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城市居住区便民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一、优秀建筑案例
1,上海——汇聚优质服务,打造社区服务新模式。
上海万友市场以“菜场是家的延续”为理念,打造集烟火、人情味、好品味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空间。除了示范标准化菜市场的功能外,万友市场还为周围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买菜,还可以吃到正宗的小吃,并可以在这里互动、交流和学习。社区店面积要求100 -1000,服务半径0.1km-1km,服务人口0.2w-2w;;标准店面积要求1000 -3000,服务半径1km-3km,人口2w-5w。
万友市场以生鲜市场、便捷餐饮、邻里中心三大功能为特色,力求以全新的服务模式引领社区百姓生活,成为社区“小家”外的“大家庭”,成为社区的客厅,成为有温度的社区服务中心。
在运营管理上,首先要注重模块化发展,根据不同的服务半径、不同的目标受众、不同的存在形式,提供实用的服务内容。其次,注重一体化发展,将传统租赁模式在单一服务业态进行专业定位组合后,转变为合作运营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商品品控体系、管理流程、服务要求、筛选机制,实现渠道优化。第三,注重智能化发展,为商家上线搭建“万能”线上平台,利用大数据的支持,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用户粘性。第四,注重创新发展,将社区商业运营的理念嫁接到“菜市场运营体系”上,统一管理,打破传统的两地主模式,优化组合合资、孵化等多种模式,努力打造* * *双赢。在此基础上,万友市场还新增了“万友会员”线上运营系统,将营销系统和快闪模式融入市场推广,将“万友市场”融入市场推广。
2.兰州——标准特色先行,彰显民族风味。
兰州南关民族风味夜市于2018年8月开始试营业。沿街店铺50余家,设固定摊位180个,经营名优小吃、饮品、水果、土特产、旅游纪念品。同时,夜市按照“七统一”的原则,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全力打造集美食、民俗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美食便民消费综合体。其中,“七统一”是指统一给排水、统一供电、统一装修、统一亭台楼阁、统一服装、统一垃圾收集容器、统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在管理运营方面,南关民族风味夜市项目从2013提出了夜市改造的思路。经市、区政府同意,由市、区政府、甘肃米库民族贸易文化有限公司三方投资,以明清建筑设计风格为主要内容,对旧酒泉路东西两侧的道路路面、地下管网、商铺门道、南北牌楼、老建筑立面进行了整体改造,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夜市结合周边各类商圈和地方特色,将西北丰富多彩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孕育出的特色小吃产品与现代文明经营模式相结合,集美食、民俗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力争成为甘肃省乃至国外著名的特色小吃餐饮模式典范。
在功能服务方面,南关民族风味夜市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发展模式,为夜市商户和周边小区业主提供最全面、最优质的便民信息服务。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安全服务标准,为商户及周边居民提供涵盖米、面、粮、油、鲜直供等生活方方面面的便民服务。打造“社区服务驿站”,以统一商标、统一门道、统一装修风格的形式进入每个社区,结合每个社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经营模式,满足不同社区的便民服务需求。
3、句容市——互联网加连锁发展,方便城乡居民。
句容市企业通过“自营”和“联营”的模式,在句容市、夏树镇、季翔镇、天王镇、葛村镇开设连锁店10余家,整合线下门店和线上商城,为消费者和供应商搭建“O2O”全渠道直接交易平台,成为句容首家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商业零售开放平台。
在管理方面,公司成立了由北京北泉和句容便民超市有限公司深度融合的复合团队,董事长黄锦丽任领导小组组长。句容市便民超市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门店拓展、供应链管理和实体店运营,北京联合时代主要负责提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人才、互联网营销和网上商城的运营维护。按照“一个社区(约100平米)一家店,一个合伙人”的原则,公司引入合伙人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并实行统一装修、统一配送、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制度;合伙人出资40%(不超过20万元),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年底公司会考核店铺业绩,合伙人分享店铺利润的60%,公司分享40%。
在销售方面,句容市充分发挥中小零售企业优势,加强现金采购。对于一般商品,公司采取“一站式”采购方式,加强直采和联采。对于特色商品,公司采取厂商订购、独家代理、产品包销的方式。对于季节性商品,公司采取“包基地”“包山头”的形式与农户长期合作。对于高频子商品,公司依托全国采购联盟,与区域内其他中小零售企业合作采购,降低成本,共同成长。
二、主要发展趋势
经过近年来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探索,城市便民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思路,大致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顾客可以节省购物时间,在平台上享受打折活动,同样的购物价格还可以获得送货上门服务,大大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同时,网络购物的发展也促进了线下购物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围绕客户体验和网购缺陷的不断升级,线下购物仍然是便民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线上线下服务的结合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集成化、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发展。
