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粽子简介

在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海南人有“洗龙水”和泡药浴来清理祖先的习俗。炎热的海岛夏天,人们泡个热水澡后用艾草、薄荷等草药祭祖,然后一家人团聚剥粽子吃团圆饭,可谓是海南岛的夏日风情,而因“洗龙水”而拥挤的沙滩,则是夏天大陆所没有的景观。海南端午节的粽子和大陆的不一样。它由包裹成方形圆锥体的柊树叶制成,重约半公斤。糯米里有咸蛋黄,叉烧,猪肉,猪蹄,咸鱼等等。当它被剥开时,它首先有柊树叶和糯米的香味,然后是肉和蛋的香味。虽然海南也有碱水加白糖加豆沙的粽子,但是海南人最喜欢最推崇的,或者说他们对粽子的印象是海南岛产的海南柊叶(俗称茄子柊叶、冬叶或粽子叶)包裹蛋黄和猪肉馅的咸粽子。对于海南人来说,这就像北方人在春节不吃饺子,在端午节不吃柊叶包着咸蛋黄的粽子一样。端午节期间海南岛各地都会做粽子,其中最著名的是三种粽子,分别是定安粽子、洛基粽子和瑞溪粽子。定安粽子,形成于明代,是海南三大名粽子之一。定安粽子分为糯米做的糯米粽子和籼米做的籼米粽子两种。原料为海南柊叶(即茄子的柊叶和姜科的柊叶)。将采集的柊叶煮熟晒干做成粽子叶,然后将纯白糯米泡软,糯米和猪肉用簸箕沥干。一般猪肉分为七份瘦肉和三份肥肉,米饭用盐、香料等调料调制。将事先洗净的柊叶铺好,铺上一层猪肉、咸鸭蛋和米饭,然后小心包好,放在锅里煮10个小时左右才出炉。制作工艺很讲究。目前定安的粽子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有四个:定安东方饭店黑猪肉粽子、新泰来黑猪肉粽子、文粽子、黑猪肉粽子、新竹四季鹅馆黑猪肉粽子、兴顺黑猪肉粽子。

长坡米烂洛基粽子,王五狗肉香透胸。马静的红鱼又香又碎,红薯又香又肿。洛基粽子,汉族名菜,海南菜。产于海南儋州洛基镇,洛基镇与那大镇合并,故“洛基粽子”,又名“那大粽子”,为海南三大名粽子之一。基本原料是柊叶、糯米、咸蛋黄和猪肉。它以在粽子中加入咸鱼肉而闻名。儋州洛基镇是海南最有名的粽子,洛基有的粽子除了上面的辅料还有咸鱼肉。剥开热腾腾的洛基粽子,闻到香蕉和糯米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开。之后的肉、蛋、鱼更是美味无比,真的让人胃口大开。

瑞溪粽子是海南省传统的汉族小吃,在海南省澄迈县瑞溪镇很有名气。属于端午节食品。它以糯米和猪肉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口感酥脆、味道清香、食后不腻的特点。

“瑞熙粽子”始于清朝康熙时期,至今已有近360年的历史。清初,瑞西建市场,名曰“崩西市场”。它的名字叫崩溪,是因为南渡江冲刷导致堤岸开裂。集市开市那天,每个乡镇的人们舞狮舞龙,敲锣打鼓,把各种农产品、小吃、手工艺品扛在肩上推开集市,粽子也不例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官和商人前来庆祝时,尝过粽子后都称赞说:蚌西粽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粽子!“蚌西粽子”从此得名。后来琼台书院在崩溪墟教谢宝来南文村,为一姓曾的人家写《南文八景》时,对“崩溪粽子”十分喜爱。后来,为了感谢他,村民们选了一担粽子来感谢书院。谢认为“崩”的意思是不祥的,所以把“崩溪”改为“瑞溪”。从此,瑞喜粽子名声大噪,与定安粽子、儋州粽子并列为海南三大名粽子。制作瑞溪镇的基本原料是柊叶、糯米、咸蛋黄和猪肉。

海南煎粽子是一种不需要用粽子叶包裹的粽子。熟糯米,混合莲子、香菇、虾米、扇贝、猪油等配料,揉成糯米球,蘸鸭蛋液,炸至熟。

“定安粽子”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品质。“定安粽子”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食品,由定安产的糯米、黑猪肉、咸鸭蛋黄加红泥、食用熟花生油和食用调料制成。柊的叶子被用来包装,填充,成型和煮,它主要是在端午节吃。具有甜、香、糯、韧的口感,以定安地区的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为代表。

海南定安粽子已在我国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定安粽子地理标志标明商标有严格要求:一是粽子的叶子必须是生长在定安县岭口、翰林、龙河、龙门等火山地区的草本植物半老叶(柊叶);二、所用糯米必须是产于上述火山地区的优质富硒糯米;第三,所用的饺子馅必须是著名的定安黑猪肉和用红土腌制的咸鸭蛋黄,加入精心的配料,熬煮12小时以上而成。

