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t商标
-
出版日期:2005年4月26日;编辑录入:zct。
添油加醋的来龙去脉
【新闻介绍】
谁真正理解高露洁是如何在短短几天内从“速效美白先锋”变成“大头”的?
6月17日,北京某晚报率先刊登《英国报纸称高露洁等牙膏含间接致癌物》一文,国内媒体跟进。两天后,参与研究的美国学者彼得·韦克斯利(Peter Wexley)公开声明“牙膏致癌”是“虚假新闻”,随后又有人透露,英国新闻来自三流小报并不可信...
一系列的剧情如电影般耀眼。真相是什么?
四月二日
美国研究人员彼得·韦克斯利(Peter Wexley)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上发表了题为《三氯菌在游离氯的调控下氧化生成氯仿和含氯有机化合物》的论文。
实验中没有研究牙膏产品。
从头到尾,关于高露洁“致癌”风波,有两个问题没有人告诉我们。
一、高露洁牙膏致癌吗?如果有,原始研究报告在哪里?这项科学研究的结论是什么?第二,美国研究员彼得·韦克斯利和英国《旗帜晚报》记者谁在说谎?
根据Peter Wexley在4月19日接受Ronaco在线时报采访时的陈述,他的原始论文发表在4月2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上。记者随即在该杂志网站上搜索了论文全文,标题是《三氯生在游离氯调控下氧化生成氯仿和含氯有机化合物》。论文***21页,主要关注水处理厂的化学反应,AWWARF和NSF资助。
这篇论文于2004年7月9日首次提交给该杂志,并于2005年通过了审查。在研究过程中,彼得和他的同事模拟了离家近的环境中的洗碗过程,发现洗碗剂中的抗菌物质三氯生可以与氯化自来水反应生成氯仿。
记者看完整篇论文发现,论文侧重于模拟洗碗过程,没有分析任何牙膏产品。报纸上从未提及高露洁的名字,但在三氯生广泛使用的产品中提到了“牙膏”一词。
对于含三氯生产品的健康威胁,论文的措辞相当谨慎。论文最后只提到“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氯仿表明,通过日常使用含有三氯生的产品,可能会产生氯仿。”皮肤接触和吸入三氯生产生的氯仿的严重程度需要严格评估。"
彼得4月21日告诉早报记者:“我们没有对含有三氯生的牙膏做任何研究。我不确定自来水和我们描述的抗菌皂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一定会发生在牙膏中的三氯生身上。”
四月六日
美国记者卡琳·贝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氯+抗菌剂=意想不到的结果”的文章。
“化学论文”演变成“健康新闻”
记者注意到,4月2日论文发表时,新闻界仍无动静。环境科学与工程毕竟是科学学术杂志,不被大众关注。然而,随后的两篇新闻报道相继提到了彼得的发现,从而将一项简单的化学研究引入了公共安全领域。
第一条新闻发表在4月6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上,一位名叫KellynBetts的记者在科学论文上发表了一篇报道,翻译为“氯+抗菌剂=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文章中,凯林贝茨首次提醒读者氯仿的危害——“自2000年以来,美国医学协会(AMA)敦促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尽可能密切监控和控制三氯生等抗菌剂在中国的使用。”三氯生产生的氯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这种化合物定义为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物质。"
卡琳·贝茨还采访了非营利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高级代理人埃里克·d·奥尔森。对方称“用含有三氯生的洗涤液洗碗,很可能导致这些挥发性物质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4月22日,在旅行中,卡琳回答了早报记者的提问。在给早报记者的邮件中,她表达了惊讶。在收到你的文章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英国有这样的报道...“我相信埃里克·d·奥尔森在采访中的观点与彼得·韦克斯利的研究是一致的。”
此后,彼得·韦克斯利对早报记者肯定了卡琳·贝茨的说法。
四月13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提供了一份题为“太干净会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新闻稿。
威胁健康的语言吸引了媒体。
第二份报告让Wexley很不高兴——4月13日,他所在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提供了一份新闻稿,解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然而,这是一篇常规文章,由于标题“太干净会对你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的强烈措辞,“导致了媒体的过度反应。”
