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江源散文

老通州人会记得通州历史上的三宝:万通的酱豆腐,大顺斋的糖火,萧楼的烧鲶鱼。

你一定要问,这三宝在哪里?你可以问,以前在我们家附近。

过去,我家住在回民胡同西端的38号院,是三宝通州的近邻。他们之间最远的距离有五六十米,最近的有六七米。

院子对面是大顺斋糕点厂,门市部在回民胡同西口斜对面(西街东口北角)。回民胡同西口的南角是萧楼饭店,是萧楼饭店的特色。说起万通的酱豆腐,当然离不开万通的酱园,店就在大顺斋糕点厂销售部斜对面。

一,大运河独特的文化符号

据记载,1918年(民国七年),通州回族马兆丰先生独资创办了清真万通酱园,实行“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自行生产销售。三卷首的孩子在通州老城区南大街北角,回民胡同西角的马路东边。加工厂原来在47号,原回民胡同(现在民族小学所在地)。

万通酱园主要生产经营豆腐脑、酱油、黄酱、酱菜、醋五大类几十个品种。1956公私合营时,大小罐规模达到780个,员工35人。在泡菜季节,雇用临时工。

当时万通酱园生产的豆腐脑原料来自绍兴。从万通酱园初期到1928,豆腐脑的原料还是通过运河水路运输。当时虽然已经废除了漕运,但运河依然畅通,沿河仍有不少船夫以造船为生。后来酱油和豆腐的原料都是用火车运过来的。

1956公私合营后,万通酱园并入通州糕点酱园产业总部,后并入西海子通州食品厂,另建酱菜车间。仍以万通酱园为主体,保留了万通酱园产品的生产工艺、传统风味和独特特色。1960通州食品厂酱菜车间迁至通县果园227号,成立腐乳车间。后来又有了酱油、咸菜、黄酱、米醋的作坊。1967通州食品厂酿造品车间全部搬迁至通县果园227号。5年后,通县酒厂成立(1997更名为通州酒厂),隶属通县供销社。1999 9月1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贸易部批准,通州啤酒厂被认证为中华老字号。

21世纪元年,通州酒厂迁至歙县经济开发区,继续生产“原宪”牌酱油、米醋、黄酱、腐乳(酱豆腐、臭豆腐)、粉条五大系列产品。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原宪食品酿造有限公司,据说公司更名前就想在工商局注册“万通”这个老字号,只是因为国内已经有单位注册了,所以才注册了“原宪”这个商标。2011年5月,公司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并颁发牌匾和证书,成为大运河文化的又一独特标志。

二、万通酱园四大高手

说起万通酱园,就不能不说创始人是马兆峰先生、杨、丛、高振声先生。

马兆峰先生是回族,家住通州。他在通州有很多生意,是通州有名的开明人士。他省吃俭用,心地善良,扶贫济困,乐善好施,赶上大斋节和过年,经常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回族同胞。

我曾经就读的通县民族小学,原名“木光小学”,创建于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冬。是由中国穆斯林联合会通县分会会员金向京、津、冀、等地的回族群众募捐发起,马兆丰先生个人捐赠房产。

1949后,马兆峰先生当选为CPPCC通县委员、县人大代表。

他在通州的回族居民中很受尊敬。他曾担任通州清真寺的乡长老,向清真寺捐款并记账50年,直至去世。

马兆丰先生创办“万通酱园”后,疏于亲自经营,仍忙于社会公益事业。所以他懂得经营,懂得管理大掌柜给他经营。从1918创立到1956公私合营,万通酱园由杨、丛、高振声三大掌柜掌管,他们始终没有出面。到了年底,分配是“东三组七组”,这在当时的私企中是非常少见的。

第三,小诸葛高振声

高振声出生于1910年9月。他是回族,通州商界名人。1949之前是通州商会会员。曾任萧楼酒家经理,后被马兆峰先生聘为万通酱园最后一任经理。

我和高振声很熟。可以说我是在他的注视下长大的。那时候我家离万通酱园很近。去店里买东西,经常听到高振声。

1984年7月至今,高振声担任第六届、第七届CPPCC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他也是民建通县支部的成员,住在通州镇安家园22号。那时候,在CPPCC会议上,我们也很普通。

2017165438+10月29日,我的小学同学高夫妇从石景山来到我家。我们谈到了马兆峰和高振声。高告诉我,马兆峰是他舅舅,高振声是他舅舅。

据一位熟悉高振声的朋友说:“高振声头脑灵活,懂得经营,善于管理,人缘非常好。他被人们称为小诸葛。”

