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理教育知识点总结
一、墨翟的教育思想
墨翟(约公元前468年—376年)是春秋战国之际代表小手工业者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像见插页图1)。墨家的成员大多来自生产第一线,《墨经》是他们发掘墨翟思想的著作。其中,关于教育思想方面,也有一些影响较大的值得我们注意的论述。
1.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墨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实际知识与技能,有“兼爱”的品德和能够“爱利万民”的“贤士”或“兼士”。所以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诗书以外,还注重生产知识与技能、军事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2.关于认识过程的思想
墨翟把知识分为闻知(传授而得的知识)、说知(类推的知识)、亲知(亲身经历而得的知识)三种。他特别重视亲知,这对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具有启发性。
墨翟还对认识的过程作了研究,其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是他的“知的四要素和三表说”。
墨翟认为,人的认识形成有四个要素:这就是《经上》里说的:“知,材也。”“知材”是指人的认识能力,是所以知的主观条件。“虑,求也。”“虑求”是人的求知欲望。“知,接也。”这里的“知”仅指人同外界接触形成的感觉。同时,墨子还把各种感觉器官概称为“五路”,即通过“过物”的接知,是由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形成的感性认识:“(古智字),明也。”“智明”是指人们对事物深刻而明确的认识,是由“过物”到“论物”,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显然在这里,墨子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是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并承认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那么,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呢?他提出“言必立仪”,即他认为还需要有衡量的标准。他在《非命上》里写道:“言必有三表(即三个标准),何谓三表?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利之者。”②这就是说既要依据史籍上的古人的间接知识,还要用众百姓耳目所接触的实际经验予以验证,并要把它用于实际,观察是否于国家百姓有利。墨子在教育中提出了这三个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并用来教导学生获得知识,判断是非,对今天的物理教育,仍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3.教学理论
墨家根据墨子的教学思想和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经验,阐述了教学理论,这主要体现在他们提出的虽不全面,但有特色的教学原则上,主要的有:
(1)因材施教,“不叩必鸣”。对于因材施教,墨家认为:“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叩必鸣”是当儒家之徒公孟子对墨子说到“君子恭己以待,问焉则答,不问焉则止,譬如钟焉,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儒家态度时,墨子便明确表态,“虽不叩必鸣”。墨子主张对来求教的固然要教,对不来求教的也要主动去教,即教师应有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由于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自己提不出问题,应该说,这种精神特别对于物理教师,是更应该具备的。
(2)以名举实,察类明故。这是墨家在名实关系中的辩证法,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取验名”的观点,“取”就是动手行动。已认识到行动可以检验认识。
(3)以本约末,量力所至。这是墨家对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其一、博乎道术,无务杂知。其二、深浅适度,繁简得当。其三、同方而取,不择小溪。
(4)言行一致,合其志功。墨子说“士虽存学,而行为本焉。”他在教学中强调知行一致,志功统一,即考察言行的效果,既要看主观的志,又要看结果的功。所以,他提出“言必信,行必果;强力而行,不敢怠倦;意志锻炼,强化意志;合其志功,明辨志功。”要求学生说话要能实行,不能实行的话就不要多说。也要求学生严格锻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他说:“志不强者智不达。”“雄(勇)而不修者,其后必惰。”这些教学理论对于注意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物理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此外,墨子还重视社会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例如,他以染丝为例,来比喻人格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因此他主张选择良好的环境和仁义的朋友。
二、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7年-97年)是我国汉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像见插页图2)。他好博览而不守章句,非常勤学,因此能“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王充所著的《论衡》,内容十分丰富,可称是中古时期我国的一部百科全书,在教育思想方面,他对理学教育中虚妄、繁琐、僵化的弊端进行了大胆而深刻的揭露批判,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述。
1.教育的价值
王充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够陶冶儿童的本性,发展人的才能,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学问日多,简练其性,雕琢其材。”培养既能“知大圣之意”,又能“晓细民之情”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应该还是“其身简练,知虑光明,见是审非”的。可见,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国为事”的贤人君子。
2.教学原则
王充对教学和学习有其独特的见解,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远见卓识。
