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童装70%不合格。买原单要谨慎。

现在很多妈妈都喜欢在网上给宝宝买衣服,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国外原装品牌。今天江苏质监局在网上抽检童装,七成不合格,很多都是三无产品,其中天猫和JD.COM的合格率不足四成,而当当只有15%。

状态

网上买的童装70%不合格。

近日,江苏质监局公布了对市场上儿童服装的抽检结果。让妈妈们失望的是,抽检了100多批次网购童装,合格率只有30%。其中,天猫和JD.COM的通过率不足40%,而当当只有15%。

主要有三个问题:

过量的甲醛

据了解,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引起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 * *感,引起过敏等症状。

乏味的

15批次产品都有这样的问题。儿童佩戴时遇到雨水和汗水,色素脱落褪色,可能会通过皮肤被儿童吸收,威胁健康。

物理损伤

婴儿衣帽和颈部附近有拉绳,颈部、背部或腰部的绳子违反了婴儿衣绳的相关安全要求,导致婴儿被勒或绞死;装饰配件、纽扣、铆钉、标签等的张力和缝纫牢度。的婴儿服达不到要求。由于宝宝对微小物体的好奇心,脱落后会撕咬这些小饰品,误吞,造成窒息。

调查

网购童装问题很多。

原来的孩子衣服洗了三遍还是有味道。

彬彬一岁三个月。彬彬的妈妈喜欢在网上给儿子“买装备”,从安全座椅、婴儿护垫到小奶瓶、玩具、衣服、围兜,应有尽有。

“我爱给儿子买的都是原装货。”宾·马斌说,网上有很多为外国品牌做的童装,因为太多了,就剩下了,然后店家以专柜价格的零头出售。“原单款式时尚,质量还不错。”

宾·马斌还向办公室的几个同事推荐了这家店的地址。然而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彬彬对淘宝商品的评价大打折扣。"包装一打开,就是一股难闻的机油味."宾·马斌说,即使她洗了三次毛衣,它还是有味道。她问了这家店的老板,老板解释说厂里的新衣都有这个味道。但彬彬妈妈怕那股怪味影响孩子健康,这三件衣服只放在箱底。

网购童装其实就是三件产品。

小狗是一只8个月大的公主。这位爱网购的妈妈在她出生前,就在网上给女儿淘了很多童装。不过童妈妈坦言,因为真的有点担心网上衣服的质量,所以还是在实体店买女儿的贴身衣服。

上个月,她在同一家厂家直销的童装店给女儿买了五套童装。一套价格在40元左右,比店里便宜好几倍,买家评价极好。买回家后,小狗妈妈把衣服洗了,挂在阳台上。

结果她老公邱先生在叠衣服的时候发现,孩子的衣服没有标签,属于三无产品。孩子的皮肤那么娇嫩,这样的产品怎么能让孩子安心呢?这时,小狗妈妈又拿出了一些她在网上买的其他衣服,有将近一半的衣服没有贴标签。

“不知道用什么材料,也不知道加工是否正规。”吓坏了的母亲现在正在实体店给女儿买衣服。即使她在网上买,也一定要提前问清楚店家有没有商标,尽量选择品牌大、信誉高的网店。

据了解,根据国家标准,A、B、C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婴幼儿服装应为A类,B类儿童服装可直接接触皮肤,C类不应直接接触皮肤。消费者购买时应查看产品标签。

指出

国外品牌不一定靠谱。

快时尚品牌成为质量不合格的重灾区。

国家质检总局29日通报了今年6月5438至5月进口儿童用品不合格检出情况,其中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同比上升13%,特别是部分快时尚品牌成为质量不合格重灾区。国家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理性选购相关儿童用品,不要盲目相信国外品牌。

其中,不合格进口婴幼儿童装涉及多个品牌,其中H &;m、GAP、Mothercare等快时尚品牌产品发现安全质量不合格批次最多。一些知名品牌,如迪奥进口婴儿服,也存在pH值和纤维成分标识不合格的情况。孟加拉国生产的婴幼儿服装质量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土耳其、柬埔寨和越南。

注意

六种儿童产品存在安全风险。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鲁春明29日介绍,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儿童家具等6种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经过专家评审,发现这些产品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

儿童家具:结构安全和丢失警告标志的风险。

儿童旱冰鞋:机械和物理安全风险。

婴儿:机械安全和甲醛伤害的风险。

儿童推车产品:纺织品中残留甲醛的安全风险。

银饰品:含铅量超标的风险。

荧光棒:注意弯曲和荧光物质泄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