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春风什么时候会吹到这些草根角落?

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学生以电子游戏超级玛丽为原型,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表演。(本报图片)本报记者赵青/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很多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年轻的“草根”创业者如何感受政策的温度?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基层听到很多故事,心情复杂。

有了执照,她可能就不再是大学生创业者了。

27岁小妮(采访对象要求化名)2014在辽宁省创办了一家养老院。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和地方都有优惠政策,比如小额担保贷款、租房补贴、职工保险补贴、营业税补贴等。但她享受不到这些政策——营业执照一直没办。

“我查了一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期限,一般是五年。如果到2017还拿不到牌照,我就不需要所有的优惠政策了。”小妮很苦恼。

据小倪介绍,养老机构审批流程一般分为四步:民政局名称核验、消防部门审核、餐饮卫生审核、环境影响评价。

2013年底,大学毕业的小妮有了创办养老院的想法。在咨询了区民政局后,她签订了10的租赁合同并租下了该房屋,并到区民政局办理了姓名核验手续。区民政局为她出具了《市级社会组织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本通知书可作为拟成立的社会组织办理验资的凭证。”

她拿着《名称核验通知书》,到市政府服务中心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审核。工作人员告诉她,她租的房子是工业用地,不能用来办养老院。“我问他们根据哪个规定,他们也没说清楚。回国后查阅了《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找到相关规定。”小妮回忆道。

2013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我国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超过3亿。各地要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门槛。里面有一句话:“鼓励民间资本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养老资源。”

小妮拿着国务院的文件又去了消防局。这次消防部门以当地没有出具相应证件为由,让她回家等着。

直到2065438+2005年8月,她从民政局拿到了三份材料,分别是市政府下发的《关于闲置工业厂房兴办老年福利机构消防审批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备忘录》)、区政府下发的《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关于闲置工业厂房兴办老年福利机构意见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其中《备忘录》指出:“各区申报的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兴办老年福利机构的7个项目为首批试点项目;根据文件精神,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对7个项目进行了审查,并向市公安局出具了同意利用工业厂房建设养老机构的意见书。”《报告》指出:“如区政府近期无意对上述地块进行征收改造,我局拟同意将上述地块暂时作为老年福利机构使用。”《批复》指出:“区政府暂时无意对该地块进行征收改造,拟同意该地块暂时作为老年福利机构使用。”

小倪说:“当时民政局跟我说这些材料够了,等拿到消防,就可以进行消防审核了。”她带着这三份材料再次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这次工作人员告知,区消防局有独立审批的权力。她又找到了地区消防队。

“区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让我拿出市公安局出具的文件。我去了市公安局,被市公安局传达室拦住了。他们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处理这件事,我也不知道该找谁来接待我。”小妮回忆道。

2015,11小倪接到民政局电话,得知市政府出台了新文件,即《关于利用闲置厂房兴办老年福利机构的会议纪要》。根据这份纪要,“我原则同意民政局提出的工作意见,即在原有闲置厂房土地关系、房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利用闲置厂房兴办老年福利机构;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查确认闲置厂房改造设计,出具规划审查意见;市建委和公安局(消防支队)分别负责根据规划审查意见对建筑改造施工图设计和消防专项设计进行审查确认,并出具审核意见。”

小妮又去了区消防队。这次消防大队表示,根据上述纪要,她需要通过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的审核确认,拿到规划审核意见的相关材料,才能做消防施工审核。但市、区国土局都告诉她没有办理过这种业务,来回跑了几次。对方通知她先做老年公寓的安全鉴定,鉴定机构给的预算是6.3万元。

这个鉴定不是她做的。“我还不确定这个鉴定结果是否有用。如果有些部门不认可,这钱就浪费了。”

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小妮无法获得贷款,也无法享受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她的员工社保也遇到了问题。而且她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养老设施的改造和购置。

至今,小妮已经跑了两年多才拿到营业执照。她不知道要做多久,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

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她很“迷茫”。

下午3点,所有工作人员停止工作。

开始做练习

28岁的赵明(采访对象要求化名)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从事生态猪的养殖和销售。他的创业经历让他感触良多。

