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和WIFI有什么区别?

蓝牙和WIFI都是无线通信网络标准。它们都工作在ISM2.4GHz常用频段。

不同的是,蓝牙采用FHSS(跳频扩频)模式,一般每秒跳1600次,将83.5MHz频段划分为79个频段信道,每一时刻只占用1MHz带宽。调制方式为GFSK(高斯频移键控),可以同时进行数据和语音的无线通信。通信距离一般为10米,今年4月推出的最新版蓝牙4.0可达50米。现在各种数码产品基本都可以集成蓝牙功能,比如手机、耳机、打印机、鼠标键盘、相机等。,被广泛使用。

wifi使用的协议是IEEE802.11b局域网协议,其传输范围为100米,最高速度可达11Mbps,使用DSSS(直接序列扩频)和QPSK或BPSK(相移键控),带宽为22MHz。它主要提供无线上网服务,所以经常可以在需要无线移动上网的设备上看到,比如笔记本、PDA、智能手机等等。

还有一点,蓝牙属于WPAN无线个域网,也就是点对点。Wifi属于WLAN无线局域网,多个终端同时传输。由于工作在同一频段,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蓝牙”这个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中Bl?tand / Bl?Tann(即古挪威语blát?Nn),这是10世纪一位国王哈拉尔德·蓝牙的绰号。他把有争议的丹麦部落统一成一个王国,据说他还引入了基督教。

以此命名蓝牙的想法最早是由Jim Kardach在1997年提出的。Kardach开发了一个系统,可以让手机与电脑通信。他从正在读的一本弗朗斯. g .本特松的书中受到启发?《长船》(The Long Ships)是一部关于维京人和哈拉尔国王蓝牙的历史小说,这意味着蓝牙也将把通信协议统一为全球标准。

如今,蓝牙由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管理。蓝牙技术联盟在全球拥有25000多家成员公司,分布在电信、计算机、网络、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IEEE将蓝牙技术列为IEEE 802.15.1,但该标准已不再维持。蓝牙技术联盟负责监督蓝牙profile的开发,管理认证项目,维护商标权。厂商的设备必须符合蓝牙技术联盟的标准,才能以“蓝牙设备”的名义进入市场。蓝牙技术有一套专利网络,可以分发给符合标准的设备。

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超高频或5G SHF ISM无线电频带。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有密码保护;但它也可以是开放的,允许WLAN范围内的任何设备连接。

无线上网可以简单理解为无线上网。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Wi-Fi上网,这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其实就是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就像开头介绍的那样,利用无线路由器来接收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如果手机有Wi-Fi功能,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情况下,不使用移动联通网络也能上网,省去了流量费。

无线上网在大城市普遍使用。虽然Wi-Fi技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不是很好,数据安全性能比蓝牙差,传输质量有待提高,但传输速度很快,达到54Mbps,满足了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Wi-Fi的主要优势是不需要布线,不受布线条件限制,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求,而且由于发射信号功率低于100mw,低于手机的发射功率,所以Wi-Fi上网相对来说是最安全最健康的。

但是Wi-Fi信号也是有线网络提供的,比如家里的ADSL和小区宽带。只要连接无线路由器,有线信号就可以转换成Wi-Fi信号。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都覆盖着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供居民使用的Wi-Fi信号,国内许多地方也实施了“无线城市”工程来推广这一技术。在还没有发放4G牌照的试点城市,很多地方都使用4G转Wi-Fi供市民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