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报告模板(1)-详细版

I)产品概述

(1)体验环境

对于app来说,无非就是用来体验产品的机型和系统,然后是app版本、体验时间、体验等信息。

(2)产品的概要或简要说明

这是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这个app是什么,是用来做什么的。

注: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在这里阐述你对这个app品牌的想法,比如你对这个app的logo有什么看法,这个logo能传达什么样的理念或信息,也可以顺便贴在官方的slogan上,然后谈谈你对这个slogan的看法,从而对产品有一个宏观的判断。

(3)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向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功能,解决这些目标用户的什么需求。

解释清楚了这一点,自然就引出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用户需求分析。也就是说,既然产品是这样定位的,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个“谁”是谁,我们如何解决这个“谁”的“需求”。

(4)用户需求分析

谁是用户-“谁”

找出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

b .用户特征-“谁”

目标用户特征、角色分析、用户画像等。

c .目标用户的需求----"什么需求"

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明确这些用户现在有什么需求,然后当前行业发展前景好,市场广阔,需求大。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或服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甚至根本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所以用户需要一种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更好的产品,自然就产生了这个app的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

d解决方案-“什么方法”

既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无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那么这款产品提供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来更好的满足这种需求呢?

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核心功能点,即在核心功能上有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创新或优势,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效果体验的另一个方面,无论是视觉还是交互,有哪些比较好的体验?

注意:这里的解决方案不需要结合产品界面具体解释,只需简单列出这个app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功能或服务)即可。

e用户使用场景

既然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套解决方案,我们就需要分析用户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我们的产品,这个产品的用户使用场景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的情况。

(6)市场现状及分析。

关于对市场形势的分析,你之前在准备的时候已经获取了很多数据。在app annie等地方查到的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目前的市场情况,给出一些个人看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行业分析-

市场现状如何,行业现状如何,这个市场的规模,用户的需求,发展空间,未来是否会成为新的风口?也就是根据数据,谈谈个人对这个市场未来的一些看法,并给出理由。(比如这个行业目前发展前景比较好,市场广阔,需求量大,然后同质化产品比较少,是扩张的好机会)

b .市场数据(产品数据)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这款应用的市场份额是多少。然后根据比较得出一些结论和你的建议。

(2)产品分析

(1)产品结构图

根据你对产品的理解,画出app的产品结构。通过结构图可以得到app各个功能的层次,核心功能的深度,以及功能是如何分类规划的。

然后根据这个结论,你可以进一步分析哪些功能分类合理,哪些不合理,哪些太深用户不知道,哪些不重要。在这里,你可以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2)用户流程图

你是用户。在你熟悉了所有的功能之后,画出用户的使用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到用户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什么,需要使用什么功能。

这里就不需要继续展开了,因为下一步在分析功能体验的时候,我们需要按照用户使用流程图的路线,一步步体验app的功能。

注意:

A.如果一个app只专注于解决一个需求,那么用户使用流程图的路线基本只有一条,所以可以根据这条路线进行分析;

B.但如果这个app比较复杂,功能比较多,能解决很多诉求,那么用户使用流程图可能会有很多路线。这个时候,你不可能分析所有的路线。你只需要选择几个有核心需求的用户使用流程图进行分析。

比如淘宝app,功能很多,可以重点分析购物的过程,但对于拍卖、淘宝头条、抄底,可能暂时不会涉及。毕竟这款app包含的功能太多,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分析。人们需要依靠很多团队来运行这个app,所以你不可能让他们全部参与进来,所以你可以截取一个或少数用户使用流程的路线来进行分析,这也是事实。

(3)功能体验分析——这应该算是体验报告中最重要的地方。

这里需要你按照前面的用户流程图中的步骤一页一页的过一遍,看看流程中有什么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清楚地了解用户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需要体验什么,使用什么功能。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这个过程:

