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关系

民航业一直对国际化这个词情有独钟。

先说名字,可以开通国际航线的机场都会叫XX国际机场,领头航空公司国航的全称也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只要是航空公司,都会定下宏大的规模,未来引进宽体飞机,开通长长的国际航线。

只要是机场,都会计划开通几条国际航线。

对于四大航空集团来说,国际化是一个热词。

但翼哥认为,民航业的国际化其实是伪国际化。开通几条国际航线,运送几个国际旅客,算国际化吗?

对于绝大多数国际企业集团来说,至少在国外,其他国家都有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和相关产业链的投资。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喜欢称之为跨国集团。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自然有很多壁垒和障碍,也就是说,不能自然成为通常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例如,大多数国家都有进入航空业和投资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以参股的形式进行投资。

当然,国内航空公司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 HNA收购的外国航空公司

HNA购买了许多海外航空公司的股份,如土耳其货运航空公司MyCargo,法国蓝鹰航空公司48%的股份,加纳AWA航空公司,巴西Azure航空公司23.7%的股份。维珍澳洲航空持有13%的股权,葡萄牙航空TAP持有20%的股权。

因为行业的限制,大部分都是参股。

然而,由于HNA债务危机和疫情的影响,HNA几乎所有的投资都以失败告终。

其中最著名的投资,或者说最接近成功的投资,就是收购巴西蓝的股份。

Azure航空公司是巴西的一家廉价航空公司。

Azul由美国著名廉价航空公司JetBlue的创始人大卫·尼尔曼(David Neeleman)于2008年创立,并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zul是巴西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

巴西人口众多,有2.09亿,居世界第五。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幅员辽阔,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位。

应该说巴西廉价航空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HNA对巴西Azure航空的投资眼光还是比较准的。

2016年,HNA以4.5亿美元收购蔚蓝航空23.7%的股份,成为蔚蓝航空第一大股东。

2017年公司在美国和巴西上市,2017年盈利。

2017年营业收入77.89亿巴西雷亚尔,净利润5.29亿巴西雷亚尔。

2065438+2007年4月,蔚蓝航空在巴西和美国成功上市。

IPO价格为20.06美元。

上市后,Azure Airlines表现不俗,股价一路创新高,2018年4月初再创新高,达到35美元,市值40亿美元。

此时,HNA的浮盈高达5亿美元。

然而,就在这时,HNA爆发了债务危机。

2065438+2008年4月,HNA将其20%的股权转让给美联航,溢价30%,收益65438+3800万美元。

市场传出HNA要出售Azure Airlines的消息后,股价一路下跌,在2018年7月中旬达到15.53美元的最低价。

2065438+2008年8月,HNA出售了所有剩余的80%股份,但仅售3.06亿美元。

最终,海南航空以4.4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Azure Airlines的全部股份。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HNA仍然在Azure Airlines上损失了600万美元。

特别是第二次卖出的80%的股份,以16.15美元的价格卖出,基本上是以蓝色航空的最低价卖出。

此后,Azure Airlines的股价最高飙升至44.55美元。可以说,HNA已经在山谷中被出卖了。

当然,爆发之后,Azure Airlines的股价暴跌,目前股价只有65438美元+03.6438+07。

在最成功的投资中,只能勉强持平,其他投资可以说基本都是惨败。

第二,东航投资法航和荷航。

国企,尤其是央企,出于各种考虑,受到很多限制。

因此,国有航空公司收购或参股HNA航空公司的情况非常罕见。

其中唯一的恐怕就是东航投资法航-荷航了。

2065438+2007年,东航和战略投资者达美航空对欧洲三大航空集团之一的法航-荷航进行增资。

东航出资约3.75亿欧元,持有法航-荷航约65,438+00%股权,并向法航-荷航委派65,438+0名董事。

这是中国航空公司对海外著名航空集团的唯一投资。

本次战略入股涉及三方,达美航空还参与了法航-荷航的股权投资,将促进亚洲、美国和欧洲三家天合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推动建立连接中国、美国和欧洲的航空网络“金三角”。

根据双方《市场合作协议》,东航集团与法航-荷航将共同打造中欧干线市场,通过中欧门户共同拓展远程网络、优化连接机会,在缩短最短中转时间、共享和完善机场服务资源和设施、统一旅客服务标准和流程、实现联合值机、建立无缝旅客和行李流程等方面提升客户体验,为中欧旅客提供更便捷、更顺畅、更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双方将享受优质的非航空资源,并进一步升级常旅客合作计划;双方将瞄准世界航空业互联网的前沿趋势,合作提升IT与业务的融合,寻求资源协同,探索未来在维修服务等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机会。

