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树为什么低头?
“两棵黄皮树”让广东云南10万人致富。从“两棵黄皮母树”开始,广东省郁南山走出了一条“种水果、变水果为黄金、以水果出名”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当地10多万农民因“黄皮”脱贫。记者今天从当地获悉,二00八年,广东郁南山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近七万亩,产量达一万八千吨,产值三点六亿元,演绎了“两株黄皮母树”的神话,成就了该县的“黄皮产业”。在这个县城建的镇上,有一座民国初年修建的别墅“甘爱”。花园里有两棵无籽黄皮树和一块石碑。碑文记载,“甘瓦”主人曾有珍,生于西宁(今云南)县程健镇。清末至民国初年,任广东乐昌县令,回乡。建造“甘瓦”别墅时,在花园里种了两种无籽黄皮植物来辟邪。结果是巨大的,甜的,无籽的。时隔百年,经过考证,发现中国无核黄皮的原种场在云南,园中母树为“中国无核黄皮之母”。黄皮是“岭南佳果”之一,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云南无籽黄皮以酸甜适中、胚乳结实光滑、肉质肥厚多汁无渣而闻名。从1988年开始,该县在当地建起了一个无核黄皮苗圃,选择“甘”中两棵无核黄皮母树的优质枝条进行嫁接,致力于发展无核黄皮优鲜水果种植,培养了一大批无核黄皮种植户,实现了无核黄皮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2003年8月,该县启动了无核黄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2004年6月,郁南无核黄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郁江牌”商标。据了解,无核黄皮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无核黄皮原产地域产品”、“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中国绿色食品”、“中国名优水果”等一系列奖项。无籽黄皮不仅提高了云南的知名度,也给山区农民带来了实惠。以水果为媒,一年一度的“云南无核黄皮节”吸引了海内外企业家的目光,纷纷投资当地房地产。同时也带动了该县“西江生态游”、“南江风情游”、“百里果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的发展。花开花落,无籽黄皮母树在“干”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