彼得·韦克斯利(Peter Wexley)在给早报记者的第一封邮件中说,“这篇新闻稿本身与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然而,该条中的一些措辞应该修改。检测三氯生和氯反应的潜在健康威胁和环境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只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
四月15
《旗帜晚报》记者凯尔·普里格(Kyle Preeg)发表了《牙膏癌症预警》,并在文章开头断言:“如今,超市出售的大量牙膏已经成为一个癌症警报的中心。”
“牙膏致癌”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
《旗帜晚报》记者凯尔·普里格(Kyle Preeg)在《太干净会给你的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发表两天后,于4月15日写下牙膏致癌警告。这篇文章与彼得·韦克斯利的原论文内容相去甚远。
记者20日致电该报,希望找到凯尔·普里格了解真实情况。前台接线员称凯尔·普里格不常来办公室,并向记者提供了凯尔·普里格的电子邮箱,但截至发稿,凯尔·普里格始终没有回应。记者在报纸网站上找到了这则新闻的原文。
首先,这篇新闻稿在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断言——“如今,超市里出售的大量牙膏已经成为一个癌症警报的中心。”其他抗菌产品如洗洁精和洗手液也牵涉其中。
文章的第二段给出了两个积极的信息:一是“研究人员发现产品中含有的一种叫做三氯生的化学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叫做氯仿的气体”。这段话很可能让读者相信,研究人员(彼得)对牙膏、洗洁精、洗手液等各种抗菌产品做了实验,得出了这个结论。事实上,Wexley论文的实验对象是含有三氯生的洗洁精,“没有分析过牙膏产品”。
接下来,新闻稿指出,“如果你吸入足够多的这种气体,将会导致抑郁症、肝病甚至癌症。”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放在一起,更容易让人相信含有三氯生的牙膏、洗洁精、洗手液都是致癌的。
在《牙膏癌症预警》中,作者处处暗示这种联系。高露洁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被点名——因为英国报纸记者看到它的成分中含有三氯生。
在文章的最后,英国报纸记者援引彼得·韦克斯利(Peter Wexley)的话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消费品,如抗菌肥皂,可以产生如此大剂量的氯仿。”目前,他建议各国政府应该严格控制这种化学品。"
而彼得则告诉早报记者,他从来没有说过“建议各国政府严密控制这种化学物质”这样的话。他认为“这份报告非常不准确,我们的研究引发的大部分骚乱都是因为这份糟糕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报告。”
07年4月65438日
北京某晚报转载了《旗帜晚报》的《牙膏致癌预警》,并配发了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
国内媒体出现“高露洁牙膏含间接致癌物”。
英国小报《牙膏致癌警告》在中国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
最早翻译转载这篇文章的国内媒体是北京的一家晚报。上周,记者找到了北京的值班编辑。据对方回忆,4月17日,她在网上发现了这篇文章,认为“像苏丹红事件一样受到普遍关注,所以决定发表这篇文章。”她告诉早报记者,当晚曾写信给彼得·韦克斯利教授求证,但没有回音。
本报头条是《英国报纸称高露洁等牙膏含间接致癌物》——“高露洁”二字代表知名度,第一次上头条。
此外,记者还发现,“美国牙科麻醉医师学会表示正在研究问题,将尽快与供应商了解事件。”这里的英文原词“Asda”指的是超市,而不是美国牙科麻醉师学院,其缩写是“ASDA”。此后,这句话被媒体广泛转载,但无人考证。
不过,记者也看到,晚报在刊登英文的同时,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内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包括“牙膏是否允许含有三氯生尚无明确的安全标准”、“国家质检总局认为事关重大后需要专家论证”等,努力平衡文章观点。
四月18
国内媒体开始争相报道这一消息。
“高露洁可能致癌”伤害佳洁士和其他人。
对此,4月17日成为“致癌牙膏登陆日”,各路闻讯而来的国内媒体从4月18日开始报道这一消息。
从北京到广州,从Xi到上海,一份有理有据、清清楚楚的《高露洁致癌声明》凭空抛在无知的公众面前。
媒体继续挖掘从三氯生生产厂家获得的买家名单,一旦发现该牙膏品牌,立即将其移入“致癌牙膏”名单。在英国报告中幸存下来的佳洁士和杰诺,在中国倒下了,在迷雾中与高露洁绑在了一起。法学界一片哗然,一场无中生有的“公共卫生危机”轰轰烈烈。
谁揭露了真相?
