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支持商鞅的秦孝公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商鞅变法是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它扫除了秦国腐朽落后的精神,注入了新生繁荣的气息,帮助秦国完成了灭六国的壮举,终于在春秋战国近六百年的混乱后回归统一。可以说,商鞅变法是秦国的强心剂,也是秦国演变的助推器。商鞅变法是把散漫内斗的秦人纳入秦国的国家机器做一部分,秦国的权力集中在一点,什么都做不了。秦国从西方小国生活到战国,再通过强力改革,与山东六国作战将其消灭,完成大一统。秦国确实是对抗六国的强有力的斗士,以一国之力而胜天下,但是用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秦国是一个有着利剑的壮汉,而其他国家都是有棍有血有肉的中年人,而这些中年人都是有病在身,用手都不能用脚。

一个人没有合适的目标很难成功,一个公司没有相同的目标也很难成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上面写着备战,下面是种地;上面写着坚持下去,下面攻击;这样怎么能不败呢?商鞅变法恰恰是解决这一病症的“良药”,这也是后来的朝代坚持以商鞅变法为主要内容制定规则的原因,国家、政府、贵族、百姓都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商鞅变法超越了某些时代,统治阶级大多不喜欢其内容。可以在秦国推行十几年,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仅仅依靠商鞅的洋秀才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变法的内容切实可行,没有秦国统治者的全力支持,他在变法之初也一定会被秦国的地方贵族搞得四分五裂。

商鞅的支持者有哪些?没错,就是秦国第二十五代君主秦孝公。他们是高尚的人和知心朋友,互相帮助实现他们的理想愿望。作为君主,当国家利益和自己的权力为第一位的时候,秦孝公不遗余力地支持商鞅,就是因为他满足了这两点:国家富强,君主掌权。为什么秦孝公如此支持商鞅?

商鞅的前半生

商鞅原名魏阳,按“诸侯之子谓公孙,诸侯之孙谓公孙”的礼制,又称“公孙阳”。他出身于魏国宗室,是魏王的后代,是正统的贵族,但他只是一个“恶子”(指妃子之子),地位看似高贵,实则卑微,无人问津。当时保家卫国内乱政治腐败,没有人做什么。商鞅只要过着流放的生活,就没有被这样的生活打败过。相反,他在不断完善自己,学习“犯罪名学”、“杂家之言”、“李悝之教”、“兵家之术”等理论。商鞅的政治才能就是这样被自己一步步磨练出来的。

成年后,商鞅看到魏国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就去世界强国魏国寻求发展的机会。凭借这一点,他受到了魏国宰相的重视,并被接受为上宾。他曾劝王维:“孙杨,妓女之子,年轻有为,有才气。希望国王全国上下都听他的。”魏惠王对此不屑一顾,所以他从未得到它的赏识和提拔。这时候的情况和他少年时代一样:看起来宰相重视登顶指日可待,实际上国王很鄙视,一直没有翻身。商鞅应该至少在魏国呆了几年,还是丞相扈从大臣的小王八蛋。正如《易经》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商鞅左魏。

与此同时,山东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朝着富强的方向大步前进。当时秦国被视为“蛮夷之地”,连加入国联的资格都没有。商鞅出征保家卫国,恰逢秦孝公提前登基,试图重振旗鼓,进行改革,以恢复穆公的霸权。于是,他发出了求德的命令:“过去我无知大众,自相矛盾,修德修武。东平晋之乱,以河为界。西坝荣寨,一片辽阔的土地。天子传信给伯,群臣向他进贡。为后人开了一家企业,非常美好。去了的人,粗鲁,浮躁,头脑简单,不安分,忧国忧民,不操心外事。三晋攻取我前任河西,诸侯不如秦,其貌不扬。献公即位,抚边,治溧阳,欲伐东,复苗公故里,修苗公玉玺。我怀念前任的意义,常常心痛。有客臣可惊秦,臣敬官与臣共地。”

字里行间,求德的顺序透露出一种贤明的气度。只要你有能力加强秦国,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会给你很高的官职和土地,这在当时是很优厚很重的待遇。毕竟,被山东六国视为第戎的秦国,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文人到秦秦时。商鞅被秦孝公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他们开始和他交了近二十年的朋友。商鞅变法成功有两大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上自然是商鞅的政治才能,而客观上则是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秦孝公的支持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别有用心”。商鞅变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深深打动了他,吸引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商鞅。

