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在古代,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但与国子监、国子监等完全官办的教育体系还是有些区别的。

书院一般由富商出资或学者自己出资。名人云集于此,讲学解惑,同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学习提高知识。

中国四大书院是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刚刚去过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其他书院都没去过。嵩山书院坐落在嵩山山脉向阳的南坡,因此得了“嵩阳书院”的雅称。

松阳书院最早是北魏孝文帝年间修建的寺庙,叫松阳寺。隋朝时,寺庙改为道观,改名松阳寺。唐朝时,唐高宗·李智友游览嵩山,曾将嵩阳寺临时改为宫殿,名为“奉天宫”。

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皇帝柴荣将松阳观改为太乙书院,是其成为书院的开端。宋代,宋仁宗将此书院命名为太乙书院,更名为松阳书院。

松阳书院的名称自北宋宋仁宗于1035年赐名“松阳书院”后,一直到今天的近1000年,从未改变。

在松阳书院的三种文化中,从佛寺到道观道观,再到儒家书院,儒释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妥协。这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在松阳书院的集中体现。

说到松阳书院,就不得不说说宋代的理学。松阳书院是宋代理学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用武力从周朝的小皇帝手中夺取了国家政权。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宋朝基本上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宋代理学以逻辑的、抽象的、系统的、伦理的天道取代了天命和人格神,对后世和世界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程颢和程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们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10多年。“程门·雪梨”这个典故就发生在嵩阳书院,典故中的另一位主角师洋也曾在此讲学多年。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也在松阳书院撰写了《子同治简》中的一些篇章。

宋代时,有许多名人聚集在松阳书院讲学。比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都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伟人、名人。

目前,许多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在学科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互补,培养更多的社会人才和国家栋梁。

例如,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Xi交通大学等。都在学院制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而显著的成绩。

可见,四院的学术氛围及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是如此显著。

松阳书院最古老的建筑,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损毁严重,尤其是明末的一场战争,基本上摧毁了这座老建筑。现存的建筑基本都是清代修建和修缮的,所以大部分都是清代的建筑风格。

嵩阳书院有几处宝藏值得一看,但与书院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之前的嵩阳寺、嵩阳观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一个是中原碑王的“大唐碑”。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松阳书院大唐碑及其背后的故事》;还有两棵距今4500年的古将军柏;还有一座1500多年前雕刻的伦通碑,与同期龙门石窟风格相似。

松阳书院所在的松阳风景区有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值得细细品味和流连忘返,如宋岳寺、宋岳寺塔,如五岳嵩山中的中岳嵩山。

期待古老的松阳书院在新时代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新的作用。