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腾冲称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在昆明长水机场候机时,有朋友曝光了国庆假期在香港买的iPhone7和电脑。他说科技的力量让人热血沸腾。

我说:“还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血脉喷张。”

他问:“什么事?”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从昆明到腾冲的飞机开始登机。

腾冲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包括我。在昆明读了几年大学,走过曲靖,玉溪,丽江等地。那时候我只能向往腾冲。这个西南边陲的小镇太远了,需要翻越千山才能到达。从前,即使到了云南,我还是要翻越三座大山——云岭、怒山、高黎贡山,还要翻越三条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但是现在腾冲有了驼峰机场,一切都不一样了。巨白鸟一展开翅膀,瞬间千里。

短短一个小时,我从昆明搬到了腾冲。这个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非常安静,街车和人很少,十月迎面吹来的秋风充满了田野的气息。在腾冲的第一顿饭是一碗炒猪肉米线,配料丰富酸辣。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第一口就让我的味蕾大吃一惊,让人欲罢不能。就像眼前这个极限小镇。

自西汉以来,腾冲成为工商业的聚集地和重要的贸易口岸。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石头城建于明朝。几百年来,商人在这里停留、聚集,穿越高黎贡山,连绵不绝的钟声,通过丝绸之路,用云南的丝绸、茶叶、烟酒换取缅甸的棉花、玉石、宝石。马背骆驼展示了腾冲的繁荣昌盛,也展示了中原文化、外来宗教文化、外来文化共同形成的独特的“腾越文化”。

独特的腾越文明结合腾冲山水滋养了无数人,比如哲学家艾思奇。艾思奇的老家在和顺古镇。这座名为“羊温墩”的古镇,距腾冲县城4公里,是古丝绸之路川南、滇缅、印度的必经之地。

和顺是第一魅力古镇的称号,实至名归。它积累了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其封闭、传统、稳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和韩庆文化的特征。灰墙大和的传统民居深得徽派建筑的神韵,堂内供奉着祖宗牌位和神灵,尽显规矩和威严。

今天的和谐生活依旧平静。老树伴着老房子,一条碧水绕村而过。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小溪边洗菜洗衣服。站在和顺图书馆前的石阶上,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火山公园,柱状节理,樱花谷,湿地公园,银杏村...上帝爱腾冲,给了她独特的地貌和风景。

和美景一样让人感动的,还有人们熟悉又渐渐遗忘的传统手工艺。在旅途中,它们直抵人心,以独特的美感脱颖而出。

腾冲固东镇兴阳村是滇西著名的油纸伞产地。鼎盛时期,几乎家家都做雨伞。但现在村里做伞的只有四五家,包括最老最有影响力的手艺人郑英海。我们去拜访的时候,老人正坐在一把巨大的油纸伞旁边,静静地在伞檐上画着图案。

郑老师今年90岁,戴着军绿色雷锋帽,黑框眼镜。他的耳朵不是很亮,但眼睛还是很亮。他8岁开始帮家里做油纸伞。时间久了,他依然坚守着这项传统而古老的技艺。

正宗的荥阳油纸伞需要经过剪伞骨、绕边线、糊纸、浇柿子、收伞、晾伞、上漆等72道复杂的工序。这位老人已经重复这些程序80年了。他的生活离不开油纸伞。

聊天中老人的三儿子郑家江说:“你们都说这门手艺不能丢,我们还得活下去。现在做雨伞赚不到钱了。如果只靠在家里做伞,全家都要挨饿。”

我挤出一个笑容,不知道怎么回答。油纸伞是生活的艺术,但生活需要柴米油盐。历史滚滚向前,油纸伞作为日常用具的角色已经悄然隐退。曾经是滇西和缅甸的宠儿,现在只适合观赏和收藏。

老人的媳妇说,一把油纸伞如果管理好,可以用十几年。然而,十年二十年后,兴阳村的油纸伞该何去何从?我们离开的时候,郑英海老人还在静静地画着他的伞,红花绿叶,指法坚定,眼神虔诚。

兴阳村的另一位手艺人刘永洲师傅,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上就幸运多了。作为皮影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刘师傅多才多艺。他不仅擅长舞台表演,还擅长制作和改进各种类型的皮影戏人物。他还擅长书画。传统的皮影戏在他手中获得了新生。

在出固东镇的路上,司机徐师傅给我们讲了所有关于腾冲的传说。窗外,蓝天,白云,洁白柔软的云朵像海浪一样,一步一步追随而来。田野里,放牛的老人仿佛来自历史。突然想起登机的时候还没有回复朋友。与科学技术一样激动人心的是,智慧始于田野。

在界头镇新庄村龙上寨村,腾冲先民的大智慧还在以手工造纸的形式延续着,人与自然通过古老的造纸保持着最简单的联系。

进入新庄村的村口,远远就能看到高黎贡山高耸入云,被大片的云雾所包围。水稻刚收割完,光秃秃的田野,秋玉米的黄绿色,向着无边无际的田野绽放。

龙尚斋,一个40多岁的大姐正从屋里出来,准备出门。她穿着一件深红色的外套,拿着一个手动喷雾器。当她看到我们时,她停下来了。黝黑的脸庞,带着田间的阳光和风霜,草帽下露出的额头,布满了紫色的光晕,那是亚热带太阳长期暴晒留下的痕迹。同行的熟悉她的人问:“为什么去?”大姐一脸淡定:“植物油菜。”

腾冲是云南的粮仓,地界是腾冲的粮仓。水稻收割后,村民们开始忙着种植油菜。再过两三个月,村里的油菜花就会开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那时候,它真的会是山下美丽的伊甸园。

在这个伊甸园里,高黎贡手工纸博物馆从村头开始,不引人注目地融入田野。这几年来,博物馆的木质墙壁经过日晒雨淋的冲刷,已经褪色。正如设计师韦利所说,天然材料看似有瑕疵的地方,也是它的优点——可以呈现本质。就像手工纸,看起来很粗糙,但它的纹理告诉你造纸的原料和方法。

我们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去。大多数村民忙于农活,没有时间抄纸,所以他们没有机会见证手工造纸的过程。好在在博物馆里,你可以了解到从浸泡、蒸煮、打浆、造纸到压榨、背衬、揭盖的详细的古代造纸工艺,这也是流传至今的蔡伦造纸。

新庄村的手工造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准确的时间记录。有一种说法是村里的龙姓祖先明朝从湖南来云南时带来了造纸术,代代相传。古老的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变得如此贴近,那些边缘粗糙的手工纸,可以清晰地看到皮纹的纹理和手工制作的自然痕迹。从这里出去的手工纸,一部分是书画爱好者买来写字画画用的,其余的大部分是用来做茶叶包装的。兴阳村制作油纸伞的纸张也来自这里。

陇上寨有50多户。如今,只有十三四户人家在手工造纸,其中只有一家主要从事造纸。还有的只是在地里忙活的时候,偶尔拿起家里的纸窗帘。生活本该有柔软的外表,生存却让人乖戾。我们能做什么?

十月的腾冲,雨季已经过去。傍晚的阳光穿透云层,留下最后一丝光亮。我看着夕阳渐渐西沉,心里感慨良多。无论是我人生的起起落落,还是未知的人生,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夕阳一样陷入沉寂。

但是那些被太阳暴晒过的手工艺品呢?会一起沉默,还是焕发新的生命?多年以后,云南的古纸,腾冲的皮影戏,腾冲的油纸伞,藤编...这些让岁月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最终会成为历史名词吗?我不知道。(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