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而诸侯畏,平而天下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当他们生气时,王子们害怕了。当他们安静的时候,世界就会和平。

来源:?战国时期的孟子及其弟子“滕文公治下的孟子”

摘自原文:

景春道:“公孙衍、张仪不是精忠之士吗?怒则诸侯惧,和则天下灭。”

翻译:

景春道:“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野心、有成就的男人吗?当他们生气时,王子们害怕了。他们安静了,世界就和平了。”

扩展数据

“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对景春关于君子的错误言论的反驳。我们先来看文章反驳的“靶子”,也就是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和张仪是有勇气的人。为此,他反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是有勇气的人吗?”公孙衍和张仪不是真正的男人吗?

言下之意,公孙衍和张仪对丈夫是真心的。景春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左右诸侯,“怒则诸侯畏,和则天下灭”。怒则诸侯恐,静则天下安。他们威严而强大,能够掌控当前局势。

针对景春的“辩”与“辩”,孟子先破而后立,先反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