蛋。
攸县养鸭历史悠久。早在1700年前的东汉时期,鸭就是攸县农民饲养的一种家禽。经过长期的实践,攸县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选鸭、孵化、饲养经验。很多农民以养鸭为生,或者开鸭店卖小鸭;或者沿着醴陵、株洲、湘潭、长沙赶一群鸭子,在当地卖;或者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鸭店,传授技术。县鸭塘店、鸭店等地名,以孵鸭、养鸭命名。
攸县鸭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科教片《攸县鸭》。1984年2月,马友仙鸭被列为湖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列入湖南省家禽品种目录和图集。为保护游仙鸭地方优良品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游仙科委会同畜牧、肉类、外贸等部门,在1981划定新市、大同桥为“游仙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育。1998-1999,省畜牧局与县畜牧局* * *联合开发游仙鸭规模化开发技术,其成果获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