1,宏观层面:这是把所有页面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和分析。例如,一个需求或任务对用户来说是必要的吗?完成这个任务是不是太长了?核心功能点入口是否太深?这里你只需要从宏观层面把功能或体验的优缺点解释清楚,并对缺点给出建议,说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2.具体层面:这是对单个页面的逐页分析。比如功能问题,一个页面的存在是多余的还是鸡肋?这个功能在这个页面上合适吗?或者经历问题,其实在你准备的时候就已经记录下来了。比如一个按钮就足够有指导意义了吗?按钮会产生误导吗?会不会有视觉干扰?页面会不会很难看?交互够清楚吗?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体验方面要注重第一感觉。同样的,功能和体验的优缺点都需要说出来,缺点和如何做得更好也要给出建议。

注意:

在做产品功能体验分析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是按照用户体验五要素来做的:

一个战略层面——这个层面分析产品的用户目标和产品目标,需要分析用户。这和上面说的用户需求分析差不多,包括用户画像、用户需求、产品定位、产品特点等等。

b范围层——从产品提供的功能或服务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产品的主要功能,逐一分析这些主要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

c结构层——这里我们需要画一个产品结构图或者架构图,分析产品各个功能的层次,功能的深度,功能的入口,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的分类,逐一分析优缺点。

d框架层——这里主要是分析产品的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得出优缺点。

e表示层——这是分析产品UI的优劣,即配色、整体风格、页面布局等等。

但我觉得按照用户的流程路线去体验产品功能会更合适,更符合一个普通用户使用产品的逻辑思维(也许产品经理的思维会和普通用户不一样,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普通用户的思维),而对于一个更复杂的app,如果从五要素层面去分析,分析的内容会很多很复杂,容易流于表面;但如果分析用户使用的工艺路线,提取几条核心路线进行分析,会更有针对性和深度,对产品更有利。

当然,如果你想从用户体验五要素来分析,那么你也可以事先确定你要分析哪一个或几个主要功能,然后根据五要素来分析这些功能,这也是可以的。反正尽量避免大而全。

还是那句话,大而全就很难精确,肤浅的分析没有意义。

(3)竞争产品分析

在对app本身进行深入分析后,需要用竞品进行横向分析。

对于竞品分析,还是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做:

1.宏观层面:这款app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目前的市场结构是怎样的(这个其实在之前的市场分析中也有提到)?竞争对手在哪些方面或解决方案满足了用户需求或解决了类似问题?竞争对手的优缺点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2.具体层面:竞争对手有哪些优秀的功能?我们与竞争对手的功能差异是什么?在UI或者交互上有哪些区别和借鉴?对比这些,我们需要改进什么?

注意:这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必太详细。一般来说,先列出竞争对手在战略层面、功能层面、体验层面的优劣势,然后附上对我们产品的参考价值,也就是我们如何借鉴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4)用户的意见

从app store、知乎等相关渠道搜索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信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列出来。目的是借助其他用户的评论来论证你的产品在功能体验上的一些陈述,不需要分析,但是可以附上这些用户意见的一些总结,比如某个功能好不好,你觉得产品有什么问题或者哪里舒服等等。

(5)如果我是PM

此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在这个产品的PM角度,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产品。

这个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产品的总结性建议。我们需要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产品的问题,提出建议,比如对产品的方向有一个更新的思考,对产品的商业模式或者盈利模式有更深的理解或者洞察,未来有没有新的策略需要开发。

同时也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对这个app和竞争对手产品的使用感受,谈谈自己对用户群体市场的理解,有没有可以深入挖掘的需求。

注意:如果你对产品和行业没有很好的把握,那么这里最好不要涉及太策略的内容,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教别人怎么教别人。

(6)操作

对于操作,可以在产品体验报告中省略。一方面,这是一份产品体验报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在不熟悉产品运营策划的情况下,很难把握这种运营思路,也需要丰富的经验。

不过,提点建议还是可以的。

摘要

在这里,即使规划了产品体验报告的写作框架,后期需要做的也是围绕具体内容,然后在报告中填写内容。

当然,这个框架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对于产品体验报告,你还需要考虑报告的对象。不同的目标会导致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侧重点也会不同。

但我觉得大致思路也差不多。根据不同的对象,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总体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