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在电商平台上应该找什么标志?

看包装上有没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不仅应与外文完全一致,还应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名称、成分、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指南、生产、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中国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第二,看有没有激光防伪的“CIQ”标识。“CIQ”是“中国检验检疫”的缩写。自2000年起,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统一加贴防伪标识。如果没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第三,看产品条码。代码是唯一的,要求一个商品项目、一个制造商或一个国家(地区)只有一个代码。商品项目、生产厂家、国家(地区)一旦确定,就永远不会改变。而且商品条码中的一组数字必须与国家(地区)、生产厂家、商品相结合,这个商品项目编码可以保证商品的代码识别在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是特定的、唯一的。如前缀码“471”为中国台湾省制造,“84”为西班牙制造,“000-019,030-039,060-139”为美国制造,“690-695”为中国大陆制造。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应拒绝购买没有条形码的食品。

第四,看经销商是否有进口食品的健康证。该证书由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证书应注明进口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批号。只有货证相符,才能证明食品是真正合法进口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热衷于进口食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仍然认为拥有全外文包装才是真正的“原装进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此,陆洋提醒消费者,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只有贴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才能入境销售。因此,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属于非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食品标签就像是食品的一个窗口,消费者需要通过中文标签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中文标签信息不全、零售商随意标注中文标签等违法行为,严重干扰了消费者对正确、合适产品的选择。陆洋提醒消费者,国家要求进口食品提供中文标签,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了解配料表、保质期日期等信息,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购买。比如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消费者,或者乳糖不耐受的消费者,可能会购买不适合自己食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