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村镇的经济发展

工农业生产总值2001年5500万元,2006年9075万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1年466万元,2006年560万元,年均增长20%;财政总收入2001年220万元(其中农业税210万元),2006年203万元(取消农业税后),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2318元,2006年4032元,年均增长14.7%。2006年我镇在全市综合排名列15位,其中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两项工作进入全市前十名。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始终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大力实施“招商兴工,工业兴镇”战略。不断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和工作机制,改善软硬环境,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洽谈和外出招商活动。引进项目资金8000万元,其中工业园入园项目2个。江西丰远铸钢二期扩建项目正在准备建设,江西银鹰科技有限公司、竹业加工、饲料厂三个项目正在洽谈,2007年可望开工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一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农民政策性增收明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生态镇目标,实施“猪、沼、果”生态发展模式。开发南方早熟梨面积3600亩,年可产优质无公害南方早熟梨2160吨;以万头种猪场为龙头,辐射带动了我镇养猪业的发展,全镇百头以上养猪专业户达20户,农民增收明显。2006年我镇果业协会荣获“全市质量兴市”奖,南方早熟梨基地被省农业厅授与无公害果品产地,南方早熟梨被农业部授与无公害产品。三是交通条件得到彻底改善。落后的交通面貌曾一度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落后的交通条件,我镇制定了公路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在争取国家“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全镇公路建设资金“一盘棋”统筹使用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我镇公路建设路线长,人口少,资金筹措困难问题。修建农村公路达44公里。2005年,实现了市级拖铁公路丽村段12.7公里的全面油化。

从2003年开始,相继完成了丽村至龙潭村、老圩-礼坊村、老圩-游坊村、丽村-尚山村、丽村-龙兴村、樟溪-挂甲村及新老集镇引路8条长达37公里贯穿9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公路。投资72万元新修了丁家洲大桥,投资12万元改造维修了老圩大桥。四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实施“六大工程”为载体,按照“六改四普及”的要求,重点抓好了漆家新居、梅溪熊家山、甘溪中腰三个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做好了三个村小组的建设规划,制定了方案,同时,抓好了全镇18个村委会146个村小组的编制规划工作。试点村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政府、社会、群众多方筹资18万多元,按“三清三改”的要求,以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三个示范点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好转,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调控管理,重点对考坑水库、石溪大禾垅水库等6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维修清丰河尚山水闸、漆家水闸2座,对清丰河漆家险段进行了处理,对紫云山渠道进行了清淤,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修复,为我镇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安全度汛打好了坚实基础。六是农村电网全面改造。2004年,完成了全镇农村的电网改造。七是农民务工性收入明显增多。我镇每年在外务工人员5600多名,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力500多名,年实现务工收入4000多万元,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丽村镇以种植水稻为主,素有“赣中小粮仓”之美誉。种植业主要有南方早熟梨、药材、苎麻、丰产速生林、花卉苗木、高产油茶、花生、大豆、银杏等。养殖业主要有猪、鱼、羊、鸡、鸭等。已有两个国家级开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猪、沼、果”一体化生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国家林业部门的以樟树为主的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落户该镇。

丽村镇着力发展以猪、沼、果生态链和高产油茶、杨树、速生丰产林、花卉苗木等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农业。栽种南方早熟梨6000亩,兴建丽新万头种猪场,同时着力壮大以早熟梨为主的林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实行“猪、沼、果”链式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放型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为丽村镇注入了动力。到2008年9月底,丽村镇实现财政收入276.8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2.5%,同比增长60.1%,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财政税收任务。

丽村镇里组建了丽村养猪协会和果业协会。以四川圣迪乐村万头种猪场为龙头企业,带动了丽村镇养猪业成规模迅猛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鸡、鸭、羊等其他畜禽养殖业,并采用生物技术回收畜禽粪便,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丽村镇还大力推广和兴建生态型沼气工程。畜禽粪便处理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畜禽粪便资源的利用率,也从源头上控制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丽村镇背靠山区,交通便利,山林水利资源丰富。

旅游景点有金华山仙院、竹山自然保护区、古汉墓群。 2008年,成功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仁和木业,生产高档夹心板。

在精品陶瓷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的情况下,丽村镇把主攻目标从陶瓷主业转向配套产业,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率高、对经济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完善陶瓷产业链条。投资2亿元的华雅包装已动工兴建,同时,丽村镇还与万兴颜料、博德精工等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