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如果父母本身有这些好习惯,不需要强迫,孩子就会效法父母。有时他们会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没有关系。孩子还小的时候受到的逼迫愈少,上学之后便愈愿意接受其他规矩。
公车里乘客挤得满满的,四岁的卡特琳坐在妈妈膝上,聚精会神地研究其他乘客的面容。妈妈注意到她的目光,并且吓了一大跳。卡特琳在看斜对面一名男士的鼻子,那上面长了一颗好大、还有毛的痣。说时迟,那时快,马上就听到卡特琳清脆而尖细的嗓音:「妈咪!妈咪!那边那个男的鼻子上长的大大的东西是什么啊?」不知道哪里有人噗嗤笑了出来,另一个角落则传来责备的语气:「那小孩真没教养!」妈妈朝「苦主」的方向挤出一丝很抱歉的微笑,试图缓和这个尴尬情况,并且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来,别这样。你看,那个啤酒的商标上有一匹马耶!」此情此景可能成为全家精采的回忆,可是眼前却非常难为情。
幼儿对礼节的种种成规完全没有概念。为何要说「请」和「谢谢」,为何要打招呼问好,为何不能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感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团难解的谜。
上一代的人都是以强迫与惩罚的方式,让孩子适应社会礼节和规范。例如,在桌边要坐直,不准乱动,否则就会被赶到厨房;向人请安问好,手不可以放在口袋,戴帽子的话要把帽子摘下来;大人没问你,不准随便开口,要不然就有你好看的。尤其是老人家,仍然坚持待人接物一定要按照过去的礼节,并且强迫孩子照办。像三岁欧利的外婆,每次见面一定要外孙跟她握手请安:「我说,可爱的小手手哪里去了啊?」而且坚持要用右手,因为这才是「正确」的礼仪。可是小家伙才不理她这一套,欧利有时伸右手,有时伸左手,有时根本不和她握手,只是对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