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吃其他药会死吗?
吃了安眠药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吃了安眠药,就再也不会醒了吗?
这是很多人对安眠药最大的恐惧。
以前这个问题可能很严重,因为溴酸盐、巴比妥等老式安眠药毒性都不小,致死剂量非常接近治疗剂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做过头,从此一蹶不振。唉。
比如一种药物,吃三片半就能睡,吃六片就会中毒。有一天你吃了一片,没有效果(没有达到治疗剂量);吃两片不起作用;三片,还是没效果。结果你生气了,想说三片没效果,一口气吃了三片——你怎么看?
安眠药会伤害身体吗?
很多人担心安眠药会伤害身体,所以拒绝服用。安眠药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很难说,因为什么对身体有害,真的很难界定。比如巴比妥类药物可以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增强解毒功能”,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肝脏会加速毒物的溶解,另一方面肝脏也会快速代谢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结果是,不管是好是坏,都没了。你认为这会伤害你的健康吗?
再比如: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大量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到血管中,从而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长此以往,会损害心血管功能,甚至导致心肌梗死或中风。给予bzd后,焦虑感会降低,自然保护了这些器官;但是bzd可能会造成失忆的问题——这样,会不会痛?同样,如果你坚持不吃药,结果就是长期失眠。这对你的健康有好处吗?
所以,在医学上,我们不能用二分法看待事物,更不能像江湖骗子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说“西医会伤身”。我们只能根据目前的情况,利用每种药物的优点,避免其缺点,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
这样看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安眠药,而不是“对身体的影响”。目前安眠药以bzd和Omega-1为主,辅之以辅助安眠药(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Charnaughton曲唑酮、抗精神病药),老安眠药就完全不提了。
各种安眠药都可能有副作用
“过于平静,第二天起床或感觉昏昏沉沉”是很常见的副作用。无论是哪种安眠药,bzd还是辅助安眠药,甚至是omega-1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原因是过度镇静和药物残留。虽然有些药物的半衰期很短,理论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药物吸收或代谢的速度可能不同,药物反应的强弱也不同,所以即使是短效安眠药,第二天也可能会让人昏昏欲睡,难以集中注意力。
所以,在服用安眠药期间,不要操作机器,不要开车——当然很难完全避免,但至少,一定要减少操作机器或开车的时间。做不到就不要做。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避免,一定要慎重。
动作协调不顺畅
一个人有许多肌肉。想做任何动作,都要协调所有肌肉一起动,否则会闹笑话,就像最简单的拿筷子的方法。如果五指各行其道,别说连筷子都拿不稳。小脑负责许多这种协调工作,但bzd会抑制小脑。导致动作协调不流畅,穿衣写字困难。好在正常剂量下,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即使真的发生了,只要减少剂量或者药效慢慢消退,也会恢复正常。
肌肉过度松弛
Bzd会抑制脊髓中的神经,放松肌肉。通俗地说,不仅仅是大脑在睡觉,肌肉也在睡觉。一旦大脑醒来,肌肉困乏,人就会感觉浑身发软,一点力气都没有,无法工作。
对于长期肌肉劳损的人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可能会让他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万一他摔倒伤了头,问题就大了。
记忆受到影响
有些人吃了安眠药后不会马上入睡,但可以继续做事,和人说话,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入睡。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我把自己做过的事情都忘了。这种暂时性失忆更容易发生在强效安眠药中,无论是bzd还是Omega-1。但这只是暂时的,不会影响记忆。
行为失控和梦游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愉快的事,藏在心底,但bzd会削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是发泄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和情绪。有的人服用后会生气、兴奋;有些人会不自觉的到处走,拿东西,搬东西,甚至到外面逛街。严重的话,他们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当众脱衣,然后就完全不记得这个故事了。
呼吸抑制
当患者患有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时,使用bzd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当bzd与酒精配合使用时,这种作用也会增强。不过一般问题不大。少数过敏患者体质特殊,对安眠药过敏。无论是哪种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过敏。
性功能受到影响
据报道,bzd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导致性功能障碍。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阳痿和性欲下降。至于曲唑酮,它可能会延长男性的勃起时间,但它是可恢复的,不会造成器官损伤或永久性障碍。这和酒精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长期饮酒可能导致永久性性功能障碍。
肠胃不适
唑吡坦或佐匹克隆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和腹泻,但发生率不高。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能引起类似的问题。
只发生在辅助安眠药的副作用中。
锥体外系副作用和内分泌影响(罕见)
一些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会因多巴胺的作用而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如急性肌肉张力障碍、帕金森病、静坐不能等副作用。此外,还可能引起催乳素升高,所以女性可能会停经,男性可能会有乳汁,男女性欲降低。但当这类药物作为助眠药物使用时,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类问题。
三加三,一* * *六,妈的,你中毒了!
这么容易,从治疗剂量到危险剂量的距离太近,安全性的差异可想而知。而且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都不一样,谁也不确定应该吃多少片才有效,吃多少片就会中毒。医生无法提前预防。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与酒精作用后也容易增强效果。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了几片,毒性加倍,那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不容易死。
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自从bzd发明以来,其致死剂量一直远离治疗剂量。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我甚至见过吃了1000片的病人,还是死不了。
不过我见过一个病人,吃了很多安眠药和吐司就死了。尸检后发现,吐司是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所以,吃了安眠药之后,最好等到自己想睡的时候再平静下来,不要做太多的事情,最好有人陪着。
目前其他助眠药物更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小剂量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当大量服用时,它们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抗乙酰胆碱作用,从而影响大脑和心脏功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但基本上使用这类助眠药物的概率较小,只有在bzd安眠药剂量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才会用来辅助bzd。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都不太会用这类药物。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吃安眠药的人不醒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患者本身有一些问题,或者他们吃的药相互冲突。这些问题需要由医生检查,并监测药物使用以避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