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玻璃瓶装,有大有小。有人知道是哪一年生产的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五粮液酒瓶

简易折肩陶酒罐,罐体有大有小,约为梯形,小口,褐色。身高16.5cm,口沿略外翻,口残,内径1.5cm..斜折肩,直径8.2厘米,底径7.1厘米。容量为1斤。粘土是通过烧制制成的。20世纪20年代末,利川永酒厂生产的五粮液白酒是装在陶罐里卖的。坦克上的商标是长方形,白色光面纸和彩色套印。图案左上方呈三角形,从右至左印有“四川省徐州地区北门外顺河街陡坎子利川永大曲车间五粮液制造部”字样,斜体,红底白字。之后,有一个印章,杨雯印章的脚本是“李传勇”。中间部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上面有高粱、玉米、大米五种纹路图案。右下部分为红底三行白字的三角形,即“Chan Suifv北门出街Sie Kan Hou Li chuan rin We Shwswufonqfusa Wu Lion Ieanutact”,是上部分“四川省苏州府北门外顺河街利川永达大曲车间附属五粮液制造部”的英文翻译。此商标为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绥江周俞林先生设计,徐州府中山街铁石斋印制。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五粮液”商标实物。这个商标有产品的原料和产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中英文结合。可见,五粮液不仅注重产品质量,也开始注重产品宣传和包装。这个酒坛是李传勇前东家邓子君的儿子捐的。现藏宜宾博物馆。五粮液的直接前身叫杂粮酒。“杂粮酒”最早出现在明初宜宾市的“文德峰”烂宅。其秘方由宜宾名酒烘烤师三前六代独创,称为“陈秘方”。这个秘方不是儿子传给女儿,一定要在死前传下去。因此,大约需要60年才能传递给一代人。同治八年(公元1869),陈三去世,因无子嗣,不得不传给弟子赵。此后又改为“李传勇”。1928,传给邓子君。1929年的一天,邓子君到宜宾县团练局雷局长家吃饭,赠送了几瓶自家作坊酿造的“杂粮酒”。客人们品尝了葡萄酒后,纷纷称赞。清末举人杨慧泉说:“叫‘杂粮酒’似乎俗了些,这种酒是用五种五谷的精华酿制而成,简单地叫‘五粮液’。五粮液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