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淮猪属于哪里?

上杭淮猪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上杭淮猪,以上杭县命名,是一个优良的地方猪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地还有养殖槐花猪的传统。虽然养殖难度大,但由于肉质细嫩鲜美,深受大众喜爱。

上杭淮猪是农业部第一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自2000年起,淮猪物种资源得到保护。经过近十年的保种育种,淮猪群体进一步扩大。2010,淮猪18000头,出栏25000头。国槐保护初见成效,国槐种群已基本具备产业发展的雏形。

淮猪采用传统饲养方式,饲养时间长。其肉质具有氨基酸含量高、钙含量高、胶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口感嫩滑、香甜可口等优点。上杭淮猪是上杭县的优良地方品种,是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

淮猪(俗称“黑猪”)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饲养已有千年历史。淮猪采用传统饲养方式,饲养时间长。其肉质具有氨基酸含量高、钙含量高、胶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口感嫩滑、香甜可口等优点。上杭淮猪是上杭县的优良地方品种,是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猪种。

上杭县作为福建省养猪大县之一,走的是生态养猪之路。上杭如溪淮猪肉特别有名。因其绿色、健康、肉质细嫩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淮猪生长缓慢,市场供应紧张,上杭县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淮猪在汝溪的产业化发展。

上杭县结合发展规划、审批制度、配套政策、治污技术。他们实施雨污分离、粪尿干湿分离等技术。目前,全县6个养猪场安装了猪粪固液分离机,约70%的养殖场采用“猪、沼、果”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引进实施生物发酵零排放技术,预计年底建成生物发酵猪舍3万平方米。“上杭淮猪于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全县饲养淮猪达到5万头,每年出栏淮猪4.5万头以上,正在加快淮猪产业化进程。”此外,上杭县积极探索畜牧业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的模式,同时还严格按照生态养殖的技术要求进行饲养、防疫和用药,实行人畜分离和严格消毒,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使生产的猪肉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