在一家英国非主流媒体和一些国内媒体的夸大其词下,制造了一场“牙膏信任危机”。
与此同时,少数记者开始质疑英国媒体;
厂商低调一周,公开声明;
商家夹在中间,准备退货撤柜;
老百姓最迷茫,看着媒体自相矛盾。高露洁到底用不用?刷不刷?
这个时候,谁敢像那个穿皇帝新衣的孩子一样,第一个站出来指出他看到的真相?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阎良率先唱反调。
疑惑:英国主流媒体为什么不提?
4月20日,当Sina.com被高露洁致癌风暴淹没时,两名记者在文章中唱起了“反调”。其中一位是新华社国际部的记者阎良,另一位是英国《世界新闻报》的记者栗鹏。
此时的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被媒体电话包围,一片阴霾。他们不厌其烦地通过传真解释说,“大量的科学证据和全球消费者十多年的使用充分证明了高露洁全效牙膏的有效性、益处和安全性。”
但当时声音明显太弱了。在“怀疑来源于内疚”的心理下,没有人会相信“嫌疑人”说的话。“要得到准确的判断,需要在科学研究、实验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标准,但这需要时间。目前,国家标准委和相关业务部门正在密切关注此事。”权威部门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的这番话,成为质检总局对外的唯一表态,但显然不能满足媒体旺盛的求知欲。
媒体呈现给大众的信息是,虽然国内专家解释了含三氯生牙膏的危害还不确定,但“英国外国势力”的力量如此之大,没有人想到质疑它,甚至没有人想到直接采访美国专家。
但是,严亮发现了疑点——高露洁是一种在国际上销量很大的牙膏,国内个别媒体在刊登一条“高露洁牙膏可能致癌”的新闻时,确实应该查一下它的来源。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么“重要”的新闻,为什么没有被世界各大媒体的科学记者报道出来。BBC、路透社等英国主流媒体为什么不提?退一步说,如果他们都错过了新闻,为什么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补上?
验证:找美国教授的研究成果。
颜良元曾是新华社驻美国洛杉矶记者。擅长科学报道,一年多前回到北京总公司。上周五早报记者拨通严亮的手机时,他并不感到意外。据回忆,当天他看了很多国内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来源都是4月15日英国《旗帜晚报》记者凯尔写的新闻《牙膏致癌警告》。
阎良随即到美国科学协会(AAAS)为全世界科学记者提供的新闻素材数据库进行求证,发现助理教授彼得·韦克斯利所在的大学确实在4月13日向新闻界提供了题为“太干净可能对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新闻素材,并介绍了彼得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没有提到“高露洁”,这与英国《标准晚报》的报道大相径庭。
4月20-21日,在“牙膏致癌”的新闻甚嚣尘上的时候,记者看到新浪网的网络调查数字显示,90%以上的消费者原本信任高露洁,但现在只有不到10%的人准备继续使用这个品牌的牙膏。其他更极端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不在乎高露洁牙膏是否致癌。"如果连高露洁都有,其他牙膏怎么会更好?"?你总是要刷牙。听天由命吧。
另一位反对者,英国《世界新闻报》记者栗鹏。
调查:“高露洁从英国撤出”是一个神话。
几乎与此同时,《世界新闻报》驻英国记者栗鹏也为《北京晚报》撰文《英国只有一篇高露洁致癌的英文报道》,讲述她在英国的所见所闻。
她曾经采访过一位马克斯&;根据《旗帜晚报》的一篇文章,斯潘塞超市已经将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下架。
栗鹏发现这里真的没有高露洁。她叫来了一个服务员,问道:你们把高露洁从货架上拿下来了吗?“一开始她怔怔地看着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在《旗帜晚报》上解释了报道后,她说没看到报道,但在她印象中,超市里没有卖高露洁牙膏。她说我们有自己的品牌,一直卖的很好。英国很多超市都有自己专门的生产企业,产品的品牌往往就是超市的品牌。马克& amp斯潘塞属于这一类。其货架上牙膏和洗手液的注册商标是mark & amp;斯潘塞品牌。所以,我不能在这里谈高露清洗下架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不存在。”
“为什么这样的研究结果到了国内个别媒体,演变成‘高露洁牙膏可能致癌’?为什么一个没有定论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变成了对一款牙膏的不信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媒体在传播科学新闻的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的科学报告科学客观吗?”调查结束后,阎良给国内媒体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