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健康提示

5438年6月+10月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

元旦、春节在6月5438+10月庆祝,同样处于“天寒地冻”,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处于高峰期;两节期间聚餐增多,“年货”加工储存不当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隆冬时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病情加重,发生气体中毒。另外,寒假临近,学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青岛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做好防护,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防止慢性病加重,警惕煤气中毒和意外伤害。

01,坚持预防“疫情”

目前,新冠肺炎的感染发病率很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也处于高峰期。同时,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活动增加,将增加新冠肺炎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疫情防控政策虽有调整,但个人防护不能放松。

1.坚持个人防护。无论是否感染,广大市民都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在家的感染阳性者恢复期,要经常保持室内通风,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消毒,采取分餐制,非必要不要外出。

2.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当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新冠肺炎感染症状时,应优先考虑居家观察和对症用药,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影响他人。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残疾人。如果症状加重,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非紧急情况不要拨打急救热线120,确保紧急救援通道畅通。

3.科学合理用药。建议广大市民不要囤积药物,理性购药,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避免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选择取得《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买药品和口罩,不在未取得经营资质或无法提供经营主体信息的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

4.积极接种疫苗。市民朋友应积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这有助于降低感染后重疾和死亡的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的保护。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应完成全程接种,并尽快进行加强注射。

5.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市民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规律的作息,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睡眠,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6.保护重点人群。当有感染风险时,要减少与家中中老年人的接触,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疫情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残疾人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前往时应全程佩戴口罩。疫情期间,不建议老人、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长途出行。

02、谨防“病从口入”

在这两个节日期间,与亲戚朋友聚会、外出就餐等活动。会增加,也会集中采购大宗食品,做大量菜品。采购、加工、储存环节稍有不当,就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为了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想提醒大家注意:

1.关掉原材料。购买包装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购买鲜鱼、肉类、海鲜等食品时,应尽快冷藏,不要在外界环境中放置太久。“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绝对不能买吃。采购冷链食品时,注意个人防护,对外包装进行消毒。

2.关闭处理。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饭、吃饭前洗手,接触生鱼、肉、禽后再洗手。做到生熟分开,熟透蒸透。尽量不要吃生肉、海鲜等食物。

3.关闭存储。分区域存放,保持厨房通风清洁,必要时对环境和餐具、炊具进行消毒。不鼓励吃剩菜剩饭。如果有剩菜,要及时冷藏。如果你想吃隔夜饭,你应该把它们加热并彻底煮熟。记住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不要在冰箱里存放太久。

4.关掉好饭。节日期间饮食合理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拒绝吃野味。外出就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不要在无证摊贩就餐。买菜和外出就餐时,应索要并保留相关票据,以便追溯调查中毒原因。

03、防止慢性病的加重

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是各类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人群。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冬季也容易复发。专家提醒,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积极防治流感、气管炎等冬季易发疾病,预防并发症。

2.注意饮食。天气冷了,人们习惯用大鱼大肉滋补,高热量食物吃多了。人们要多注意少盐、少油、少糖,多吃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冬天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戒烟限酒。

3.经常量血压,及早控制。高血压治疗的原则是“降压达标”。患者不要随意服药,更不要停药。他们要多和医生沟通,按照医嘱调整药物。

4.控制血糖。糖友要注意学习糖尿病知识、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的管理。其中,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辅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

5.适当运动。以室内运动为主,运动时间不宜过早,避免寒冷刺激,早上八九点太阳出来后运动为佳。如果天气为轻度污染,应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

04,警惕煤气中毒

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烧煤/木炭取暖、吃木炭火锅等。,而在寒冷天气关闭门窗,容易导致室内一氧化碳积聚,导致中毒悲剧。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症状有: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唇上出现樱桃红、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模糊、感觉迟钝、出现幻觉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1.燃气热水器或燃气、燃煤、燃油设备不宜放置在家庭成员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的地方。宜经常通风,门窗留一定缝隙,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2.使用煤炉取暖时,睡前烧完煤,不要盖,煤炉上安装烟囱并定期检查,防止堵塞或漏烟。

3.不要在门窗紧闭、有空调的车里睡觉。车停下来千万不要开空调,千万不要把所有的窗户都关上。

4.火锅店等餐饮场所和加工场所要通风良好。

5.一旦发现类似煤气中毒的病人,及时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将病人移离中毒地点至通风处,解开衣领后及时送医院抢救。

05、防止意外伤害

寒假期间,学生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很难得到到位的照顾。由于运动和平衡能力较弱,老年人在雨雪天气也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最常见的是跌倒/摔伤、烧伤、交通事故、溺水、鞭炮、动物伤害等。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严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加强防火、防电、防溺水教育,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电、水。

2.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防止孩子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到河流、池塘、水库等地玩耍或滑冰,以免发生溺水事故。不要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在非禁放区燃放也要注意安全。

3.老年人在雨雪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时慢慢走,穿防滑鞋,手不要插在口袋里,必要时使用拐杖。上下楼梯、扶梯、台阶时要特别注意慢行、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