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城市知识
城市绿化小知识
你知道什么是城市绿化吗?城市绿化有哪些小窍门?让我们来看看:
在城市中种树、种草、种花,覆盖或装饰一定的地面(空间),这就是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种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具有从外界干扰和破坏中恢复的能力,俗称城市生态系统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主要是由于绿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是为了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修复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游览的场所。
l我国城市绿化规划的目标是
到本世纪末,城市里能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做到“黄土不露天”;* * *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11平方米。新建区绿地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旧城改造区的绿化用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l什么是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称为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全国绿化覆盖率较高的三个省会城市分别是江苏省南京市(38%)、河南省郑州市(35.25%)和吉林省长春市(32%)。
l城市园林绿地分为以下五类
(1)公共绿地是指供人们欣赏的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公墓、小游园和街道广场。
(2)专用绿地(又称附属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和居住区内的绿地。
(3)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卉、种子的苗圃、花坛、草床。
(4)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隔离、卫生、安全防护林带的绿地。(5)城市郊区景点。
2.有哪些绿化小技巧?
绿化有什么小窍门?
l城市园林绿地分为以下五类
(1)公共绿地是指供人们欣赏的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公墓、小游园和街道广场。
(2)专用绿地(又称附属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和居住区内的绿地。
(3)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卉、种子的苗圃、花坛、草床。
(4)防护绿地:指城市中具有隔离、卫生、安全防护林带的绿地。(5)城市郊区景点。
3.花园城市内容
“田园城市”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提出的,与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田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就像绘画一样,用人工的审美趣味来建造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田园城市”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田园城市”则承载了欧洲各国的风情。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创建园林城市是为了展现城市的固有特色和个性。中国四大花园城市是南京、长春、杭州和昆明。
4.绿色环保小贴士
国外有学者计算过树木的生态价值:一棵50年的树累计价值约196000美元。这个计算是否准确,从树木的实用价值来看,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如果这些纸浆要生产卫生纸,至少要有750卷重100克的卫生纸。
在城市里,一棵树可以储存一辆车一年行驶16公里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60公斤二氧化硫。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一棵成年树一天可以蒸发400公斤的水分,所以森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据计算,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
城市林带和绿篱可以降低噪音。3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6~8分贝。
林区每立方米空气有3.5个细菌,而缺乏绿化的人口密集城市可达3.4万个。有树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的城市街道含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护林可以减缓风速,其有效范围小于树高的40倍,其中在10~20倍范围内效果最好,可以降低风速50%。
农田林网内,风速通常减慢30%~40%,相对湿度增加5%~15%,土壤含水量增加10%~20%。据测量,林冠可以拦截20%左右的降水,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影响;只要地表有1 cm厚的枯落物,地表径流就可以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就可以减少到裸地的7%以下。
与裸地相比,一公顷林地至少可以多储存3000立方米的水。1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个蓄水量为1万立方米的水库,建设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
有专家预测,如果地球上失去森林,约450万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缺水。森林的丧失使许多地区的风速增加了60%~80%,数亿人将被这场风灾夺去生命...
