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化肥生产商宣布大增产,市场看跌情绪转浓!化肥要降价?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后,使得原本就供需紧张的全球化肥市场变得更加脆弱不堪。
一方面,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化肥出口大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的氮肥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应国。
欧洲和中亚多个国家有超过50%的肥料供应均来自俄罗斯,因此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化肥供给受限,加剧了全球化肥市场的波动。
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随着煤炭、天然气价格的高涨,化肥生产成本飙升,全球化肥市场就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了。
冲突的爆发,刺激煤炭、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化肥面临短缺的危机。
然而,
近日,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商Nutrien宣布,将大幅增加化肥产量。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声明称,因全球能源、农业以及化肥市场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公司决定到2025年,将把钾肥的产量提高至1800万吨,相较今年的1500万吨涨幅约20%。
受此影响,以及之前乌克兰表示将对放松白俄罗斯钾肥出口的制裁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使得近期市场看跌情绪增加,最近几周化肥价格开始从历史高点回落。
例如,北美化肥价格相比3月份时的高点回落了约24%,而农业大国巴西一度也从化肥短缺转变为供大于求,几个港口堆积的化肥已经过剩,几个仓库也被化肥填满。
就连用肥大户印度近期也表示,该国有足够的尿素库存来满足需求。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化肥供给有所缓解,肥价将下跌呢?
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从Nutrien公司发布的增产计划来看,到2025年钾肥的产量增至1800万吨,相比今年预期的1500万吨增加了300万吨。
而根据当前市场情况来看,缺口明显远大于这300万吨,也就是说,到2025年增加的这300万吨将很快被市场吸收。
第二,当前全球化肥市场并不单纯是供应短缺导致价格上涨的问题,而是全球供给格局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化肥供需格局将面临重塑,即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关系面临着被打破重新建立,而这不光涉及到量的问题,还涉及到运输成本、时间等多重问题。
第三,从全球通胀角度来看,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并且短期回落的几率并不大,而这也决定了化肥的生产成本必然走高。
于是,在成本压力下,化肥价格想要回落恐怕并非易事。
第四,化肥需求主要是农业需求和工业需求两个方面,工业需求相对稳定,但农业需求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农需旺季时,需求往往会出现集中增长,较易拉动市场价格波动。
因此,综合这些因素来看,不排除会出现短时的回调波动,但长期来看,降幅有限,依然偏高位运行。
而随着化肥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需要注意另外2个问题:
一是化肥价格上涨对农民种植意愿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种植品种的选择。
例如,随着全球粮价上涨,种植意愿有所上升,对化肥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在品种选择上很多农民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化肥用量相对少的作物,以降低种植成本,这可能将对全球不同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二是随着化肥价格上涨,不少农民可能会减少化肥用量。
例如农业大国巴西的化肥出现港口堆积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化肥真的供给充足,而是由于价格高企,农民购买意愿下降,选择观望以期等待化肥进一步降价。
因此这并不是真正的供大于需,而是需求端刻意抑制,但是我们刚刚说过,农需是有时间的,等到不能再等待时反而可能会出现集中抢购潮或使市场的供需更加错配。
更多三农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