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数据

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波罗。

宁夏滩羊——中国特有的袭皮羊

中国特有的稀有蚕种——野蚕

白头叶猴,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扬子鳄,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中华鲟,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野生朱鹮,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大熊猫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野外,它们生活在海拔1500-3500米之间的高山深谷中茂密的竹林里。由于季节、植被类型、地貌、食物、水和气候的综合影响,它们活动的海拔高度是不断变化的。大多数大熊猫生活在湿润凉爽、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环境中,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它们没有固定的栖息地,喜欢独自行动,四处游荡。只有在发情期才会有雄性和雌性在一起。它不会筑巢,栖息在树洞、岩洞或树下的草堆里,早晚出来觅食饮水。其余时间会睡眠、视觉、听觉迟钝,行动迟缓。但它可以快速灵活地爬上高大的树木,游过湍急的河流和小溪。熊猫的主食是各种竹子,竹笋是熊猫最喜欢的食物。性成熟年龄一般在5-7岁,每年3-5月发情怀孕5个月左右。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全盛时期,同时期的植物大部分已经灭绝,因此被称为“活化石”,仅存127只大熊猫。大熊猫的生存状况长期以来一直为世界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

2.朱鹮,也被称为朱鹮,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它生活在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区,涉水于附近的溪流、沼泽、稻田,漫步于小鱼、螃蟹、青蛙、蜗牛等水生动物,食昆虫。在高大的树上休息过夜,喜欢群居,秋冬时三五成群游荡到低矮的山地和平原。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2-4粒。父母双方都孵了又孵,小鸡大约30天后破壳,孵化40天后离巢。朱鹮分布在亚洲。过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苏联南部。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其野生种群锐减。到了20世纪70年代,野外已经没有了踪迹。中国鸟类学家经过多年调查,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和各县重新发现了朱鹮,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种群。

3.华南虎华南虎属于食肉目,猫科动物。它主要生活在森林、丛林和杂草丛生的地方。它没有固定的巢穴,活动面积特别大。它能走50多公里。它是夜行动物。白天休息,早晚活动最频繁。它擅长游泳,不会攀爬,捕猎勇敢,喜欢单独行动,视觉和听觉极其发达,脊椎关节灵活,行走时能收缩爪子。一顿饱饭之后,可以持续好几天。冬天是发情期交配。孕期约100天,每个孩子生2-4个宝宝。平均寿命20年以上,性成熟年龄3-6岁。华南虎为中国特有,历史上分布广泛。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数量急剧下降,在野外调查中相当少见。现在存活的有20-30只,由于数量少,繁殖难度相当大,所以华南虎的保护难度相对较大。

4.白暨豚属于鲸目海豚科,是中国长江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海豚之一。类似海豚,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它的生活范围以前是从三峡到长江口,现在只限于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江心洲和海滩。白鳍豚的饮食很单一,只吃鱼。长江中下游的一些鱼类,如鲤鱼、鲫鱼、鲢鱼、青鱼、鳙鱼、草、鳊鱼、鲶鱼都是它们的食物。食用鱼的种类没有选择性,但大小有选择性。两年配种一次,春季发情,性成熟4-8岁,怀孕10-11月。白暨豚的数量很少。由于其生活水域污染等问题,其保护亟待加强。

5.亚洲象亚洲象是长鼻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它生活在热带地区,经常游荡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谷、河流、竹林和阔叶混交林中,群居生活,每群有几头或几十头。一只成年公象是群体的首领,没有固定住所,活动范围很广。大象非常聪明,容易驯化,记忆力也很好。在野外,大象对破坏生存环境、伤害同伴、冒犯尊严的挑衅有自卫和报复行为。大象的性成熟年龄约为12岁,妊娠期为600-640天,每个胎儿产下1个后代,寿命为50-60岁。大象通常在早上和晚上活动。如果晚上明月当空,它们也会出来觅食。大象动起来往往势不可挡,视力差,但嗅觉和听觉很好。现在野生亚洲象很少,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驯养象和大象很多。我国野生大象仅分布在云南省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它们屡遭猎杀,危害十分严重。

6.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猴科,是中国特有的猴子。它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在海拔高的山区活动,冬季下到较低的地区,喜欢群居,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成群游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敏捷,跳跃如飞,每组有雌有雄,有老有少,由一只强壮的成年雄猴——猴王带领。群体中的个体很少互相争斗,照顾弱小的猴子,特别喜欢抢幼崽。金丝猴在野外的食物种类非常广泛,以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花朵、果实、皮肤甚至根、枝为食。它的性成熟年龄在4岁左右,母猴的性成熟年龄稍早。每年夏天,她分娩,妊娠期约210天,每个胎儿有1个后代,至少有2个后代。金丝猴有三个亚种:四川金丝猴、云南金丝猴和贵州金丝猴,分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贵州范静;云南西北部和西藏西南部。在各自的主要栖息地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持续快速减少。

