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二氧化硅生产中有毒吗?如果有,就在那个链接里!

气溶胶

主要是化学气相沉积(CAV)法,也称热解、干法或燃烧法。气相法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是卤化硅化合物在氢氧燃烧产生的水中高温(大于1000摄氏度)水解;然后经过聚集、脱酸等后处理过程得到产品。

空气和氢气分别加压、分离、冷却、脱水、硅胶干燥、除尘、过滤,然后送入合成水解炉。将原料四氯化硅送入精馏塔进行精馏,然后在蒸发器中加热蒸发,再以干燥过滤后的空气为载体送入合成水解炉。四氯化硅在高温下(火焰温度1000~1800℃)气化,然后在1800℃左右的高温下与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或空气)水解。此时生成的气相二氧化硅颗粒极细,与气体形成气溶胶,不易捕捉。因此,它们先在浓缩器中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再由旋风分离器收集,然后送入脱酸炉,用含氮空气吹扫气相二氧化硅,直到PH值为4 ~ 6,即为成品。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SiCl4(克)+ 2H2(克)+ O2(克)—& gt;二氧化硅(克)+盐酸(克)

2CH3SiCl3(克)+ 2H2(克)+5O2(克)—& gt;二氧化硅(克)+六水氯(克)+二二氧化碳(克)+ 2H2O(克)

其中,CH3SiCl3是直接法生产甲基氯硅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约占总单体产量的10%~15%。因为Si原子上有一个额外的甲基,所以用Si原子合成二氧化硅的机理比用SiCl4合成要复杂得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气相法二氧化硅主要以四氯化硅为原料,生产工艺易于控制,但成本较高。目前,气相法二氧化硅制造公司与有机硅单体生产公司紧密合作,以廉价的有机硅副产物为主要原料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气相法二氧化硅生产的副产物盐酸返回有机硅单体厂用于有机硅单体的合成,也用于有机硅产品的后处理,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