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标志的意义和起源

随身听,1979 3月,在伊布卡雅士的要求下,音响部门将记者使用的小型录音机“Pressman”换成了更小的录音机。在被很多人称赞音质好之后,在盛田昭夫的带领下,索尼从1979七月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随身听定位于年轻人市场,强调年轻、活力、时尚,创造了耳机文化。1980年2月,Walkman开始在全球销售,1980年10月,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品牌在全球使用到1998。1992年6月盛田昭夫被封爵后,英国媒体的标题是“起来吧,索尼随身听爵士”。从1991开始,WalkMan推出MiniDisc系统,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从2000年开始,MP3音乐格式逐渐流行起来。低价竞争对手相继推出带高速缓冲存储器的MP3便携光盘,使MP3逐渐从个人电脑转移到随身听市场。Walkman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商标来象征网络世代的互联,并推出了在线音乐下载服务“PlanetMG”。但音乐太少,必须使用“ATRAC3”格式,市场接受度始终较低。因此,2000年,索尼推出了支持MP3、可与联网电脑同步的“net-MD”系列。2001年后,苹果采用1.8英寸硬盘的大容量iPod,并以iTunes的在线音乐商店服务在美国和全球推出,两年内立即在全球随身听市场引起轰动。2004年7月,索尼推出了容量为1GB的“HI-MD”,但推出时间太晚。随身听坚持自己的ATRAC文件格式,使得随身听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并导致苹果的iPod数码随身听取代了随身听在全球的地位。从2004年开始,为了夺回当年随身听的地位,在美国推出了SonyConnect在线音乐,而日本的索尼音乐等音乐唱片公司投资了Mora在线音乐网站,推出了带缓存和硬盘的“Net-Walkman”系列。2005年第二季度,子公司索尼爱立信推出“Walkman”联名音乐手机,并与索尼boardman Music合作推出“Now Play”服务,成功整合索尼集团的电子和娱乐资源,畅销全球,奠定了索尼爱立信联名Walkman作为音乐手机领导品牌的地位。2007年第四季度,索尼公司宣布海外市场的“Net-Walkman”系列不再通过“SonicStage”软件同步,美国SonyConnect的在线音乐商店关闭,日本的“crackle”和“eyevio”在线视频网站在美国上线。新的“网络随身听”系列集成了照片和视频功能,成为全方位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