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特产热干面的历史

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三镇的居民很早就养成在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过早”一词最早见诸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蔬菜鱼肉总肩挑,食物殷繁快楚饕。过早把中加两饭,留心还把夜来消”。

武汉的早点不仅方便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杂酱面、豆丝、水饺、汤圆,有干有稀,趁热吃美味可口。热干面是武汉的传统小吃之一,其浓香爽口,风味独特,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食品,它与油炸面窝、发米粑粑等形成的武汉风味小吃系列闻名全国,历经数十年而不衰。20年前是一碗“二两粮票一角钱”,现在要花上块把钱,就可舒舒服服地填饱肚子。现在武汉三镇所有小吃摊都以卖热干面为主,汉口的“蔡林记”是热干面百年老店,现在蔡林记热干面公司在武汉三镇还开了300多家连锁店,生意无不红火。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我国的五大名面。

一谈到武汉热干面,大多数武汉人都知道江汉路的“蔡林记”热干面店,这是最正宗的武汉热干面。其实关于热干面的来历,真正的发明专利人是熟食小贩李包。李包大名不传,只因颈子上长了个肉瘤而得名,20世纪三十年代初栖居于硚口关帝庙棚屋区,长年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在汉正街、长堤街一带沿路叫卖凉粉和汤面,日子过得紧巴。有年三伏的傍晚,他精疲力竭地挑着没卖完的面条回家,因为担心剩面过夜后变馊了,就把它全部煮熟了晾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撞翻油壶,香喷喷的麻油全泼到面条上。李包又心痛又失悔,只好顺势把熟面与泼出的油拌匀摊凉,指望第二天卖几个钱救几个钱。

第二天清早,李包赶紧挑上这些面上街。把它先在滚烫的开水中热一下,干捞起来配上佐料出售,顾客们见这种面做法不同于平日的汤面,既干又有味道,就你一碗我一碗纷纷买了去“尝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起这种面的名字,有苦难言的李包灵机一动,随口回答说:“这是我根据您家们的口味专门制作的既热又没有汤水的‘热干面’沙!“于是,热干面就开始在汉正街一带流传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的喜好。李包见热干面的销路比凉粉汤面俏得多,就开始转为独家经营,后来又配上伏汁酒或绿豆稀饭,生意越来越红火。李包的名声由此走出汉正街,扩展到汉口、江汉区、继而传遍武汉三镇。热干面也被多家小贩效仿,逐渐成为武汉市民情有独钟的早点。

三十年代末期,满春路口终于建起一家挂牌“蔡林记”的热干面馆,蔡林记不断继承、改进李包的热干面制作工艺,根据顾客的口味在金黄油润、细腻柔韧的热干面中加入芝麻酱、胡椒、酱菜、虾米等佐料,拌上小磨麻油或辣椒油等,使热干面色香味俱全,老少咸宜,成为三镇民众的早餐佳品,名声遍及国内及海外。至于李包与蔡林记有何联系,史无可考。但李包首创热干面以及热干面在汉正街一带的盛行,的确在蔡林记成名之前,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热干面也渐渐成为了武汉文化的一部分。只要研究武汉的文化,几乎就不可能摆脱热干面的缠绕。武汉作家池莉就在《老武汉》这本书里对热干面作了详尽的介绍,另一位武汉作家方方也对热干面着墨甚多。而在武汉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有这么一尊铜制雕象:一位老爹爹,肩上搭着块毛巾,手里拿着煮制热干面的独特工具——竹笊篱,正在全神贯注的煮面条。这是步行街上所有雕象中最爱欢迎的一座,每天围着它照像的武汉市民不计其数。后来有一天,武汉人清早起来发现,雕像手中的竹笊篱不翼而飞了。武汉人急了,他们四处寻找,媒体也加入了进来。后来,还是在一个清晨,武汉人一觉醒来,发现竹笊篱又神奇般地回来了。看来小偷也不忍心武汉人没有热干面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