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斋瓷器有哪些艺术风格?
一、釉色
“大雅斋”瓷器的釉色有粉地、藕地、淡藕地、明黄地、红地、蓝地、深蓝地、淡蓝地、翠地、豆绿地、淡豆绿地、淡绿地。其中淤泥地、藕地、亮黄地、蓝地最多。彩地上画有彩花鸟,也有单墨花鸟。在设色方面,充分借鉴工笔花鸟画的传统设色方法。
“大雅斋”瓷器的釉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写意的特点,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变化,象征性地表现自然界固有意象的美感。色彩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情感思维与画面情节的融合,色彩不再是自然的色彩,而是更具主观审美意识的创造。
“大雅斋”陈设瓷很大一部分是在器皿内涂上一层淡绿色的釉。这种上釉方法起源于乾隆朝,最初是模仿铜胎制作珐琅的方法。之后历代陈设瓷均有仿制,但内部釉色不均,无细纹,这是清末粉彩陈设瓷的特点之一。
“大雅斋”瓷器充分展现粉彩的装饰性,整体色彩搭配充满女人味。花鸟虫鱼的配色取之于自然并不完全模仿和复制,只是提取了自然的精华。“配色不难有深度,难的是配色。和声生动,否则就像什么都没有一样。”“大雅斋”瓷器往往在同一器皿上有四五种颜色,但颜色之间的和谐搭配却营造出别样的韵味。时光是清新淡雅的文人情调,时光却是静谧深沉的贵族气息,这些都展现了“大雅斋”瓷器的艺术质感。
第二,纹饰
“大雅斋”瓷器装饰精美,彩、地、黑线的双十字花数量最多,很有新意。纹饰描绘了紫藤花鸟、藤蔷薇花、藤蝴蝶、荷塘、鹤莲、栀子花桃花、葡萄花鸟、荷花蜻蜓、喜鹊爬梅、牡丹花、牵牛花、桃花、紫藤花、宣花、绣球等。“大雅斋”瓷器的装饰纹样告别了传统官窑中常见的龙凤题材,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鸟,气息高雅,意境清新。瓷器上的花鸟世界,花鸟歌唱,蝴蝶飞舞,是慈禧太后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
由于慈禧一生爱花,花是“大雅斋”瓷器上最重要的装饰图案。但“大雅斋”瓷器的装饰纹样并不是单一的花卉主题来表达的,而是几个花卉组合成一个象征性的复合主题。画面构图不追求多层次的叠加,只选取自然界中的一个场景,通过宫廷画师的审美想象,创造出一种边作边写的画风,展现出一种柔美妩媚、清新淡雅的女人味。
宫室发放样品时,并不是每一种器形都附有样品,所以景德镇御窑厂的画师要根据瓷器造型的不同特点,在不改变样品的主要布局和装饰纹样的情况下,对构图进行一些改动。本来画纹上的花纹是在大型器的基础上展开的图,但小型器形上同样的花纹无法原样复制,只好选择主花图案,根据具体的器形重新构图。
装饰纹样、釉色、器皿造型的完美结合,才能孕育出精美的艺术品,但同治朝的御窑厂经历战乱后,画家的瓷器绘画水平也较兴盛时期有所下降。对比“大雅斋”瓷器和成品瓷器的图案,不难发现,瓷器上绘的装饰图案,多了装饰性的花纹,少了纸饰的流动韵味。
第三,设备的形状
“大雅斋”瓷器在形制选择上没有过多的器皿,多为精美小巧的器皿,凸显了慈禧太后女性专用的标志。总之,主要有两个特点:
1,品种很丰富,用瓷多日。“大雅斋”瓷器是专门为慈禧太后烧制的名瓷。烧制后准备在大雅斋使用,所以品种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形状的陈设和日常使用。其中,展示瓷器包括:花盆、盆、鱼缸、花瓶。还有高足碗、高脚盘等供体造型。日用瓷器分几种:碗(因大小不同分为海碗、大碗、中碗、孕碗)、盘(分为九寸盘、七寸盘、五寸盘、三寸盘)、茶碗、碗、渣斗、圆盒、长靶勺。其中渣斗的形状特别小,高8厘米左右,直径9厘米,方便随身携带。
2.花盆有很多种款式。在“大雅斋”瓷器中,花盆也大量烧制。除了大小和型号的不同,花盆的形状也有区别,有规则的方形花盆、长方形花盆、八角形花盆、扇形花盆、银锭花盆、梅花花盆、圆形花盆等等。有些花盆因为功能原因,底部有渗水孔。烧这么多花盆,和慈禧太后爱花是分不开的。在清代雍正帝之后,皇室的生活倾向于享受花园美景带来的清新和优雅。在纷乱的宫廷人事冲突中,皇室贵族用花草来放松和转移紧张的心情。慈禧也不例外。在皇宫的御花园里,到处都种植着奇花异草,“大雅斋”瓷器中的大量花盆也是这种生活方式在器物上的体现。
第四,金钱知识
“大雅斋”瓷的瓷口边缘有“大雅斋”横纹,右侧用红色彩图印章“天地一泉”。内外绘有粉彩图案的碗、碟,内壁口边写有“大雅斋”、“天地一泉”字样,无纹饰的白釉或青釉器皿,外壁口边写有两段。“天地一家春”椭圆形印章的印文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双排,其中“天地一”字在右,“贾春”字在左。另一种方法叫“顶天立地”,即“天”“地”两个字上下分布,中间空白部分是“家春”二字。其中“家”列在右侧,“春”单独支撑左侧。信的外围是海水龙玩珠的图案。
“大雅斋”瓷器除少数高脚碟、碗外,大部分底部都用红色写有“永清长春”字样,但并非所有写有“永清长春”字样的瓷器都写有“大雅斋”、“天地为一家”字样。“永清长春”是一个四字吉祥字,象征着慈禧太后永葆青春的美好愿望。
需要指出的是,就风格而言,广义的“大雅斋”瓷器应包括“大雅斋”、“天地一泉”、“永庆长春”铭文中的任何一种,或其中两三种的组合,以及一些装饰艺术风格相近的物品。像“大雅斋”这样的瓷器有三种,在中国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大雅斋”瓷器属于名瓷,但在清代的女性中,无论是后宫一家之主的皇后,还是贵妃、福晋,所用的瓷器都没有这种专属标识。慈禧能享受这种特权,是因为经过同治十三年(1874),全国的大权已经掌握在她手中。“大雅斋”不仅是唐朝的名字,也是慈禧个人审美情趣的象征。她在处理国事的时候,会跳舞,会作诗作画,《大雅斋》正好契合了她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