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商品照片如何获得完美的拍摄角度?

拥有一台功能先进的专业数码相机,并不一定就能拍出好的商品照片。对于首饰、化妆品、手机等小商品,只有选择合理的摆放角度,才能呈现出优美的构图。

主体的位置应该在取景和构图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拍摄角度,而要体现同一产品的不同特点,也需要改变摆放角度。这有点类似于商场商品陈列的功能。其实商品的款式都是一样的,但是只要用不同的组合来排列和展示,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商品摆放时美感不足,很可能会影响买家的购买兴趣,而激发买家的购买欲望恰恰是商品照片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从摆放的角度让商品变美,除了要有一定的审美,还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摆放方法来实现。只要找到商品摆放的基本规律,至少可以让照片的构图效果更加合理,也为后期的照片编辑工作提供便利。

首先,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的纹理

同一件商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将购买者的注意力引向不同的焦点。

比如平铺陈列,买家首先看到的是商品的整体效果;以产品侧面为拍照重点,买家首先看到的是产品的细节。

商品如何摆放取决于卖家想突出哪一部分的特点,但一切都要以审美为准,否则可能会让买家产生排斥感。

第二,重新塑造商品

对于一些体积小、造型简单的商品,拍摄单品可能很难让画面明亮。这时候摄影师需要重新设计商品的外形。

这里说的二次设计,并不是改变商品本来的样子。有时候,通过多个商品的同一个叠加,可以达到抓人眼球的效果。

例如,对于巧克力来说,大多数巧克力的形状和颜色都很单一。但是,如果把几块同样的巧克力叠加起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状和层次,那么原有的线条马上就会改变,会让购买者觉得更有视觉,更有食欲。

第三,小饰品增加画面的情调

我们在逛蛋糕店的时候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蛋糕,无论大小形状,都会有一些像糖霜、彩糖之类的装饰,不仅让蛋糕更美味,还能营造出更美味的视觉效果。

拍商品照片也要参考这个原理。通过小饰品,融入了卖家对商品的感情,也为买家制造了一种购物的欲望。

比如在拍摄一个食物的时候,可以精心挑选一个漂亮的盘子来盛放食物,旁边放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或者一杯漂亮的饮料,这是对一成不变的画面的一种突破。这样的配件不要太多,简单的一两个就能画龙点睛。

除了配饰,有些场景也可以合理利用,比如温暖的房间、清澈的蓝天、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坛,都可以作为商品主体的陪衬。

第四,不同商品的组合

把不同的商品组合起来,突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主体,是对摄影师展示技巧的考验。组合商品不同于用配饰和背景来衬托商品主体。图片可能是一套商品,也可能是几个相辅相成的商品。

当然,主题永远不能放在屏幕后面。即使几个产品同时展示,相机的焦点也应该落在主题产品上。也可以模糊其他商品,突出主体。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时呈现的几款产品,一定要安排一个比较美观的造型,表现出高档位和品质。买家看到这样的照片,可能同时也想把这些产品留给自己,无形中增加了交易量。

五、色彩与造型搭配突出层次

多个产品放在一起拍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让画面看起来很乱。所以色彩和造型的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几件外观相同的商品,除了安排一定的顺序感,还要考虑商品之间空隙的密度。不要让不同的颜色互相抢风头,而是互相衬托。你还可以让一件商品的摆放与其他商品不同,比如放下或者倾斜。在这样的照片中,商品仿佛活了过来,也给了每一件商品赢得买家青睐的机会。

六、展示商品内部结构,增强信任感。

如果只展示商品的外观,买家很可能会质疑商品的内部结构,这也会影响买家对是否购买商品的判断。因为网购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每个买家都会担心商品不真实。所以用照片展示商品的内部结构是打消买家疑虑的最好方法。

比如一张钱包的图片,买家可能会被钱包漂亮的颜色和形状所感动,但同时也会产生怀疑;钱包内部是否实用,是否有足够的卡槽放各种卡。这时候,一张钱包内部结构的图片就必不可少了。

毕竟网店的图片是为了促成交易的达成。因此,图片的美丽不应该被视为唯一的标准。最重要的是通过照片让买家彻底了解商品。钱包的拍摄只是一个例子。除此之外,衣服的缝合,鞋子的内衬,床上用品的正反面都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充分展示出来。买家的担忧越少,成交的概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