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企业不诚信的后果非常严重。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1983确定,目的是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以促进各国各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上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2021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保护安全顺畅消费”。

为了保护消费者,企业必须诚信经营。对于企业来说,诚信不仅是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更是能给自身带来实际利益的无形资产,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可靠保证。

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的诚信经营不容乐观。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如果企业违反了国家相关规范,不仅会因为信誉下降而遭到消费者的抵制和市场的惩罚,还会面临极其严厉的法律制裁。

诸如

01不诚信企保被取消申领牌照资格:

2020年初,某农牧公司向市农业局申请动物防疫条件证明。市农业局在审核材料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故暂停其申请。经调查发现,该公司未按时报送2015年度报告,于2016年7月被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公司在2017年6月进行补充报告后,一直没有申请迁出经营异常名录。2019年7月,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三年,被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02失信企业管理人受影响担任银行职务:

2019年底,某银行新员工刘多次向市场监管局求助。据了解,刘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担任经理。入职后,他被银行要求尽快终止在其他经济组织的兼职,否则将面临被开除的后果。刘在联系某文化传播公司变更经理身份时,发现无法联系到该公司相关人员,且该公司因未按时报送2018年度报告,于2019年7月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限制了登记、变更和备案。

上述案例并非个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64.86万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录企业98.24万户。那么,什么情况会被划入非正常运营黑名单呢?

首先说一下公司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部门)列入非正常经营黑名单的情况。

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部门)列为非正常经营原因如下:

1.如果企业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丢失了,如果登记的联系方式不正确或者联系不上,那么市场监督管理局可能要亲自上门查看。

2.如果经营地址丢失,很多公司实际经营地点与营业执照不符,或者公司没有及时变更地址,导致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不上,地址实地核查也找不到公司,那么就属于非正常经营。

3.逾期未交的年度报告现在是滚动年度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年报并公示的,也将被列为非正常经营。

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部门)列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

1,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

2.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公司登记被注销的;

3.组织、策划传销活动,或者因传销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两年内受到行政处罚三次以上的;

4.两年内因违法直销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5、两年内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6、因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7.两年内因发布虚假广告三次以上,或者发布与消费者生命健康有关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其他严重社会不良影响,受到行政处罚的;

9.决定停止受理商标代理业务;

1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严重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企业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会有什么后果?

(1)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被列为重点审批对象和重点监管对象,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批和更高频率的监督检查。

(二)被列入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如果你已经担任了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那么这些企业也必须进行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变更登记。

(3)不授予相关荣誉称号,不认定企业著名商标。

(4)未通过“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宣传活动的资格审查。

(五)企业无法发放贷款,金融机构不得受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的银行开户、贷款等业务。

(六)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与政府其他部门互联互通,实施联合惩戒。

(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将受到信用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支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一处断,处处限”逐渐成为社会常识。很多企业对信用修复的需求增加,那么企业可以进行信用修复吗?

据了解,河南、江苏等地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已先行探索信用修复制度。据统计,目前各地已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信息44.2万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881.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47万条,支持企业主动纠错,帮助企业重建信用。

上述第二种情况,刘在查阅企业资料、多次沟通协调后,与该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指示该公司补报年报并申请从经营异常名录中除名,并在解除失信限制、更新其新经理后迅速办理备案业务,是修复企业信用的一种方式。

谈好生意莫名其妙“黄”了;参与工程投标,不投标就被“刷”;银行贷款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近年来,一些曾经的失信企业虽然进行了整改,但没有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依然戴着失信的“帽子”,企业后续经营行为处处受限。显然,企业信用修复还存在部门间程序不一、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如果您的企业存在经营异常等相关问题,请咨询公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