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防疫的名义,对学生的一些“不守规矩”的行为进行重罚,该撤销的就撤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送外卖而被学校开除确实是一种过于严厉的惩罚。

甘肃会宁县,一名高中生违反学校防疫规定,在公寓围墙外收家长递来的油饼。为了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学校行政委员会决定给予责令退学的处分。

学校集中线下教学,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实行封闭管理,明确规定不能与外人接触。它的学生和家长应该因故意犯罪而受到惩罚。

但他们虽然错了,却不会让她退学。这是典型的矫枉过正,甚至荒谬。

学校处分决定在学校里张贴,以警示他人。后来我决定被拍下来发到网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现在退学决定取消了,学生一直在正常上课,但是这次事件影响不小。如果不通过网络传播,不被广大网民声讨,这个决定会被取消吗?

最近,中国各地都在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学生群体要么在家参加在线课程,要么被锁在学校里。大家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尽力积极配合防疫。

然而,最近有很多报道称,学校以防疫的名义决定对学生进行惩罚,仅甘肃省就发生了几起此类事件。

165438+10月29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在一栋公寓楼的后隔断里收到了父母送的油饼。校方认为此举“无视学校的防疫要求,对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决定给予该生责令退学的处分作为惩戒,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不知什么原因,在处分决定下达仅一天后,该校校长回应称,处分决定已取消,涉事学生已正常上课。

但问题是,孩子被关在学校,家长不能给孩子送一顿饭?就算有风险,反正也不会退学。严肃的批评教育不可或缺。相信学生和家长都能理解学校的要求,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至于向公安机关举报这种事情?该学生违反了哪条法律规定?

另外,这份处罚决定书不仅用词激烈,标点也有错误,而且“造成”反复写了两次,可见学校行政管理的水平。

打着防疫的名义,对学生的一些“不守规矩”的行为开出重磅“罚单”,该取消的处罚也能取消,实在太任性了。这是在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吗?

巧合的是。就在几天前,甘肃省酒泉市宿州中学也给了两名高三学生开除、拘留半年的通知。原因是学校接到苏州市公安局通知,两名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擅自下楼,违反了当地疫情防控规定。

但就在学校决定处罚的同一天,当地教育局以“处罚决定不当”为由,发出了撤销处罚的通知。

甘肃兰州某大学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男学生被学校领导视为“对学校的沉重打击,是对大家付出和保护的漠视和不尊重,没有底线挫伤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老师也为此向校长道歉。正因为如此,同学们才会开班会讨论反思。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防疫压力是巨大的,但这并不是随意惩罚学生的理由。学生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学校擅自给予学生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过于严重和武断。处罚不当,取消就取消,完全是打着防疫的名义。虽然看起来对成绩没什么影响,但学生确实受到了心理创伤,学校也失去了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