四、每天开板和闭板

万通酱园每天早上八点“开门”,天黑才“关门”。“封板”是用许多长方形的木板盖在门窗上制成的。板的上边缘有两个对称的孔,下边缘中间有一个孔。对称的门框和窗框上有固定的铁钩,下缘中间有孔。“合板”时,将木板依次挂在框架上方的两个铁钩上,木板底部用特制的粗钉子穿过孔,钉子另一端有孔。封板后,业务员返回店内,将销子依次放入粗钉的孔中,使板固定,完成“封板”,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第二天开门,然后把这些木板搬走,这叫“开板”。

每次“封板”后,高振生和同事们都会忙上一阵,用碱水和刷子把两寸多厚的木质台面刷一遍,再用清水刷几遍,擦得干干净净。冬季对店内高度超过1米的煤球炉要用活煤浆堆起来,然后第二天上班前开炉,用火筷子和火钩吹炉,加新煤。炉子没日没夜的开着,店里总是暖暖的,顾客来买东西都会觉得很温暖。

第五,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我清楚的记得万通酱园卖的是油盐酱醋,各种咸菜,豆腐脑,臭豆腐,面粉,碱面,调味品。

一进店,映入眼帘的是水粉广告、货架、木质柜台、钢秤、台秤、算盘、检蛋灯箱、地秤、大油桶、酱筐等等。

东墙的货架上是粉丝、粉条、干海带、瓶装北京熏醋。架子下面有大缸和小缸,里面装着酱油、米醋、黄酱、豆酱、芝麻酱,散装出售。柜台上放着几个青花瓷盆,里面有咸菜、腌黄瓜、腌八宝菜、麻辣萝卜干、五香萝卜干等等。

那时候没有细盐,只有大盐。居民买回家,都要用菜刀砸碎,然后用擀面杖擀开,留着做饭吃。咸菜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来买腌雪利红、大盐芥末疙瘩等咸菜。

黄酱、豆酱、泡菜等。都装在荆条筐里。在店里购买商品后,打开筐的包装,黄酱、豆瓣酱、咸菜等。分别装在坛子里或者青花瓷盆里卖。筐的形状与现存的保定咸菜筐相似,比凳子高,直径约半尺。

尤其是闻名天下的万通酱豆腐,质地细腻,清香扑鼻。它不仅在北京享有很好的声誉,而且在JD.COM的八个县都很畅销,即使是走大运河水路到通州的商务旅客也喜欢它。

我家老祖儿,爷爷和四爷都喜欢吃万通的酱和豆腐。我四爷曾经跟我说过,他年轻的时候经常从北京来通州给我家老祖儿买万通酱豆腐和咸菜,他就那么好。豆腐脑买回家炖肉,涮羊肉,早餐。京剧名家谭鑫培的孙子谭世英和我叔叔来通州的时候,也喜欢吃万通酱豆腐和咸菜。我奶奶在通县的那些年,经常吃万通酱豆腐或者臭豆腐。初中毕业失业的时候,去邯郸永年县外婆家,带了一大箱从万通酱园买的酱油豆腐、臭豆腐、咸菜、酱油。

70年代末,万通酱园及周边门店被拆除,临时搭建简易平房。街对面的大顺斋糕点店拆迁后,搬到了其中一间平房里。1987,那些简易平房也拆了。很多年后,华联百货在那里建成,一直到现在。

说到这里,你一定要问,为什么超市里看不到原宪酱豆腐和原宪黄酱呢?我和你有同样的想法,我也想了解一下,所以我从电脑上搜索到了北京原宪食品酿造有限公司设立的商店,它位于果园附近的大福源小区底部。

20多年没吃过万通的酱油豆腐了。本文写作期间,我去了一家专卖店,连采访带购买。

店里有很多人拿着不同容量的瓶子、水桶和钢锅,煮酱油和醋,买黄酱和咸菜...我问排队时间,有的人来自房山、门头沟、海淀、密云,有的来自河北大厂、三河。女售货员和收银员忙得不可开交,我的面试断断续续。收银员宋亚平告诉我,这里每天都很忙。

还排队买酱、黄酱、酱油、酱豆腐、臭豆腐、粉条,整整一塑料袋。这几天粥、炸酱、炒菜什么都试了,还是当年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