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体投资口号

田园情结源于农业情结的概念。2012,在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内地首个乡村综合体——“无锡田园东方”破土动工。同年,11年初,陈建平院士在农民日报发表了《农业综合体: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一文,首次提出了农业综合体的概念。他主张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和功能拓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65438+200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举措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进而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加快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随着农村综合体的发展,农村土地开发和融资模式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方式的创新进一步解决了农业用地问题,鼓励农村地区改造村庄,整合房屋和基地。融资方式的创新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满足工商资本、农民、金融等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丰富融资渠道。在此过程中,为防止外资将农村资产据为己有,应始终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通过土地产权、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为农村综合体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集现代农业、田园社区、休闲旅游于一体,突出乡村特色的全新发展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概念。农村综合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城镇化业态,可以调整供给侧结构,影响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能有效提升农业价值,保证农村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有利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新农村。同时,建设田园综合体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为当地文明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动力。

传统农业园区主要是一种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的生产方式,同时农产品可以保证其供应,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它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动能而建立起来的联动农村经济组织模式。

田园情结大多是从地域空间发展和乡村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建设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地域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主要以现代农业为基本核心,以第一产业为中心,全面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在原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这是一种将农村生产、农村生活和乡村旅游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它不同于以前的一些农场,也不同于农业园区。它是在空间上聚集形成的公园的一种基本形式,没有全面的内涵。整合应该有三到五个行业,跨链组合。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要有机融合,多种不同业态支撑,同时并存,多种不同功能。

田园综合体是多种不同业态相互融合的典型产业体。是以乡村发展为主,以旅游为先导,以产业为重心,以文化为思想,以交通、物流、通讯为基础,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健身活动。田园综合体把农业、工业、旅游等服务业结合起来,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把旅游休闲、食品保健等功能结合起来,使当地的生产加工,包括一些其他设施,也能得到同样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更加严格和渴望,对乡村生活方式更加向往。甚至很多人都有一种逃离城市的冲动。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当前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手段,也是吸引更多外村居民和游客的基本措施。

田园综合体要想真正体现友好健康的生态环境理念,首先在选址时要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是否足够高,空气是否足够清新,是否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绿色有机食物,是否能开展一些活动让身体更健康。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的生活污水和排泄物的排放,以及如何对生产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建设更加绿色可循环的社会,普及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多的维护农村景观,让农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以免同质化。要立足自身历史文化背景,实现个性化发展,丰富园区特色项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挖掘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观念等。,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寻找突破口,打造特色项目,增加消费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亮点。

综上所述,在建设的过程中,田园综合体能够有效的让中国的各行各业得到更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综合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正在酝酿突破,开展试点培育。具体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还需要更多的探索。未来,建设者需要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规划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特色优势,使功能定位得到优化,探索出一条更具特色、宜居宜商的道路,让区域得到更多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数据

百度百科-田园情结

工业与技术论坛,第19卷,第13期-田园综合体:2020年农村工业整合与发展的新思路

“三农”2022.2A 29——“文旅农”融合背景下的乡村综合体发展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2021第45卷第1期——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综合体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