商鞅的变法思想

商鞅变法对秦的农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政治改革思想。商鞅变法的主要思想包括君权至上、法治和刑罚策略。君权至上是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秦的两次变法都是围绕这一思想进行的,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君主至上之前有一个前提,就是依法治国,刑法策略是基于法治国家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表现。比如君权至上是心脏,法治是心脏的保护膜,刑罚策略是构成保护膜的肌肉组织。

君权至上

商鞅变法思想中的君权至上,在商鞅的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君主被置于法律规范之外,立法权、监督权、执法权完全掌握在君主手中,即权力合一,没有权力大于他人。商鞅正在做一件没有哪个君主想做,但又不容易做到的事。又如何保证君主制的至高无上?商鞅从三个方面入手。

突出君主权力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商鞅认为,权力是一切政治力量的重心,君主应该是权力的核心。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强调权力,“权力体系被君主打破就会强大”,“谈治国不舍则已,小人得志”。怎么突出?“如果人民相信他们的回报,他们就会成功;如果你相信他的惩罚,你就会被强奸。”君主善用赏罚之权,就能体现自己的分量和威严,这样国家就不会乱,君主的权威自然也就有了保证。

确保君主的高贵地位

商说:“当你尊敬君主时,你就会奉命去做。当官的,这是常有的事。当法律体系清晰时,人民将害怕惩罚。法制不明,不可能要求人民服从命令。人民不服从命令,而是寻求君主的尊重。尧舜虽知之,不可治也。”君主的贵族地位得到维护,法令才能顺利实施;法律的顺利实施可以体现君权至上的权威,使国家得到更好的治理。“国家的统治是广阔的,士兵是强大的,主尊重他们。这个规则是最好的。”一个国家君主的尊严,只是这个国家繁荣的标志。

人们遵守法律。

法律明确规定了君主的最高权力,人们服从法律,并不意味着人们认同君主的最高权力。“每一种作战方法都必须建立在政治胜利的基础上,其人民不会打仗。不打,必无私意。”君主指挥战争,人民服从国家法令,以君主意志为核心,赢得战争并不难。而战争胜利后君主权威自然增强,君主至上的观点自然深入人心。

总结起来就是“尊君”、“重臣”、“顺民”。民尊是实现尊君的前提,而尊君又反过来促进民尊的实现,重则是实现尊君和民尊。这三者合在一起,使君主制至高无上,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铁三角。

法治

现在中国经常说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不一样的。首先,概念不同。前者根据反映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制定国家。后者简单来说就是依法治国,把法律当成不争的真理。其次,历史背景不同。前者是现代文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后者是封建文明社会。儒家“以德治国”,法家“以法治国”,《尚军丁粉》一书记载:“政令者,民之命,亦为治之本,故备为民也。”它不仅要求君主、官方和人民遵守法律,而且表明法律是由最高君主制定的。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法治不是商鞅首先提出的,而是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不戒二错,政不二门。有了法治,只是一个举措。”商鞅用法治使秦国富强。其主要内容是:

首先,法律先于信用和权威。治理一个国家,必须有三个要素:法律、信用、权威。其中,法是君臣共同遵守的,信用是君臣共同建立的,权威是君主一人掌握的,法是信用和权威的基础。

二、法律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和战争,其实现的前提是确立“使法律得以实施的法律”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耕战强国的道路。全国人民要么种地,要么参战,别的都不允许。为了让他们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使用制定法律的手段来执行规范。

第三,君主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治国主要靠“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君主是个人,法律是君主驾马车的鞭子,国家是马车,臣民是坐在马车里的人。君主运用好法律,可以引导国家和人民向着理想的地方前进。如果抛弃了法律,君主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成千上万的臣民会为所欲为,国家陷入混乱和衰弱是很自然的。所以“明王治天下,以法治国,以德报偿”,君主也要守法,可以让臣民更好地信服和守法。