(1)“以心原物”。王充认识到只凭感觉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可能产生假像或错觉。他说:“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说明王充已认识到由于人的生理条件的限制,所以听觉、视觉之所及是有一定限度的,许多事物不能直接经验,即便直接经验,也往往会产生假像失真。因此,还要经过演绎推理,即理性思维的过程,王充称此为“以心原物”。王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效证”的观点,他说:“事莫明于有效,事莫定于有证。”认为判断是非、真假,还应该经过事实的验证才能相信。
(2)主张循序渐进,提倡“勤学不舍”。王充主张学习必须立志发奋,力学不辍,才有成功的希望,他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并指出“学不宿习”,“其进锐者退速。”要求人们不要一曝十寒,企图一蹴而就,而要踏踏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学习。
(3)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王充认为学习要有创造、有新意,要追根求源,务求甚解。
(4)提倡“博达疏通”,主张“学为世用”。王充说:“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夫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其于道术,无所不包。”方能才高智大,又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圣人作经,贤者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可见他已不仅意识到知识的力量,而且认为获得知识的目的,是治世救民。在物理教学中要扩大知识面,要有利于改造社会、教育学生,其中不无继承和发展之处。
三、唐代的教育思想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经济最繁荣时期,也是封建主义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唐代积累并创造的培养科技人才的宝贵经验,曾使我国在古代人才群体中大放异彩。因此,唐代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意义,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值得我们重视。
1.教育思想
(1)科技人才的`规格。唐代不少科学家在科技教育中,对科技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规格都很重视。例如,医学家孙思邈在总结医学实践基础上向后学者郑重指出,要掌握医道,必须做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这里“智圆”,指知识丰富而又有智谋,能做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行方”,指行为方正不阿,即不为利欲而偏离正道,也不因坚持正义而感到忧惧不安。又如史学家刘知几,在关于史才的论述中指出,“史有三长,才、学、识,也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贷,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器,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这种思想在当时就被视为“笃论”,与孙思邈对人才的要求,正相呼应,对后世影响很大,可谓是有关人才结构的重要论述。
(2)科技道德教育。唐代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工匠在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艺的同时,大都十分重视进行科技道德教育,十分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的专业品德。当时,他们已认识到科技工作者德高术精可以造福百姓,若德劣术高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把确立献身科学事业的理想,以服务于天下国家为目的,作为科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后学“济扶苦难”,“不怜富憎贫”,“不淫声色”,“调和心性不乍嗔乍喜”。这在今天来说,就是在物理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和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
(3)科技专业教育。唐代的科技专业教育,主要表现在重智能和集众长两方面,即一方面很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提出了“智圆”的要求,强调要求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实际,反对“算者昧于象,占者迷于数”,注重培养后学者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能力;另一方面很提倡博古通今,集众家之长,大胆地突破儒家重师法,守家法的限制。对于集诸家之要,孙思邈在《千金方·序》中提出,要“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致”。又说“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也就是说,他的经验和对后学者的要求是既要博采,又要深入钻研,去粗取精,同时还应该不耻下问。
在我国当前的物理教育中,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了要求学生有***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使学生有合理的智能结构;在教材编撰上,突出了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和懂得物理知识的应用,也注意了反映物理学的前沿和科技的最新成就;在专业上,重视了使学生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加强了物理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等,这是对唐代科技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2.科技教材
我国由国家颁定统一的科技专业教材,是从唐代开始的。它颁定的科技专业教材,具有四个特点:
(1)荟萃集成。
(2)编写教材与研究相结合。唐代编撰科技专业教材,选派第一流的科学家,将编写教材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使所编教材本身就是最新的科研成果。
(3)具有独特体例。唐代颁定的教材都是注释本,使学生能知其源,又使学生能知其流,学到新知识。有的还是集注本,使学生借以了解各家的见解,开阔眼界,活跃学术思想。所以这种体制,易于学生自学。
(4)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此外,在唐代运用诗歌、韵文记叙科学知识也十分普遍,使其具有一定的韵律,读来琅琅上口,所有这些对我们当前编撰物理教材,不无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