2015年3月,他来到沈阳市某区工商局行政办公大厅,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注册合作社。他去了另一个行政区的工商局行政办公大厅。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可以办理,但是需要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手续。

赵明去了沈阳某动物检疫部门,该部门负责人表示,自2015起,此项业务不再需要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手续,工商部门即可办理注册登记业务。

赵明回到工商局准备办理时,工作人员拒绝办理。赵明只好向局领导说明情况。领导看了相关文件后,才知道这个业务已经不需要动物检疫部门的手续了。

赵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两个区工商局的原则不统一。有的能做到,有的说不能。另外,工作人员不会主动学习新政策,还需要我们找到领导,一个一个指出来,就像机器人一样。本来一个星期就能办好的事,跑了好多路,耽误了一个多月。”

2015,赵明来到一个部门做业务。下午3点,全体人员停止工作,集体起立做操。所有来做生意的人都要看着他们做操,等结束后生意重新开张。

“谁耽误时间了?不管上班的人赶不赶时间,都要痛苦地等待。”赵明说。

还有一次,他去某税务部门办理业务,全员参加培训,白跑了一趟。

赵明非常关心农业政策。国家正在深化农村改革,扶持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每年都有很多农业补贴项目和政策出台。但是他多方打听,也不知道这些政策怎么申请,去哪个部门申请。据他所知,有专门的中介可以办理农村补贴业务,但他们收取补贴的佣金。

赵明拒绝了这种做法。他认为以这种方式获得国家补贴是一种耻辱。

有一年因为流感疫情,昭明养的猪都被埋了。他查阅了“生猪养殖补贴政策”等惠农政策,认为自己应该享受畜禽疫病损失补贴,但最后所有损失都由他个人承担。

他希望政务大厅等对外窗口能够详细公布业务办理流程,能够一目了然国家扶持创业的政策是怎么衔接的,由哪些部门负责,让大家公平地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杨成(受访者要求化名)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尝试创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明)从事自主创业的,三年内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当年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按照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扣除。 持有营业执照,他希望赢得上述税收减免。

但当他来到公司所在区的税务局咨询时,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政策。他去过其他地区的税务局。工作人员都说没听说过,也没办理过这个业务,让杨成“去他听说的地方”。

杨成表示,从事创业管理的相关部门可以考虑为创业者设立专门的窗口,指导他们办理这些业务。

“有温度的政府就像大客服”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草根创业者因为政府部门的热情支持而蒸蒸日上。

2014沈阳几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合伙注册了“沈阳端云赵毅科技有限公司”。“端云一舟”团队借助自身的3D打印机与多家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也获得了多项专利。

“端云一舟”公司负责人邵帅亲身经历,我国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革为认缴登记制后,注册公司变得更加简单。如果不考虑以后的产品商标注册等相关事宜,只需要准备好所有材料去当地行政审批大厅办理许可即可。流程非常简洁,耗时非常短,当天即可完成审批。此外,高校毕业生还可享受最高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租房补贴、保险补贴、营业税免税补贴等相关优惠。

2014年,“端云易建”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迫切。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次活动中,“端云一舟”团队用3D打印机等项目参加了大学生创业项目展示。市政府、省人社厅领导对“让事情变得容易”项目进行了关注,邵帅也在会上详细了解了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会后,沈阳市就业与人才服务局创业指导处处长侯伟向邵帅询问了公司的情况。

据邵帅回忆,当时他们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沈阳有30个左右的微利项目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所以想试一试。

但邵帅去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时,被告知3D打印不在贷款审批范围内。他打电话向侯伟求助。侯伟多次帮助邵帅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市人社局铁西分局一位副局长为了邵帅的贷款项目,多次在银行、市局等部门之间协调。

邵帅说:“这让我很感动。一个副局长能这么费心协调我们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以前想都没想过。"

2015上半年,邵帅贷款8万。整个过程中,他只去市人社局交过两次材料。他说,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再是原来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在自己创业的道路上,政府的“大客服”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