5.园林专业的一些常识
现场成型一般施工步骤为:1,建筑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包括砖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结构。砖结构简单经济,山形变化较大的部位宜采用钢架悬挑。
山中瀑布、活泉、预留绿洞位置的骨架结构应做防水处理。2、泥底成型。
用水泥、黄泥、河沙制成的可塑性强的砂浆,在建成的骨架上成型,反复加工,使形状、质地、塑体、表面描述基本接近模型。3、塑料面。
将石头的质地、颜色、纹理、表面特征都精心雕刻在塑体表面。根据设计要求,将石粉、彩粉按适当比例与白水泥或普通水粉混合制成砂浆,并经粗糙、光滑、拉毛等塑面工艺处理。
纹理塑造,一般来说,以直线为主,横线为辅的岩石更能表现出陡直的姿态;以横条纹为主,竖条纹为辅的岩石更能表现潇洒的形象;图案丰富的岩石能表现出深邃而壮丽的特征。为了增强岩石场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对纹理的描述外,还应对岩石的自然特征,如裂纹、孔洞、洞、腐、裂、断层、位移等进行详细的处理。
一般来说,肌理描写要用“意笔”手法来概括和凝练;自然特征应该小心处理。4、颜色。
在塑料表面水分未完全干透时,将基础色与颜料粉、水泥混合加水,逐层洒染。在缝隙孔或阴角处撒上稍微深一点的颜色。当塑料表面九成干时,在凹陷处撒上一点大小不一、疏密不一的绿色、黑色或白色斑点,增强立体感和自然感。
5.用石头或仿石镶嵌石头,形成自然裸露的岩石景观的方法。石头的放置也可以结合其实际功能,如保持土壤,护坡和被用作种植床或装置,以装饰景观园林空间。
镶石能以简单的形式体现更深层次的意境,达到“寸石生出情”的艺术效果。《龚宇》记载泰山谷应纳贡品中有“奇石”。
《南史》载:“灌溉在淮水附近。大斋前的山塘里有一块奇石,长十尺六尺。”
这是史书放石头的开始。《旧唐书》载:“乐天止杭州刺史得天竺第一石”,“止苏州刺史得太湖五石”。
石头拜物教盛行于唐代。到了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镶石。
明代林编绘的《素园石头记》中有宣和石像六十五幅。到了明清时期,在园林中放置石头更加广泛,有“无石不成园”之说。
现存的江南名石有清代苏州织院(今苏州十中)的瑞云峰、留园的云顶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园的嶙峋云峰等。最古老的石头是无锡惠山的“宋婷”石床,上面刻有唐代书法家李的“宋婷”二字。园林中石头的镶嵌方式有很多种:1,特殊镶嵌。
江南又叫孤芳自赏,又名“莫砺锋”,多由体积巨大、形状奇特、质地和颜色特殊的石头砌成。它经常被用作花园入口的屏障,并作为风景、漏窗或地下室的对比点。
这种石头也可以放在廊中、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景观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之秀”,故宫御花园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特殊设置也可以有小有大,不一定都是全峰。2,对面。
两块岩石对称布置在建筑两侧,烘托环境,丰富景色。如北京科苑的房山石。
3、分散。又称散分,即“存三聚五”的做法。
常用于装饰内院或散布在山坡上作为护坡。散射按体积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花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为大散点,既减缓了地面的侵蚀,又给土山增添了一种奇特的崎岖之势。
零星的小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遇绿”亭子附近的做法,显得深埋浅露,断断续续,散而聚,脉络隐晦。4、山石集。
为了增加园林的自然风光,石头常被用作石屏风、石栅栏、石桌、石凳、石床等。北海琼花岛“燕南浔”亭中的石凳、石凳和附近洞穴中的石床,都为园林景色增添了艺术魅力。
5、山石梯田。设置石台,相对降低地下水位,安排适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园林空间,使花草树木、山石呈现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常以岩石为花架,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子、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架要布局合理,适当吸收篆刻“宽易动、疏密不准”的方法,采用占边、抱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方法。,从而使其具有回缩、亮度、距离、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架个体,要求平面上有曲折,有大弯也有小弯,曲率和间距都是变化的。如果采用自然延伸的堤防,立面要求高度、水平、真实的变化。
平台上有高高举起的峰石,地面上有低矮裸露的岩石。苏州留园“涵碧山室”南面的牡丹台就是这样布置的。
6.石头安置与景观建筑相结合。比如抱角、定角就是为了减少边角沉闷的感觉,增加自然生动的氛围。
在外角放一块石头,叫抱角;把石头放在内角叫嵌角。建筑入口处的台阶往往由天然岩石制成,在温明镇亨的《长史编年史》中被称为“平浪”。两边排列着岩石,主石叫“蹲”,客石叫“配”。
7、塑胶石。在不生产石头的地区,现代已经使用由砂浆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塑料石头。
这种方法可以自由造型,不受天然石形状的限制,但保存期短,颜色质量不如天然石。6.治水最初是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现在泛指各种园林中的水景处理。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景观园林中,水和山同样重要。将不同的水体类型与岩石、花木、园林建筑相结合,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方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无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形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空和云朵以及周围景物的倒影,碧波中游动的鱼和水中的荷花睡莲使景观生动起来,所以。
6.园林专业的一些常识
现场成型一般施工步骤为:1,建筑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包括砖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两者的混合结构。砖结构简单经济,山形变化较大的部位宜采用钢架悬挑。
