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经济发展

一、全乡经济完成情况2009年,全乡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全乡生产总值达到144万元,增长1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900万元、3600万元和2900万元,分别增长16%、18%和20%。财政收入达到230万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0万元,增长25%。农民人均收入6100元,增长10%。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基本任务完成较好。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进展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进固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开工三项工程(2项年度任务指标),完成115%;其中:1。沈阳个体老板田伟利投资的我国坎子村1000亩大蒜育苗项目已投产,就业500人。2.沈阳惠农脚手架厂项目落户我的家乡黄家岭村,总投资10万元,富余劳动力50人。3.总部设在大连的辽宁盛达船舶法兰制造有限公司法兰制造项目,投资16万元,落户农心中心小学原校址,解决了80名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2)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税收协调任务,30万元以上。以及新注册的三家公司。

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林果业。2009年,我乡新农村不仅实现了粮食生产28266吨的大丰收,而且,寒富苹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汉服苹果的开发。从2002年开始,经过乡两级队的齐心协力,截至目前,全乡贫富苹果面积达到2万亩,产果面积达到1.300亩,产果量达到2750吨,亩产效益达到4000-6000元,实现了增产增收,找到了一条农民致富的路子。同时,我家乡的汉服苹果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通过了中国质检协会的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检测。

(2)树莓发育。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2009年发展树莓产业5000亩,现已通过沈阳市农委、沈阳市财政等部门验收。到2065年底,438+0.5万亩,总面积达到1.5万亩,建成了树莓产业,使树莓产业和穷富苹果产业同步成为农民致富的又一好产业。

(3)塑料薄膜花生。2009年,新农村有6000亩地膜花生,仅山屯村就达到3000亩。全乡总产量360万斤,创造产值654.38+00.8万元,亩产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

(4)发展温室蔬菜。2009年,乡政府帮助沈阳老板田伟利贷款800万元,在下坎子村新发展1000亩大棚产业园区,新建大棚123个,总蔬菜面积1000亩,已初见成效,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蒜种苗生产基地。

(五)蔬菜种子繁育基地。该乡以大柳油菜市场为依托,以黄家岭、孙家屯、高荒地村为重点,育成豇豆、豇豆、芸豆、大豆、辣椒、茄子、沃瓜、黄瓜等优良品种,总面积1.5万亩,亩效益3000元,人均单收入65438+。

(6)青贮玉米种植基地。以孙家屯村、高荒地村、新农村为主要区域,种植青贮玉米面积5000亩,亩产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同时激活交通运输业,促进三次产业发展。

(七)依托公主屯蛋鸡经济区,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2009年蛋鸡存栏量达到80万只,其中奶牛5000只,奶牛3000只,羊3000只,猪65438+万头,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