包粽子时,摊开三四片柊叶,薄薄地放一层米饭和一层肉,循环三四次,中间放咸蛋黄。双手将棕榈叶的一边对折,封住桶口,将多余的棕榈叶沿着粽子的轮廓向后剪去,用小麻绳在腰间扎紧,呈瓷锥形状。绑绳很有技巧,用力要均匀。绳子绑得太松,米馅容易漏,绳子绑得太紧,粽子会扭成瓜裂枣形,外观难看。煮粽子很讲究火候,灶下柴火熊熊燃烧,火苗熊熊。当水沸腾时,稻叶和糯米的香气溢出,向四周扩散。煮的时间长短决定了粽子味道的浓郁醇厚。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添柴加火,按叶加水,煮出来的粽子香味十足。

儋州洛基镇的粽子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在于食材。洛基粽子除了海南粽子的传统食材外,还特别添加了咸鱼肉,清香醇厚,使得洛基粽子的口感不油腻,反而会增加人的食欲,口感香浓。第二个特点在于它的制作方法。洛基粽子的制作侧重于更精的大米。洗净浸泡二至三小时后,将纯糯米捞起过滤,加入少许精盐搅拌。馅料选用瘦猪肉和猪蹄,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用大蒜、五香粉、料酒、味精和酱油腌制。用柴火精心烹制后,屋内屋外都是浓浓的宗香。

制作洛基粽子的原料有柊叶(冬茄叶)、糯米、红豆、黑豆、猪腿、大蒜、五香粉、料酒、酱油、咸蛋黄、咸鱼肉、虾皮。生产过程如下:

1.将柊叶洗净,浸泡一夜,然后在水中煮沸,直到叶子由绿变黄,以去除其苦味。煮熟后,晒干的柊叶就是包在粽子里的叶子;

2.糯米洗净后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盐拌匀。另外,浸泡1-2小时的红豆、黑豆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通常一公斤糯米能包4、5个粽子;

3.将猪腿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用适量的蒜、五香粉、料酒、味精、酱油等调料腌制;

4.根据个人口味准备咸蛋黄、咸鱼肉、虾仁(干湿可选,一般用虾皮);

5.用两三片粽子叶围起一个方锥的底部,先放入一部分糯米,再依次放入猪肉、咸蛋黄、咸鱼肉、虾等食材,最后放入适量糯米盖住所有食材,一层一层用粽子叶包裹,用绳子扎紧,扎成粽子;

6.把粽子放进锅里,加水。水量要离锅盖3-5厘米。大火煮沸。煮开后转小火煮6-8小时。

如今,瑞溪镇最有名的粽子制造商曾特别容易找到。只要问问镇上的一位老太太,她们就能给你指路。据了解,曾家堡粽子已经包了70多年,是镇上最长最大的粽子作坊。现在由曾掌管,他三十多岁的儿子曾德贤是老家族的第三代“粽子传人”。据其介绍,制作瑞喜粽子的原料有:粽子叶(柊叶)、五花肉、猪蹄和瘦猪后腿、咸蛋黄、大米、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此外还有白酒、生油、姜、蒜。生产过程如下:

1、五指山采集的柊叶要用开水焯三四个小时,以消毒和增加叶片的韧性,便于包裹;

2.由八角、桂皮、胡椒等制成的香料。与白酒、生油、姜汁、大蒜等混合。,而且肉要切成一两个带皮的小方块;

3.将糯米浸泡2-3小时;

4.取一叠5个擦洗过的粽子叶,在叶子中央放一撮糯米,在米饭上放两块肥瘦相间的肉和一个咸蛋黄,然后盖上一撮米饭。将粽子叶左右对折,折回,封口,用麻线扎紧,放入锅中煮至熟。

原料:糯米500克、莲子25克、香菇25克、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原油100克、鸭蛋液适量。做法如下:

1.糯米洗净,笼蒸备用;莲子煮熟,去皮去心;香菇泡发,洗净,开水焯一下,切粒,虾米、扇贝洗净,蒸熟,烤成颗粒;

2.放上述配料,精制猪油,味精,糖,精盐等。放入糯米,拌匀,捏成10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油,用鸭蛋液均匀覆盖汤圆,放入热油锅中慢慢煎,不断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煎成金黄色。

基本原料:山岚大米5公斤,桑叶500克,红蓝藤叶500克,姜黄1.5公斤,柊叶若干片。猪肉,胡椒,八角粉和其他香料,咸蛋黄。做法如下:

1、桑叶、红藤叶分别加水煎煮1.5小时,至水分别呈黑色、红色,取出叶渣,有色水备用,姜黄捣碎,挤浆,加500克温水浸出黄色;

2.将山岚大米在水中洗净、过滤,分成三等份,放入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中,浸泡8小时至染色,然后取出大米,滤干;

3.将柊叶煮至变黄,捞出备用,猪肉用香料腌制;

4.将泡好的糯米用柊叶包好,加入猪肉和蛋黄,用麻绳绑好煮。

可以参考定安粽子、洛基粽子或瑞喜粽子的做法,准备糯米和肉蛋,用椰叶包裹,做成枕头状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