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部的混乱:现实与幻想之间怪诞的界限
开场的《原路追踪》营造了一个类似美国西部沙漠的场景,那里只有一种植物——仙人掌,只有两种动物——灰熊和兔子。蜿蜒的道路直通大漠深处,剑士们无法在路边停留或居住,只能跟踪路上的其他剑士,然后拼死一战,直到最后。剑客增强战斗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阅读文学作品。怪异的设定让人耳目一新,也加快了我的阅读速度。为什么剑客不能住在路边?路的尽头是什么?为什么要追随神秘剑客“莫德万”?
带着疑问,我一页一页地往下读。骑士通过路边邮箱交换书籍,书籍的残页相当于交钱。漫画在武侠世界里就是“假币”,抽烟火柴代替抽烟...这个世界有些设定可以找到现实生活的片段。但恋人通过鼻孔接吻、女生被拒绝后幻梦、读《数学物理中的微分形式》唤醒病人等情节,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文中不时出现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作者阅读的丰富性,让我感到惭愧和惊讶的是,我读过的唯一一部“文学作品”是《丁丁历险记》。但作者借助主角之口指出漫画是“假币”,让我感到惭愧。我经常夸自己爱读书,但是我发现我读的几乎都是现代快餐文化,却很少读古典作品。
之所以看《寻踪原路》的时候感触这么多,是因为我真的看的很仔细。作者在不断抛出怪异设定的同时,寻找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特别希望小故事的结尾能给我惊喜,解答我之前文章中的疑惑。然而令我不解的是,故事以“莫德万”昏迷在医院病床上结束。戛然而止的故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似开放的结局让我无法联想。为什么我没有把前一篇文章埋下的很多伏笔和深坑补上?
我特别不信。我接连看了接下来的几个短篇,希望能从它们身上找到哪怕一丝联系。很明显,我算错了。看推理小说让我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每次看书,我总会记下人物的联系,以及我认为重要的情节。这一次,我拿着记录纸,不知所措。我有扔掉这本书的冲动,小说中故事的启发让我舍不得扔掉。
当我再次翻开《部乱》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再苛求剧情的合理性,也不再苛求故事的结局,让所有的约定俗成都从这里走出来。我只是欣赏作者的创意。
书,不厚,不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单纯的阅读让我特别放松。书中的故事或长或短,或短甚至不到一页。有些故事像冷笑话,有些又有点耳熟。24部小说中,最喜欢的故事只有几个,如部乱、隐字、写作计划、开头原路追踪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写作计划,不仅因为写作灵感惊人,还因为在这个短篇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
在《写作计划》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写作计划者”的概念,一些可能有很多写作计划,但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的人。我有过作家梦,也做过很多写作计划,但没有一个坚持下来。究其原因,无非是时间和精力的借口,但脑子里的想法却从未意外停止过。但是,只有那些行总是留在空白的word文档中。郁闷的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写作策划”,怪诞小说点出了我在现实中的尴尬。
在书的后记中,作者写了一些感想,有写给比他年轻、比他写作年限短的读者的,也有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写的几个笔记。似乎作者写作的初衷就在短短几页纸里表达出来了。
总之,部的混乱更像是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怪诞界限,抛弃一切常规去欣赏文字的魅力和作者营造的怪诞而诗意的世界。以封底的一句话结尾——无论如何,请善待陌生的生物。
我期待朱越老师的脑洞再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