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初创企业有哪些融资方式?

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在现有的金融资源下,创新信贷业务,扶持政策,练好企业内功。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第三方的风险分散作用,理顺信贷融资关系,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发展。

(一)练好内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过了低工资、低附加值、依靠消耗劳动红利的时代。小微企业要想有效利用各种融资方式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一是建立有效的自我积累机制。没有自我积累动力的企业想通过外部资金来源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自我积累机制的建立要从建立自身的资产信用入手,建立守信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小微企业才有资格在资本市场融资。要做到这一点,小微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坚持差异化战略和品牌建设,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不断优化企业产品结构。第四,围绕核心业务,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真实的财务报表,积累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企业多渠道融资能力。第五,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政府的各种优惠服务。只有这样,小微企业才能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危机,做大做强。

(2)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未来,商业银行仍将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各地区商业银行要树立“以贷立行”的理念,创新信贷管理体制,科学合理设置小微企业信贷机构,增加信贷投放。

1.完善制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管理部门,提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中小商业银行和新兴金融机构要抓住当前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机遇,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做大做强本地区小微企业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自身加快发展。第二,在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规模应侧重于效率和成长性,以相对消除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歧视,并根据企业所处地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三是强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制度,完善信贷人员考核制度,平衡激励与约束,调动信贷人员防范风险、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台州银行、泉州农商行等一批“小”银行,将小微企业的“短板”作为自己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探索小微企业信贷科技体系。泰州银行实施的信贷科技系统总结为16字:“入户调查、眼见为实、自编报表、交叉核查”,强调客户经理与小微企业客户的面对面接触,用“脚勤”客户经理还会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以不同的方式交叉核查各类信息。遇到个体户,甚至会被要求当场查看收银台或钱包里的现金,以核实营业额。通过这种深入细致的了解,客户经理才能确定贷款。2008年以来,台州银行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确保小微企业客户资金链不会断裂。到2012年6月,该行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超过6万户,每户都有贷款。

余额46.5万元,其中贷款500万元以下客户占99.5%,贷款金额占比84.9%。从* *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队伍的现状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中只有信用社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大厅,* *银行、* *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初具规模,职业经理人总体上还不够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推动区内商业金融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职业经理人,在营业部等基层部门配备小微企业信贷人员,满足小微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同时,做好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努力创新商业模式。

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技术进步理论。该理论认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是推动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新技术的出现是保证金融创新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小微企业多,行业分布广,信贷周期短,贷款金额小,频率高,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抵押物和担保方式较差,客户信息收集困难。因此,驻地商业银行应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理解和容忍小微企业发展的“不规范”,创新业务模式,制定适合小微企业融资业务需求的业务流程和评价标准。一是着力推进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商标使用权、农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

方式。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小贷”、小微企业债权集合信托、“创业通”、“快贷”、循环贷款等多种信贷创新产品。大力推广“抱团增信”、“网络联保”、“桥隧模式”、“信贷工厂”等多种金融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长期互动”和“* * *共同监管”假说是美国学者Banerjee等人(1994)提出的,是针对小型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业务而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支持小银行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原因是小银行一般服务于一个地区,对当地经济情况和当地小微企业情况比较熟悉。长期的业务往来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有监管”的假设更适合合作小银行。这个假设认为,即使银行不能完全了解小微企业的情况,合作组织中的小微企业也会出于自身利益对小微企业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往往比金融机构更有效。小微企业规模小,单个企业承担融资风险的能力低。但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形成担保联盟,进行相互融资。合作担保一方面可以放大担保机构的担保倍数,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振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的信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此而言,位于* *市的* *小微企业家创业俱乐部是* *银行在“长期互动”和“用* * *”监管的假设基础上创新经营模式的一种方式,适合自身发展。该行依托企业家俱乐部,提出了“小微企业”、“商户融资”的概念,并将其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案命名为“商贷通”(指小微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人为“商户”)。在那些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区域优势明显、受经济波动和通胀影响较小、商业周期稳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知名度较高的行业,紧紧围绕“商圈”、“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开展批量系统开发和授信。具体来说,通过区分不同的业务集群分为单家营销和批量开发两种模式,其中基于集群的批量开发模式更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俱乐部成立两个多月以来,发展会员* *人,授信* *户* *亿元,实际放款* *亿元给* *户。* *银行针对乡镇小微企业的“村长贷”,* *银行以社会闲散资金为主要内容的“互助社”,以及* *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设计的贷款额度在*万元左右的“贷款”,也正在积极设计论证中,即将投放市场,可进一步缓解*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3.保险与信用担保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信用风险是银行不愿意给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保险机制的引入可以为银行提供贷款偿付能力保障,从而直接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

开发环境。保险业要想发挥社会保险管理的作用,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至少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探索信用风险管理。将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引入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信用水平。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和服务。通过产品创新和深度服务,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险服务。第三,要坚持加强与有关各方的合作。建立保险机构、信贷机构、小微企业之间的合作激励机制,让大家共同健康发展,* * *分担市场风险,* * *享受市场信息,* * *分享市场利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发展,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一份保险服务。

4.借助民间资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 *公民资本存量丰富,发展迅速。可以利用民间资本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主要以* *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形式参与信贷业务,但* *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空间有限,发展方向需要引导。二是要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规范现有的各类民间融资方式,逐步形成一套制度,作为民间融资相关行为的指导依据。三是要加强对创新型地方金融组织的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和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四是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五要严厉打击金融传销、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暴力讨债等非法金融活动,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