融合发展满足居民一站式购物需求,同时便于商户统一管理,提高渠道效率;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是指在找到更成熟的业务组合、配比、管理服务模式后,相对固定的组合模式和管理模式可以在全区复制推广,也便于后期管理和统一转型升级;智能化发展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还能及时反映市场趋势,引导商家对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市场效率。集成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发展将是未来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要把握的主要原则。
3.构建15分钟(行走)生活圈。
近年来,打造“15分钟生活圈”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未来,社区将重点满足综合超市、餐饮、家政、维修、洗衣、药品、美容美发等基本服务需求。,通过合理发展功能布局,完善社区的便民服务业态,逐步打通15分钟生活圈的“居民全生活链”。不断完善线上服务平台体系,建立商户联盟,实现“消费卡”在联盟店铺享受优惠,稳定店铺消费群体,为周边居民带来实惠。
4.全民创新创业促进力度加大。
当前,全球经济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反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较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全民创新,挖掘更多的财富增长点和就业岗位,对个人和社会都显得尤为重要。便民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网络建设和服务形式,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兼职、副业增加了居民收入,也促进了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一般施工措施
1,增加便民服务点密度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大量的城市居民区,尤其是新建的居民区,便民服务设施少,居民只能在周末开车到集中的商业区购物,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日常购物。未来宜居城市要满足15分钟步行距离内居民的日常需求,减少不必要的驾车出行,进而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因此,增加便民服务网点是大多数大中城市应该采取的关键措施。
2.多元化商业模式
传统便民服务设施通常功能单一,形式陈旧,空间和时间利用率低,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缺乏用户体验和商业吸引力。因此,在新一轮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中,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增加经营者和消费者达成交易的机会,促进城市商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3.提升便民服务点质量。
一般的城市便民服务体系由原有的地方商店、超市、农贸市场等业态组成。处于自然增长状态的店铺往往存在设施陈旧、经营业态老化、经营服务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在新一轮便民服务设施升级中,要在尊重现有商业氛围和居民购物习惯的前提下,通过社区商户评比、定期开展商业节、店铺装修改进等创新举措,激发和提升社区商业活力和社区人气。
4.建立便捷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引入线上业务平台企业或政府牵头建设线上运营团队,提升线上服务水平。将特色店铺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点信息统一纳入平台,及时更新数据信息,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生活服务app等形式,为洪山居民和过往商户提供便民信息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搜索附近的便利服务、商家发布的近期优惠和活动信息、街头活动等内容。借助网络加强便民点监督管理,突出市民监督投诉作用,及时回应市民合理诉求,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便民服务管理体系。
5.优化便利店的经营环境。
实施“审慎包容”的监管。尊重居民现有购物习惯,尽量不要对现有市场进行大规模清理搬迁,满足当地居民和商贩的实际需求,科学人性化管理,构建文明和谐的便民服务体系。
提高办公效率。减少企业的启动时间;减少建设用地审批时间;减少不动产一般转移登记平均办理时间和抵押登记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供气安装、新供水业务、扩建和改造业务的完成时间。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为贫困家庭的创业项目提供小额贷款,并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减租减税等支持。监控便利店租金价格,研究制定租金管控政策。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业务风险监控和绿、黄、橙、红四级预警机制。引导便利店企业和个体店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排查,抵制恶性竞争和行业垄断。
6.拓展便利店的社会服务功能。
除一般商业功能外,应进一步丰富便民服务点的社会功能,如加大公益宣传、发布通知、协助应急管理组织和发放物资、建立志愿服务组织或便民驿站、定期召开街道便民服务网点代表座谈会、反映社区居民生活困难、与街道办、派出所等政府部门协商解决方案等,让居民以更好的人文环境享受更完善的服务和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