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白沟、平虏渠和泉州渠,曹操为何要做这些事?

曹操开凿白沟,平虏渠和泉州渠都是为了作战时用来运粮的,在那个时代通过水路运粮是最快最省力的办法,因此曹操命人开沟平渠,以在作战时用来给军队运粮。

白沟是黄河改道之后,在原来的黄河故道上因为灌溉需要而产生的一条河流。因为黄河改道,白沟水源缺乏,经常都是处于干涸的状态。建安八年,曹操决定进攻自己的死对头袁绍的老巢邺城,他首先指挥部队一举攻下了黎阳,随后率领大军从许昌渡河,为了解决军粮的运输难题,曹操命令军队开凿白沟,并且将淇水河中的水引入白沟,成功的解决了运粮问题。最后曹操一举击败袁绍,平定了北方。

平虏渠和泉州渠是曹操攻打乌桓时为了运粮开凿的运河。平虏渠上起现在的滹沱河,注入弧水,泉州渠南起海河,北抵蓟运河。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内战不断,这时原本归附汉朝的乌桓趁机作乱,时常骚扰边境。后来袁绍的残余势力又逃入乌桓境内与乌桓勾结,建安十一年,乌桓攻破幽州,曹操闻讯大怒。

乌桓的猖狂让曹操认识到要彻底铲除袁绍的残余势力,巩固北方,就必须要征服乌桓。乌桓一日不除,塞外及辽东的统治权将永远不能收回,幽州,冀州等周边诸郡也将时刻遭受乌桓的威胁,于是曹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倾尽全国之力远征乌桓。

要击败乌桓,粮草供给是关键。如何才能保证粮草供给,这是摆在曹操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曹操的军粮全靠豫东和淮北供应,路途十分遥远,如果依靠陆地运输必定不能及时到达,一旦军队缺粮,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正在曹操烦闷之时,董昭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开凿两条运河,一条在滹沱河和沽水之间,另一条在泃河口和潞河之间,利用这两条运河来运军粮。

曹操一听,大喜过望,立即采纳了董昭的建议,开凿运河,这两条运河就是平虏渠和泉州渠。后来曹操依靠这两条运河运粮成功的击败了乌桓,统一了北方。

很显然白沟,平虏渠和泉州渠都是曹操为了打仗运粮而开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