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春天的主题
30年来,覆盖全市的高校培养了近700万学生。
30年来,“校园之春”始终坚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品位高尚的特点,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历练,实现了活动形式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活动覆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引领校园时尚到引领青年时尚和社会思潮的跨越。
30年来,“校园之春”覆盖了全市所有高校,沐浴了近700万学子,培育了歌手大赛、校园辩论赛、创意设计大赛、师范生素质大赛、主题论坛等近30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养了一批批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成就了一代代学子的梦想。
用主流价值观引导年轻人,用青春旋律吸引年轻人
据了解,“校园之春”活动一直高举理想大旗。通过举办“学习十六大,践行三个代表理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论坛、绿色环保论坛、“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征文比赛、“好书伴我行”经典诵读活动、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创业英雄进校园等活动,
除了在价值观上引导年轻人,还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用青春友爱的旋律凝聚年轻人,用时尚的风格吸引年轻人,突出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组织校园歌手大赛、团体操表演、青少年啦啦队大赛、活力舞蹈大赛、街舞大赛、DV短片大赛、校园MTV大赛、欢乐电影节、未来外语才艺形象大赛、“洋”学生精彩秀、“我塑造自己”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等活动。
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用新奇的想法激励年轻人
同时,“校园之春”还组织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与设计大赛、超级应用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科技青年的未来”新世纪论坛、实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大学生21世纪论坛、西部大学生艺术作品邀请赛、“主持人大”等活动,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青年,用实践锻炼锤炼他们。
除了用传统方法引导青年学生,还充满了创新精神。通过举办重庆摄影大赛、视觉艺术展、“城市拼图”数码摄影大赛、校园新形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主题博客设计大赛、CRBT创意大赛、原创音乐会、品牌校园媒体龙虎榜评选、研究生才艺大赛、生活学习大赛等活动,运用新颖的理念,
今年的“校园之春”将会掀起一股红色浪潮。
30个春夏秋冬的积淀,成就了“校园春天”的文化品牌,书写了一部辉煌的史诗。2011年是“校园春天”30周年,中国* * *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此,“校园之春”将继承和发扬“五四”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全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与重庆“314”总体部署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文化和校园建设,成为“五个重庆”
回望过去,见贤思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校园之春”活动将始终牢牢把握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不断深化活动内涵,努力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引领校园文化和时代风尚,更加贴近党政工作中心,切实服务青年成长。
据团市委介绍,第三十届“校园之春”将以“我与祖国奋进,我与重庆发展”为主题,通过举办动漫设计大赛、书画摄影大赛、“我与校园之春”征文活动、党史知识竞赛、“未来经理人”创业设计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活力舞蹈大赛、“感动校园人物”等活动进行评选。
文化引领青年,青年创造文化。展望未来,我市高校团委将继续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把“校园之春”雕琢成我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闪亮品牌,打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培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捷径,搭建展示大学生青春风采的理想舞台。让这枝“盛开在祖国西南的校园文化奇葩”永葆生机,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