7.长臂猿属于灵长目吉卜科,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用两只长臂和钩状的手将自己悬挂在树枝上,像秋千一样向前摆动,移动迅速而准确,偶尔在地上行走。在地上行走时,他看起来很滑稽,身体半直立,手臂有时弯在身体两侧,有时抬起头,摇摆着行走。营地家庭生活,通常3-5人只为一组。喜欢唱歌,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成年猿先唱,最后全部唱完,声音悠长悦耳,几里都听得见。在野外,信息是通过唱歌相互传递的,所以人们模仿长臂猿唱歌,很容易抓到长臂猿。长臂猿是杂食动物,以嫩枝嫩芽、树叶、果实、花朵、昆虫和鸟蛋为食。长臂猿从不筑巢,在树上睡觉休息。幼猿8-9岁性成熟,冬季产仔,怀孕7个月,每胎产一只。长臂猿有几种,现存数量很少。因为人类的开垦,长臂猿的栖息地大大减少,所以长臂猿的数量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减少。为了保护这些濒危动物。中国在各种长臂猿的栖息地附近建立了保护区。

8.扬子鳄属于鳄鱼,鳄科,是体型较小的鳄鱼之一,也是一种比较耐寒的温带鳄鱼。扬子鳄在河流、湖泊和池塘中打洞生活。它们很凶猛,喜欢群居。它们由大小相似的个体组成。它们用肺呼吸,可以潜水,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出水呼吸,否则会窒息。扬子鳄是温血动物。吃饱喝足后,它经常爬到岸边晒太阳,张开嘴调节体温。它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即使在雾天或夜晚,它也能看见周围的东西,夜间活动,觅食,冬眠。在自然环境中,扬子鳄以蜗牛、小鱼、虾、螺、蚌等水生昆虫为食,偶尔也吃鸟类、啮齿动物和兔子。6月发情交配,7-8月产卵,每窝可产20枚以上卵,卵产于草丛中,杂草覆盖,由雌鳄守护,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60天左右。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三省交界处。扬子鳄濒临灭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幼鳄的高死亡率。

9.斑海豹属于海豹科的鳍足目。它是一种生活在寒温带海洋的水生哺乳动物。除了产卵、休息和蜕皮季节需要去冰面、沙滩或岩礁,其余时间都是在海里游泳、觅食或玩耍。性情温和,喜欢群居。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和头足类也有食用。斑海豹冬天在冰上分娩。当冰融化后,幼崽开始在水中独立生活,繁殖季节不会群集。幼崽出生后,它们组成一个家庭群体。母乳喂养后,家庭群体结束,少数推迟了繁殖季节的个体不得不在海岸沙滩上分娩。近年来,由于人工捕捉、栖息地污染等原因,斑海豹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国内动物园一直没有斑海豹繁殖成功的例子。因此,斑海豹的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10、叶猴叶猴属于灵长目,猴科,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猴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石灰山的灵长类动物。海拔1000米以上也有少数叶猴,悬崖、深溪、峡谷等复杂地形为其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营地家庭群体生活,群体不大。占据一定面积,经常以悬崖边的山洞为家,有固定住所。行动迅速,胆小,耐热耐寒。成熟的野果为主食,常吃树叶、花蕾、鸟蛋、昆虫等小动物。繁殖季节不明显,一般在2-3月,妊娠期约160天,8-9月生宝宝,然后宝宝1。

11、雪豹雪豹属于食肉目,猫科动物,长相酷似豹,是所有猫科动物中最漂亮的。雪豹是典型的高山动物,常年生活在雪线附近。冬季生活在海拔2000-3500米的地方,夏季活动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区,即雪线以上,故称“雪豹”。它从不去低山区的丛林或草地,生活环境多为空旷多石的地方,有固定的巢穴,站在岩洞里,多成双成对栖息。它是夜行动物,很少在白天出来,在黄昏或黎明时最活跃。天性凶猛,行动巧妙,善于急速跳跃。狩猎时以猫特有的伏击狩猎为主,短距离快速狩猎为辅。捕食各种野羊、岩羊和鹿,或以旱獭为食,有时还会袭击牦牛,咬掉队伍的小牛。雪豹性成熟年龄2-3岁,1-3月,5-7月产仔,每胎2-4只。雪豹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等省,少量在野外。但是在动物园里,雪豹的繁殖已经成功,这对这个物种的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

12.黑颈鹤是鹤目中的大型涉水鸟类,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类。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分布区域较窄,除青海省外,西藏南部和四川北部。由于其生存条件恶劣,幼虫死亡率高,野生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国际上已被列为急需拯救的濒危物种。黑颈鹤栖息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它们通常生活在沼泽、湖泊和洪泛平原。它们以绿色植物的根和芽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昆虫、青蛙和鱼。早春三月,黑颈鹤群体离开冬季的云贵高原,向北飞向青藏高原的草甸和沼泽地区,开始成双成对的繁殖。它们在沼泽地区地势较高的草丘或泥丘上筑巢,每个巢产1-2枚卵,孵化期为31-33天。10年9月至6月,黑颈鹤离开繁殖地,向南方迁徙。由于其抵御天敌和保护幼鹤的能力较弱,带到越冬地的幼鹤少之又少。

你满意吗?我不确定我在问什么。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