2021年4月6日,法航荷航集团宣布,欧盟已经批准法国政府向法航注资40亿欧元的计划。

此外,东航集团还承诺对法航荷航集团进行增资,东航持有的法航荷航集团股本和投票权将升至不超过65,438+00%,持股比例将超过原本并列第三的达美航空。

虽然短期内东航的投资也出现了浮亏,但东航的投资更多的是基于战略合作。从长期来看,低入门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3.国航投资国泰航空。

国泰航空是香港的一家航空公司。严格来说,国航对国泰航空的投资不能算作对大海的投资。

然而,这项投资对国泰航空和国航都非常重要。此外,国泰航空的大股东是英国资本太古集团,所以就目前而言,国航投资国泰航空算是出海了。

2004年,国航计划上市。上市前夕,国泰航空向国航伸出了橄榄枝。

当年10月20日10,国航与国泰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初步协议,国泰航空在国航香港IPO期间认购了国航9.9%的股份。

在国泰航空的支持下,国航成功在香港上市。

双方都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星光计划的卓越三部曲,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即“星计划1.0”、“星计划2.0”、“星计划3.0”三个版本。

2006年6月,星空计划1.0启动。

中国国航、国泰航空、AVIC实业、中信泰富和太古股份签署了股权重组协议。

最关键的内容是国泰航空斥资82亿港元收购港龙航空。

国泰终于摆脱了20年来的心病,将最大的竞争对手港龙航空收归旗下,从而解决了香港航权之争。

2006年9月28日,国泰航空正式收购港龙航空,并由此取代日本航空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如果说,星空计划1.0的核心内容是国泰航空收购港龙航空。

星空计划2.0的核心内容是国航增持国泰航空股份至29.99%,成为继太古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随后“星星计划3.0”开启了双方在货运方面的合作。

2010年2月,国航与国泰航空达成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国航的国航为平台进行合作。

国航与国泰的合作无疑是国航的一个成功战略。

国航作为国泰航空的战略合作伙伴,持有国泰航空29.99%的股份。

国泰航空持有国航18.13%的股份。

此外,双方还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通过双方的合作,国航借助国泰航空全面提升了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品牌形象,不断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国航也从一个被负面新闻困扰的公司,变成了中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泰航空迅速陷入极度困境。

2020年,国泰航空收入为469.34亿港元,同比下降56.1%;

股东应占亏损21.64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81.58亿元,十分惊人。

于是,国泰推出41.95亿港元的签约方案,港府出资292.5亿港元救助国泰。

作为国泰航空的第二大股东,国航也出资35亿港元救助国泰航空。

虽然目前来看,国航对国泰航空的投资似乎是对自己的拖累。

但从2004年开始,仅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国航与国泰的战略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四,春秋航空投资日本

春秋航空日本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7日,总部位于日本千叶县成田市,注册资本654.38+08.8亿日元,春秋航空出资比例为30.74%,为第一大股东。

春航日本的定位是廉价航空,主要基地是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2014年8月完成首航。目前其机队规模为6架,均为租赁用于商务的波音B737-800机型。

疫情发生前,主要经营日本国内航线3条,日中国际航线6条。

2018年营业收入9516亿日元,净利润-49.93亿日元。

2019年营业收入14820亿日元,净利润-27.5亿日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春航日本的经营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春秋航空于2020年7月向春航日本增资7.3亿元。

增资后,春秋航空对其日本公司的出资额为654.38+07.28亿日元,出资比例由365.438+0%增至56%。但由于日本相关法律,春秋航空的投票权比例仅为29%。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持续超越,日本春秋航空能否克服市场和经营困难,何时能够盈利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春秋航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29亿元。

2020年,日本春秋净利润为-63亿日元,再次创下亏损纪录。

据此计算,春秋投资损失为人民币4.02亿元。

综上,春秋航空2020年在日本的亏损高达736543.8+0亿元。如果排除这笔亏损,春秋航空2020年将实现盈利。

日本的民用航空业主要被JAL和全日空垄断。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将进一步压缩其他航空公司的生存空间。

本案中,春秋航空日本公司的控股权转让给了日本航空公司。

2021年6月,JAL完成对日本春秋航空60亿日元的增资,JAL成为日本春秋航空的控股股东。

春秋航空的投票份额为33.33%,日本航空的投票份额为66.67%。

其实回顾国内航空公司的海外进军,典型代表就是海航集团,分别收购了鹰蓝航空和加纳AWA航空,也曾经控股过巴西Azure航空,但最终都是亏本出售。

东航和达美航空战略投资法航-荷航。虽然主要从战略角度考虑,不考虑短期投资收益,但收益也是负的。

国航对国泰航空的投资近期也以亏损为主。

春秋航空在日本的投资基本都亏了。

由此看来,航空公司海外投资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