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了商标中的地理标志。
第十六条商标含有商品的地理标志,且该商品非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区域,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善意注册的继续有效。
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商品来源于某一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决定的表示。
根据《商标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地理标志是表明商品来源于某一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决定的表示。
这个定义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一)地理标志是表明商品地理来源的标志。
作为表明商品地理原产地的标志,地理标志最基本、最常见的组成部分是地名。比如库尔勒(香梨)、涪陵(榨菜)、章丘(大葱)、黄岩(蜜桔)、漳州(柑橘)、荔浦(芋头)、兰州(百合)、景德镇(瓷器)、洛阳。少数组合商标中还使用了具有地理象征意义的图形,如“洞庭山碧螺春”、“普洱茶”。根据一些国家的相关法律,地理标志可以是表明商品或服务的特定地理来源的地理区域的名称或参照,也可以是表明长期一致使用形成的特定地理区域的其他文字、短语或符号,相关地理区域不需要与行政区划或同名村庄一致,也不需要与地理区域的现行官方名称一致。
(2)标有地理标志的商品往往具有特定的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
以地理标志为标志的商品,往往在质量、信誉或其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据陈宗茂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记载,“洞庭山碧螺春”的特点是:细长索,卷曲成螺,粗密,银绿色,清香淡雅,滋味鲜爽,汤色绿清,叶质软嫩,被称为一嫩三鲜(色鲜),“西湖龙井”的特点是:色泽翠绿,扁滑,形似“碗钉”,汤色绿亮,滋味香醇。“黄山毛峰”的特点是:形似麻雀的舌头,均匀有力,峰顶外露。色如象牙,鱼叶黄,香高而长,汤色清亮,味鲜醇甜,叶黄而肥。“太平猴魁”的特点是:猴魁扁平挺拔,两片叶子托着嫩芽,自然舒展,藏在白毛里,素有“猴魁有两个尖脑袋,不会散开、翘起、卷曲”之称;叶淡绿均匀,叶脉青绿隐红,俗称“红丝线”;高爽的花,味道香甜,香味有独特的“猴韵”。
(3)标记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是由其原产地的自然或人为因素决定的。
这里所说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水质、土壤、地形、气候等。同一个品种离开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其品质特征往往差异很大。人文因素,材料,配方,工艺,历史传统等因素。有些商品的质量或其他特性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如大米、瓜果等。有些商品主要是人为因素决定的,比如纺织、刺绣、剪纸、风筝、年画等等。有些商品的品质特征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茶叶、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