山中瀑布、活泉、预留绿洞位置的骨架结构应做防水处理。2、泥底成型。
用水泥、黄泥、河沙制成的可塑性强的砂浆,在建成的骨架上成型,反复加工,使形状、质地、塑体、表面描述基本接近模型。3、塑料面。
将石头的质地、颜色、纹理、表面特征都精心雕刻在塑体表面。根据设计要求,将石粉、彩粉按适当比例与白水泥或普通水粉混合制成砂浆,并经粗糙、光滑、拉毛等塑面工艺处理。
纹理塑造,一般来说,以直线为主,横线为辅的岩石更能表现出陡直的姿态;以横条纹为主,竖条纹为辅的岩石更能表现潇洒的形象;图案丰富的岩石能表现出深邃而壮丽的特征。为了增强岩石场景的自然真实感,除了对纹理的描述外,还应对岩石的自然特征,如裂纹、孔洞、洞、腐、裂、断层、位移等进行详细的处理。
一般来说,肌理描写要用“意笔”手法来概括和凝练;自然特征应该小心处理。4、颜色。
在塑料表面水分未完全干透时,将基础色与颜料粉、水泥混合加水,逐层洒染。在缝隙孔或阴角处撒上稍微深一点的颜色。当塑料表面九成干时,在凹陷处撒上一点大小不一、疏密不一的绿色、黑色或白色斑点,增强立体感和自然感。
5.用石头或仿石镶嵌石头,形成自然裸露的岩石景观的方法。石头的放置也可以结合其实际功能,如保持土壤,护坡和被用作种植床或装置,以装饰景观园林空间。
镶石能以简单的形式体现更深层次的意境,达到“寸石生出情”的艺术效果。《龚宇》记载泰山谷应纳贡品中有“奇石”。
《南史》载:“灌溉在淮水附近。大斋前的山塘里有一块奇石,长十尺六尺。”
这是史书放石头的开始。《旧唐书》载:“乐天止杭州刺史得天竺第一石”,“止苏州刺史得太湖五石”。
石头拜物教盛行于唐代。到了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镶石。
明代林编绘的《素园石头记》中有宣和石像六十五幅。到了明清时期,在园林中放置石头更加广泛,有“无石不成园”之说。
现存的江南名石有清代苏州织院(今苏州十中)的瑞云峰、留园的云顶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园的嶙峋云峰等。最古老的石头是无锡惠山的“宋婷”石床,上面刻有唐代书法家李的“宋婷”二字。园林中石头的镶嵌方式有很多种:1,特殊镶嵌。
江南又叫孤芳自赏,又名“莫砺锋”,多由体积巨大、形状奇特、质地和颜色特殊的石头砌成。它经常被用作花园入口的屏障,并作为风景、漏窗或地下室的对比点。
这种石头也可以放在廊中、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景观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青之秀”,故宫御花园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特殊设置也可以有小有大,不一定都是全峰。2,对面。
两块岩石对称布置在建筑两侧,烘托环境,丰富景色。如北京科苑的房山石。
3、分散。又称散分,即“存三聚五”的做法。
常用于装饰内院或散布在山坡上作为护坡。散射按体积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花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为大散点,既减缓了地面的侵蚀,又给土山增添了一种奇特的崎岖之势。
零星的小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遇绿”亭子附近的做法,显得深埋浅露,断断续续,散而聚,脉络隐晦。4、山石集。
为了增加园林的自然风光,石头常被用作石屏风、石栅栏、石桌、石凳、石床等。北海琼花岛“燕南浔”亭中的石凳、石凳和附近洞穴中的石床,都为园林景色增添了艺术魅力。
5、山石梯田。设置石台,相对降低地下水位,安排适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园林空间,使花草树木、山石呈现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常以岩石为花架,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子、南天竺等观赏植物。花架要布局合理,适当吸收篆刻“宽易动、疏密不准”的方法,采用占边、抱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方法。,从而使其具有回缩、亮度、距离、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架个体,要求平面上有曲折,有大弯也有小弯,曲率和间距都是变化的。如果采用自然延伸的堤防,立面要求高度、水平、真实的变化。
平台上有高高举起的峰石,地面上有低矮裸露的岩石。苏州留园“涵碧山室”南面的牡丹台就是这样布置的。
6.石头安置与景观建筑相结合。比如抱角、定角就是为了减少边角沉闷的感觉,增加自然生动的氛围。
在外角放一块石头,叫抱角;把石头放在内角叫嵌角。建筑入口处的台阶往往由天然岩石制成,在温明镇亨的《长史编年史》中被称为“平浪”。两边排列着石头,主石叫“蹲”,客石叫“配”。
7、塑胶石。在不生产石头的地区,现代已经使用由砂浆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塑料石头。
这种方法可以自由造型,不受天然石形状的限制,但保存期短,颜色质量不如天然石。6.治水最初是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现在泛指各种园林中的水景处理。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景观园林中,水和山同样重要。将不同的水体类型与岩石、花木、园林建筑相结合,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方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流动的、无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形成鲜明对比。
水中的天空和云朵以及周围景物的倒影,碧波中游动的鱼和水中的莲花睡莲使景观生动起来,所以。
7.花园城市的四个花园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创建园林城市是为了展现城市的固有特色和个性。中国四大花园城市是南京、长春、杭州和昆明。昆明有1,240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高原风光、民族风情、边陲风光之美独具特色。不少外地游客感慨地说:“走在昆明街头,看着昆明人在街上悠闲地漫步,你就知道这是一座令人愉悦的城市。”昆明有理由成为更幸福的城市;昆明人有理由成为更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