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行政区划

1953邻水县第四区高星乡(现高滩镇)第五村(现大面村)全部划归江北县第十三区(现重庆市渝北区)茨竹乡和中兴乡管辖。

1953邻水县玉林乡(今镇)第十村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六户邻居划入长寿县陀乡,玉林乡第七村车家湾、何家湾三户划入长寿县万通乡(今万顺镇)。

2004年2月6日,邻水县海斯镇政府居民从大沟村6组搬迁至大塘村4组。

2004年,邻水县辖18个镇(定平、九龙、丰禾、甘孜、城北、城南、和合、潭同、高滩、谭瑶、元氏、时永、兴仁、王嘉、八耳、观音桥、牟家和隆安)和27个乡(太和、隆安)。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7亿元,增长10.2%,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16.22亿元,增长26.8%。农民人均纯收入9365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03元,增长10.4%,地方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15.5%。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2.6‰。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3亿元,增长10.6%;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9亿元,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5438亿元,增长65.438+04.6%;地方政府财政收入5.8亿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8401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7元,增长1.4%。2013年,邻水县农业产业基地快速提升,新建粮食、畜禽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次成型,曹东产业闭环完全贯通。裕丰葡萄园、八二祖代养猪场、官河种畜场、兴仁万亩核桃基地基本建成;新建了七个农民新村。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建脐橙基地2.6万亩。成功引进成都圣德公司投资发展脐橙产业,建成了西南地区一流的脐橙商品化加工生产线。“邻水脐橙”在获得注册农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粮食总产量44.7万吨,发展蔬菜45万亩,出栏生猪871万头。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被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定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与产村融合“111”工程,建设流塘、傅生、丰禾粮食作物复合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建设脐橙标准化管理示范园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8个,建设幸福美丽新村6个,新改扩建农民新村65438个。粮食总产量44.3万吨,出栏生猪86.9万头,复种蔬菜45万亩,脐橙产量1.4万吨。西南地区一流的商业化脐橙加工厂已经建成投产。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新注册农产品商标56个,累计驰名商标5个、著名商标22个。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丰河、十字、城市堤防工程、小农水等一批涉农工程全面建成,完成病险水库32座、山坪塘186、渠道45.6公里整治,解决了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邻水克服了经济减速和煤矿关闭的影响,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七个公园竞相开发。城南机电园、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取得突破,丰和轻工产业园、清潭铸造园、红石建材园加快建设。规划启动重庆比邻物流园、九龙农产品加工园,经开区完成征地拆迁平整3700多亩,新建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道路10公里。园区新扩建面积8.5平方公里,2065438。产值达到6543.8+05.6亿元,增长365.438+0.9%,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列入全省培育的25个500亿级产业园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应得到同等重视。工业总产值达到654.38+08.39亿元,增长654.38+05.8%。机电企业80余家,汽车零部件350余种,生产摩托车1.6万余辆。机械铸造行业产值71.4亿元,增长59%,占工业总产值的38.8%。建材行业产能增量扩张,实现产值34.7亿元,增长45.3%,生产熟料水泥560.8万吨,增长43.4%;工业用电量6.4亿千瓦时,增长26.5%,居全市首位。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三批23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续建38个,建成投产20户,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其中技改扩能30.5亿元。新培育工业企业24家,小微企业521家,均为全市第一,全省最好。城南机电园被评为“全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

围绕“扩大园区规模、提升产业质量、增加企业效益”的目标,加快产业发展。7个园区平整土地3400多亩,新增道路管网骨架10.2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厂房22.9万平方米,安置房6543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6万平方米。经开区被确立为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发展成果得到省委书记董明的高度评价。产业转型成效显著,着力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机电、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产值654.38+09.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65.438+0.4%。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为主体的机电产业成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技术改造投资39.4亿元,增长2.81%。关闭煤矿4座,淘汰落后产能36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增长24.3%。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园区80%的企业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项。广安市首家汽摩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邻水。发展潜力持续增强,新引进企业32家,合计165家,新建投产企业18家,合计102家;新培育工业企业18家,小微企业702家,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2013,天一谷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通过省检查组验收。黎蒴栲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白龙峡景区成功招商引资,实现首漂。铜锣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清水河有梁板等乡村旅游取得突破。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全年接待游客2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43.8+0.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和37.7%。中央商务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红帆广场总店、龙泰百货与入驻商家签约;恒源美食街引进品牌餐厅23家,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时尚女人街创办为“四川特色商业街”;泽大酒店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新培育商贸流通企业15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952家,新发展私营企业629家。

重庆新世纪、嘉鱼影院等12家商业旗舰集中在红帆广场,仿古商业街建成运营,龙腾新世纪、福泉美食街等特色商业项目顺利推进,恒源美食街提档升级,重庆比邻物流园完成总体规划,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全年新培育服务业企业15家,居全市第一,新培育商贸流通企业8家,左军机械等3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外贸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天一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泥汉坪、桐坪沟等四大旅游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年接待游客402.2万人次,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和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