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取向

与春秋时期的法制相反,法治是商鞅的法治。他认为德治有三大缺陷:第一,德治不利于惩恶,还会使人钻空子,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滋生。第二,“义纵教民,乱则乱,乱则民伤其所恶”。道德教导人民最终是残酷的,当然这是他独特而特殊的道德观。他认为,惩罚可以让人民安心,稳定社会,实现社会的最高道德。第三,提倡和应用道德抑制了国力的增长,会使国家越来越穷,也会使国家在战争中损失一个又一个。《尚军疏农占》云:“国有诗、书、礼、乐、善、修、仁、诚、辩、智十家,无使守战。十人治国,敌必伐,而不穷。”这些都是国家之害(用现在的话说,商鞅的三观是极不正确的)。

惩罚策略

刑罚策略的主要思想是两个方面:一是刑罚没有等级之分,二是以刑除刑。

惩罚没有等级之分。

刑罚没有等级之分,意味着刑罚适用,贵族、平民、奴隶都在同一个法律规范中。没错,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责任和权利等级,所以不可能让贵族、平民和奴隶同罪同罚。“天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只是一个好听的笑话。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量刑标准,等级越高,特权越大。奴隶社会有“礼不次于庶人,刑不优于大夫”的说法,即使是慢慢步入封建社会的秦国、秦朝也是如此。

商鞅的刑无贵贱理想是:“刑无贵贱,从香清、将军到大夫、庶人,凡违抗君命、违反国家禁令者,罪不赦。不是对前者立功,对后者战败的惩罚。好在前面,来不及也不亏。忠臣孝子有过,必被其数破。遵纪守法的官员,不遵纪守法的官员,都是死罪,受三家惩罚。同为官之人,知之而信之,无罪而无尊严,而攻其官之官田禄。”一般来说,任何社会成员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必须遵守法律。但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制定法律的商鞅也做不到:“太子犯法。商鞅说:‘法律不行,你就从上面犯。’蒋发王子。王子,你的继承人,不能被惩罚。惩罚他的儿子傅公子的虔诚,侮辱他的老师龚。“王子犯法而无事,老师遭殃。这种惩罚是没有等级的吗?

以刑罚的轻重来约束刑罚,使人民群众有所畏惧,不敢违法收到犯罪的效果。

以刑除刑是指刑罚的具体手段和目的,即商鞅主张以刑除刑,以重刑治国。《尚军·金陵之书》:“若加罚,则更重于轻者,轻者——轻者不来,重者不来。这意味着惩罚将被惩罚,惩罚将被完成;如果罪行严重,处罚较轻,处罚会造成麻烦。这就意味着该罚的就要罚,该伐的就要伐其国。”第一个字“以刑制刑”指的是严刑峻法,第二个字“刑”指的是一切刑罚。商鞅理想地认为,只有采取严厉的刑罚措施,才能在未来解除刑罚,国家才能迅速走向富强和治理。主要手段一是多罚少赏,二是对轻微犯罪重罚大刑。比如守法官员不守法,罪不赦,罚三家;被困在队伍里的人,畏缩了也死不了。成千上万的人被条条框框包围,在大门口目瞪口呆;不要指责叛徒;尚军的法律,把惩罚都抛弃给了陶。如果丈夫抛弃骨灰,会受到惩罚和严厉的处罚(乱扔垃圾会受到脸上纹身的处罚)。

总的来说,商鞅的思想有可取之处,但缺点也很大。比如不把人当人,把人当工具,想完全控制人的思想和意志。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很有效,秦国也确实富强了,但长此以往,秦国必然灭亡。秦国的政治改革才进行了十几年。如果商鞅不死,继续改革,很可能秦国会崩溃,人民会进行特别激烈的反抗。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贵族和百姓就已经反抗了。商鞅变法的大部分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使秦国强大,但如果长期实行,势必走向灭亡的深渊。

回到题目,其实君主和国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些变法思想丝毫没有伤害君主和国家,反而不断增强君主的权威和国力。秦孝公没有理由不支持商鞅。反正吃亏的是老百姓,是官员,是贵族。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让秦国的一切都为君主的意志服务,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君主指明的方向前进。那么,秦孝公做了哪些对国家和君主没有好处,却对人民没有好处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